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餘太山

鎖定
餘太山,男,漢族,1945年7月生,籍貫江蘇無錫。1965年參加工作。1981年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歷史系碩士研究生畢業後來所工作。
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中外關係史研究室主任。 [2] 
中文名
餘太山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45年7月
代表作品
《兩漢魏晉南北朝與西域關係史研究》
籍    貫
江蘇無錫

餘太山人物經歷

1981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歷史系,此後任職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
1991年起任中外關係史研究室主任,1993年起任研究員。 [1-2] 
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

餘太山所獲榮譽

1992年國家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993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1] 

餘太山學術成果

餘太山著作

1. 《嚈噠史研究》,齊魯書社,1986年9月
2. 《塞種史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2月
3. 《兩漢魏晉南北朝與西域關係史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6月
4. 《古族新考》,中華書局,2000年6月
5. 《兩漢魏晉南北朝正史西域傳研究》,中華書局,2003年11月
6. 《兩漢魏晉南北朝正史西域傳要注》,中華書局,2005年3月
7. 《早期絲綢之路文獻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5月

餘太山論文

1.《魏書·嚈噠傳》考釋,《文史》第20輯,1983年,頁258-263
2.《魏書·粟特國傳》辨考,《文史》第21輯,1983年,頁57-70
3.嚈噠史研究中的若干問題,《中亞學刊》第1輯,中華書局,1983年,頁91-115
4.《魏書·小月氏、大月氏傳史實辨考》,《學習與思考(中國社會科學研究生院學報)》1984年第3期,頁64-69
5.關於頭羅曼和摩酰邏矩羅,《南亞研究》1984年第3期,頁9-15
6.嚈噠史二題,《中華文史論叢》1985年第2期,頁189-204
7.關於嚈噠的覆亡,《西北史地》1985年第4期,頁38-43
8.柔然與西域關係述考,《新疆社會科學》1985年第4 期,頁67-77,80-81
9.柔然、阿瓦爾同族論質疑──兼説阿瓦爾即悦般,《文史》第24輯,1985年,頁97-113
10.條支、黎軒、大秦和有關的西域地理,《中國史研究》1985年第2期,頁57-74
11.關於董琬、高明西使的若干問題,《文史》第27輯,1986年,頁31-46
12.馬雍《西域史地文物叢考》編後,《新疆社會科學》1986年第4期,頁124-126
13.嚈噠的族名、族源和族屬,《文史》第28輯,1987年,頁109-125
14.《太伯裏史》所載嚈噠史料箋證(宋峴漢譯),《中亞學刊》第2輯,中華書局,1987年,頁51-64
15.烏孫考,《西北史地》1988年第1期,頁30-37
16.奄蔡、阿蘭考,《西北民族研究》1988年第1期,頁102-110,114
17.《漢書·西域傳》所見塞種,《新疆社會科學》1989年第1期,頁67-78
18.匈奴、鮮卑與西域關係述考,《西北民族研究》1989年第1期,頁153-171
19.大夏和大月氏綜考,《中亞學刊》第3輯,中華書局,1990年,頁17-46
20.匈奴、Huns同族論質疑,《文史》第33輯,1990年,頁57-73
21.“Who were Toramana and Mihirakula?” Asia-Pacific Studies, 1990, pp. 95-108
22.塞種考,《西域研究》1991年第1期,頁19-33
23.大宛和康居綜考,《西北民族研究》1991年第1期,頁17-45
24.關於鄯善都城的位置,《西北史地》1991年第2期,頁9-16
25.安息與烏弋山離考,《敦煌學輯刊》,1991年第2期,頁82-90
26.罽賓考,《西域研究》1992年第1期,頁46-61
27.關於Huns族源的臆測,《文史》第34輯,1992年,頁286-288
28.張騫西使新考,《西域研究》1993年第1期,頁40-46
29.東漢與西域關係述考,《西北民族研究》1993年第2期,頁19-39
30.西漢與西域關係述考,《西北民族研究》1994年第1期,頁9-24;第2期,頁125-150
31.兩漢西域戊己校尉考,《史林》1994年第1期,頁8-11,7
32.貴霜的族名、族源和族屬,《文史》第38輯,1994年,頁18-28
33.漢魏通西域路線及其變遷,《西域研究》1994年第1期,頁14-20
34.前秦、後涼與西域關係述考,《中國邊疆史地研究》1994年第4期,頁68-73
35.西涼、北涼與西域關係述考,《西北史地》,1994年第3期,頁1-5
36.第一貴霜考,《中亞學刊》第4輯,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頁73-96
37.新疆出土文書札記:I. 吐魯番出土文書所見“緣禾”、“建平”年號,II. 關於“李柏文書”,《西域研究》1995年第1期,頁77-81
