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餗是一個漢字,讀音為sù,解釋為鼎中的食物,泛指佳餚美味。
中文名
拼    音
部    首
筆    順
撇捺捺折橫橫折捺橫豎折橫豎撇捺
外文名
su
總筆畫
15 [2] 
注    音
ㄙㄨˋ [2] 

基本信息

<名>
1、鼎中的食物。泛指佳餚美味 [food in a tripod]
九四,鼎折足,覆公餗。——《易·鼎》。孔穎達疏:“餗,糝也,八珍之膳,鼎之實也。”
2、人名。賈餗,字子美,河南人,第進士。太和初拜中書舍人禮部侍郎,轉兵部,授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封姑臧縣男。九年拜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加集賢殿大學士。李訓謀誅宦官,事敗,餗罹其禍。 [1]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桑谷切《集韻》《正韻》蘇谷切《韻會》蘇木切,𠀤音速。鼎實也。《易·鼎卦》鼎折足,覆公餗。《正義》餗,糝也。八珍之膳,鼎之實也。《周禮·天官·醢人·糝食注》糝食,菜餗蒸。《疏》若今煮菜,謂之蒸萊也。
又《集韻》測角切,音促。義同。 《説文》本作𩱖。《集韻》亦作𩞌𩞍。 [2] 
參考資料
  • 1.    (清)董誥等編.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1983.11:卷七三一,七五三五頁
  • 2.    康熙字典  .漢典[引用日期2018-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