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餘和祥

鎖定
餘和祥,男,1962年生,湖北武漢人。中南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教授、研究生導師,華中師範大學文化學系客座教授,研究方向為歷史文獻學、文化史。先後任湖北省“三楚學術研究中心”幹事長,《楚天都市報》專欄作家,湖北經濟台特約主持人。大型電視片《百年武漢》《往事中國》等總撰稿或歷史顧問。 [1] 
中文名
餘和祥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性    別

餘和祥個人經歷

餘和祥,1962年9月生,湖北省武漢市人,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南民族大學教授。 [2] 
餘和祥 餘和祥
1979年至1983年,在華中師範大學歷史系學習,獲歷史學學士學位。
1983年,在華中師範大學歷史文獻研究所攻讀碩士研究生,師從著名國學大師張舜徽先生。
1986年,獲碩士學位
1986年,分配至中國政法大學法律研究所,後調至中南民族學院(現中南民族大學)歷史系工作,歷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等。
1994年12月,任中南民族大學旅遊管理系副教授、專門史專業碩士研究生指導教師。
2000年,中南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專門史專業研究生導師。 [2] 

餘和祥研究方向

歷史文獻學、文化史。

餘和祥主講課程

從教以來,主講的課程有:《古代漢語》《中國歷史文選》《目錄學》《檔案文獻編撰學》《文獻檢索與利用》《科學技術概要》《中國美術史》《寫作學》《信息管理與辦公室自動化》《企業文化》《中國文獻學》《史學名著導讀》《中國文化經濟地理》《中國文化史》《中國學術史》《中國文化制度史》《文獻整理專題研究》等。並在全校或武漢地區一些大學主講《生存技巧與生活藝術》和《青年形象設計》等久負盛名的公共課或演講,受到廣大學生的熱烈歡迎。

餘和祥主要貢獻

餘和祥著作類

《皇室禮儀研究》(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
《規天矩地貴賤明——皇室禮儀》(台灣文津出版社)
《魏徵:忠諫人生》(長江文藝出版社
《魏徵的人生哲學》(台灣揚智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舊五代史考實》(廣西民族出版社
《古文今譯縱橫談》(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

餘和祥主編類

《中華膳海》(哈爾濱出版社
《中國特殊文化史叢書》(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
《中華民俗風情叢書》(湖北教育出版社
《中國封建社會病態研究》(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餘和祥參編類

《中國宮廷文化集觀》(長江文藝出版社)
《中國歷史文選》(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古籍整理研究(八種)》(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
《中國皇室叢書》(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
《二十四史全譯*魏書》

餘和祥論文類

《論先秦音樂美學中的“中和”思想》
《舊五代史·外國列傳考實》
《論唐末南詔戰爭的起因》
《張舜徽道德美學思想發微》
《論“樂教”在以德治國中的作用和地位》
《氣論與中國音樂美學初探》
《論宗廟祭祀及其文化特徵》
《略論中國的社稷祭祀禮儀》
《論祖宗祭祀禮的倫理思想根源》
《章學誠“易象通於六藝”思想述論》
《論道教真武帝君的雙重文化意藴》
《論傳統禮文化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貞觀之治何以過早謝幕》
《明清實學的學術轉型及其意義》
《唐宋時期的馬政初探》
另外,還在全國各地的報刊發表詩、詞、賦、散文、小説、通訊等文學作品數十篇,計數十萬字。編撰了100餘萬字的《中國土特產大辭典》。擔任過湖北省“三楚學術研究中心”幹事長,《楚天都市報》專欄作家,湖北經濟電視台特約主持人,武漢電視台文藝部和新聞經濟中心的策劃顧問,大型電視片《百年武漢》《走出怪圈》《道德的航標》《往事中國》總撰稿或歷史顧問,電視片《奮進中的中南民族大學》編劇兼導演,《中南民族大學校歌》作者,湖北省高校辯論大賽評委,中南民族大學演講與辯論協會指導教師等等。 [2] 

餘和祥學術兼職

華中師範大學文化學系客座教授;
湖北省歷史學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