38.前涼與西域關係述考,《中國史研究》1995年第2期,頁139-144
39.兩漢西域都護考,《學術集林》卷五,上海遠東出版社,1995年,頁214-242
40.兩漢魏晉南北朝時期西域的綠洲大國稱霸現象,《西北史地》1995年第4期,頁1-7
41.《榎一雄著作集》第1-3卷《中亞史》(書評),《敦煌吐魯番研究》第1卷,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頁381-389
42.南北朝與西域關係述考,《西北民族研究》1996年第1期,頁1-32
43.《後漢書·西域傳》與《魏略·西戎傳》的關係,《西域研究》1996年第3期,頁47-51
44.説大夏的遷徙──兼考允姓之戎,《夏文化研究論集》,中華書局,1996年,頁176-196
45.《魏書·西域傳》原文考,《學術集林》卷八,上海遠東出版社,1996年,頁210-236
46.允姓之戎考──兼説大夏的西徙,《中國國際漢學研討會論文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頁673-711
47.關於兩漢魏晉南北朝正史“西域傳”的體例,《西北師範大學學報》1997年第1期,頁17-22,92
48.兩漢魏晉南北朝時期西域南北道綠洲諸國的“兩屬”現象──兼説貴霜史的一個問題,《中國邊疆史地研究》1997年第2期,頁1-5
49.《史記·大宛列傳》與《漢書·張騫李廣利傳、西域傳》的關係,《學術集林》卷一一,上海遠東出版社,1997年,頁162-179
50.曹魏、西晉與西域關係述考,《文史》第43輯,1997年,頁61-71
51.有虞氏的遷徙──兼説陶唐氏的若干問題,《炎黃文化研究(炎黃春秋增刊)》第4期,1997年,頁52-59,67;第5期,1998年,頁62-66,75;北京:炎黃春秋雜誌社
52.兩漢魏晉南北朝正史“西域傳”所見西域族名、國名、王治名,《慶祝楊向奎先生教研六十年論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頁238-251
53.《梁書·西北諸戎傳》與《梁職貢圖》,《燕京學報》新5期,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93-123
54.昆吾考,《中華文史論叢》第58輯(199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頁245-257
55.評斯坦因《西域考古圖記》漢譯本,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署主辦《中國出版》,1999年第4期,中心插頁
56.兩漢魏晉南北朝正史西域傳的裏數,《文史》第47輯, 1999年,頁31-48;第48輯,1999年,頁129-141
57.讀蔡鴻生著《唐代九姓胡與突厥文化》,《書品》1999年第4期,頁29-34
58.關於甘英西使,《國際漢學》第3輯,大象出版社,1999年,頁257-263
59.犬方、鬼方、方與獫狁、匈奴同源説,《歐亞學刊》第1輯,中華書局,1999年,頁7-28
60.中國史籍關於希瓦和布哈拉的早期記載,《九州》第2輯,商務印書館,1999年,頁157-160
61.荀悦《漢紀》所見西域資料輯錄與考釋,《中亞學刊》第5輯,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年,頁216-238
62.馬雍遺作目錄,《中國史研究動態》2000年第3期,頁26-29
63.樓蘭、鄯善、精絕等的名義──兼説玄奘自於闐東歸路線,《西域研究》2000年第2期,頁32-37
64.義渠考,《文史》第50輯,2000年,頁153-158
65.漢晉正史“西域傳”所見西域諸國的地望,《歐亞學刊》第2輯,中華書局,2000年,頁37-72
66.嚈噠史若干問題的再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學刊》第1集,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年,頁180-210
67.讀華濤著《西域歷史研究(八至十世紀)》,《書品》2001年第4期,頁35-39
68.兩漢魏晉南北朝正史“西域傳”所見西域山水,《史林》2001年第3期,頁50-56
69.兩漢魏晉南北朝正史“西域傳”所見西域諸國的宗教、神話傳説和東西文化交流,《西北民族研究》2001年第3期,頁115-127
70.兩漢魏晉南北朝正史“西域傳”所見西域農業、手工業和商業,《吐魯番學研究》2001年第1期,頁116-123;第2期,頁104-111
71.兩漢魏晉南北朝正史“西域傳”所見西域諸國的制度和習慣法,《西北民族研究》2001年第4期,頁5-14
72.兩漢魏晉南北朝正史“西域傳”所見西域人口,《中華文史論叢》第67輯,2001年第3期,上海古籍出版社,頁62-76
73.兩漢魏晉南北朝正史“西域傳”所見西域諸國的人種和語言、文字,《中國史研究》2002年第1期,頁51-57
74.兩漢魏晉南北朝正史“西域傳”所見西域諸國的社會生活,《西域研究》2002年第1期,頁56-65
75.兩漢魏晉南北朝正史“西域傳”所見西域諸國物產,《揖芬集──張政烺先生九十週年華辰紀念文集》,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頁437-453
76.南北朝正史“西域傳”所見西域諸國的地望,《歐亞學刊》第3輯,中華書局,2002年,頁163-183
77.魚國淵源臆説,《史林》2002年第3期,頁140-147
78.有關嚈噠史的笈多印度銘文──譯註與考釋(劉欣如譯註),《西北民族論叢》第1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頁44-66
79.新發現的臘跋闥柯銘文和《後漢書·西域傳》有關閻膏珍的記載,《新疆文物》2003年第3-4輯,頁43-47
80.兩漢魏晉南北朝正史“西域傳”的認知和闡述系統,《西北民族論叢》第2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頁43-47
81.《史記·大宛列傳》要注,《暨南史學》第2輯,2003年,頁56-79
82.《水經注》卷二(河水)所見西域水道考釋,《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學刊》第2集,2004年,頁193-219
83.《梁書·西北諸戎傳》要注,《西北民族研究》2004年第2期,頁93-104
84.《後漢書·西域傳》和《魏略·西戎傳》有關大秦國桑蠶絲記載淺析,《西域研究》2004年第2期,頁14-16
85.《周書·異域傳下》要注,《吐魯番學研究》2003年第2期,頁54-72
86.《後漢書·西域傳》要注,《歐亞學刊》第4輯,中華書局,2004年,頁261-312
87.《隋書·西域傳》的若干問題,《新疆師範大學學報》2004年第3期,頁50-54
88.渠搜考,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編《古史文存·先秦卷》,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頁331-344
89.隋與西域諸國關係述考,《文史》第69輯,2004年,頁49-57
90.《漢書·西域傳上》要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學刊》第3集,2004年,頁125-178
91.《隋書·西域傳》要注,《暨南史學》第3輯,2004年,頁92-123
92.漢文史籍有關羅馬帝國的記載,《文史》第71輯,2005年,頁31-96
93.匈奴的崛起,《歐亞學刊》第5輯,中華書局,2005年,頁1-7
94.裴矩《西域圖記》所見敦煌至西海的“三道”,《西域研究》2005年第4期,頁16-24
95.兩漢魏晉南北朝正史西域傳有關早期SOGDIANA的記載,《粟特人在中國──歷史、考古、語言的新探索》(《法國漢學》第10輯),中華書局,2005年,頁276-302
96.《通典·邊防七·西戎三》要注,《文史》第74輯,2006年,頁139-160(與李錦繡合作)
97.《魏略·西戎傳》要注,《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06年第2期,頁43-61
98.《魏書·西域傳》要注,《西北民族論叢》第4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頁24-75
99.宋雲行紀要注,《蒙元史暨民族史論集──紀念翁獨健先生誕辰一百週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頁565-591
100.兩漢魏晉南北朝正史關於東西陸上交通路線的記載,《中國古代史論叢──黎虎教授古稀紀念》,世界知識出版社,2006年,頁242-251
101.關於法顯的入竺求法路線——兼説智猛和曇無竭的入竺行,《歐亞學刊》第6輯,中華書局,2007年,頁138-154
102.劉文鎖著《沙海古卷釋稿》序,中華書局,2007年,頁1-3
103.《漢書·西域傳下》要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學刊》第4集,2007年,頁187-233
104.伊西多爾《帕提亞驛程志》譯介與研究,《西域研究》2007年第4期,頁5-16
105.《穆天子傳》所見東西交通路線,《傳統中國研究集刊》第3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頁192-206
106.希羅多德《歷史》關於草原之路的記載,《傳統中國研究集刊》第4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頁11-23
107.宋雲、惠生西使的若干問題——兼説那連提黎耶舍、闍那崛多和達摩笈多的來華路線,《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學刊》第5集,2008年,頁25-45
108.馬小鶴著《摩尼教與古代西域史研究》序,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頁1-2
109.托勒密《地理志》所見絲綢之路的記載,《歐亞學刊》第8輯,中華書局,2008年,頁85-98
110.《那先比丘經》所見“大秦”及其它,《歐亞學刊》第9輯,中華書局,2009年,頁109-114
111.“History of the Yeda Tribe (Hephthalites): Further Issues.” Eurasian Studies I. The Commercial Press, 2011, pp. 66-119.
112.Αλοχον錢幣和嚈噠的族屬,《中國史研究》2011年第1期,頁5-16。
113.《絲瓷之路——古代中外關係史研究》發刊詞,《絲瓷之路——古代中外關係史研究》創刊號,商務印書館,2011年,頁i-iii
114.關於驪靬問題的札記,《絲瓷之路——古代中外關係史研究》創刊號,商務印書館,2011年,頁235-244
115.吐火羅問題,《歐亞學刊》(國際版)第1期,商務印書館,2011年,頁259-285
116.貴霜的淵源,《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學刊》第7集,2011年,頁237-247

餘太山國外出版物

1. A Study of Sakā History. Sino-Platonic Papers 80, July, 1998, Department of Asian and Middle Eastern Studies, Universty of Pennsylvania, Philadelphia, 2 + 2 + 225 pp.
2. A Hypothesis about the Sources of the Sai Tribes. Sino-Platonic Papers 106, September, 2000, Department of Asian and Middle Eastern Studies, Universty of Pennsylvania, Philadelphia, 2 +3 + 200 pp.
3. A History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Western & Eastern Han, Wei, Jin, Northern & Southern Dynasties and the Western Regions. Sino-Platonic Papers 131, March, 2004, Department of Asian and Middle Eastern Studies, Universty of Pennsylvania, Philadelphia, 2 + 3 + 352 pp.
4. “A Hypothesis on the Origin of the Yu State.” Sino-Platonic Papers 139, June, 2004, Department of Asian and Middle Eastern Studies, Universty of Pennsylvania, Philadelphia, 2 + 18 pp.
5. A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estern and Eastern Han, Wei, Jin,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and the Western Regions. Sino-Platonic Papers 173, October, 2006, Department of Asian and Middle Eastern Studies, Universty of Pennsylvania, Philadelphia, 2 + 166 pp.
6. “The Communication Lines between East and West as Seen in the Mu Tianzi Zhuan.” Sino-Platonic Papers 197, January, 2010, Department of Asian and Middle Eastern Studies, Universty of Pennsylvania, Philadelphia, 2 + 57 pp.
7. “The Earliest Tocharians in China.” Sino-Platonic Papers 204, June, 2010, Department of Asian and Middle Eastern Studies, Universty of Pennsylvania, Philadelphia, 2 + 78 pp.
8. “The Origin of the Kushans.” Sino-Platonic Papers 212, June, 2011, Department of Asian and Middle Eastern Studies, Universty of Pennsylvania, Philadelphia, 2 + 22 pp.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