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飯豆

(赤小豆的別名)

鎖定
飯豆即赤小豆(學名:Vigna umbellata (Thunb.) Ohwi et Ohashi),豆科、豇豆屬一年生草本。糧食、綠肥和飼料兼用的豆類作物
中文名
飯豆
拉丁學名
Vigna umbellata (Thunb.) Ohwi et Ohashi [1]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豆科
豇豆屬
赤小豆
外文名
Phaseolus calcaratus

飯豆形態特徵

染色體數 2n=22。起源地一説為中國,一説為印度,也有認為起源於從喜馬拉雅山脈到中國南部和印度尼西亞的。亞洲大部分地區,斐濟和毛里求斯等國都有栽培。中國主要產於雲南、貴州、四川、廣西、陝西、山西等地。
莖高100~300釐米,綠或紫色,上有細槽,被白色短毛,有蔓生、半蔓、直立 3種類型。分枝多。子葉不出土,初生葉披針形,對生,三出複葉,小葉卵菱形或卵圓形,全緣間或淺 3裂。總狀花序,花鮮黃色,每一花梗上着生5~20朵花。
結莢多,莢圓筒形,細長、無縊痕、稍彎曲,先端有喙,褐或黑色,每莢有種子 6~12粒。子粒長筒形,臍長達種子長的三分之二,突出,白色,中部直線下凹。粒色有淺黃、紅、黃綠或麻斑等(見彩圖)。自花傳粉。喜温暖氣候。對土壤要求不嚴。較抗旱,耐瘠薄,但不耐澇。為短日照作物。中國北方多於4月下旬至5月中旬播種,南方多行夏播。單作或與玉米等間作或套作。單作播種量每畝2~3千克。因子葉不出土,播種深度以不超過 4.5釐米為宜。成熟時莢易開裂,須分期採收。病害有白粉病、立枯病、細菌性斑點病、根癌等。

飯豆主要價值

子粒含蛋白質20~22%,脂肪1.3~2.5%,還含有鈣、磷、鐵、煙酸、核黃素等,其中鈣和鐵的含量較豐富。可與其他糧食混合煮飯或磨面作主食,也可制豆沙。紅粒飯豆可入藥,中醫學上與紅粒小豆合稱赤小豆,功能清熱、消腫、排膿。
莖葉是優質飼料。亦專種作綠肥和覆蓋作物。 子粒含蛋白質20%~22%,脂肪1.3%~2.5%,含鈣、磷、鐵、煙酸和核黃素等。可食用、入藥。莖葉作飼料、綠肥和覆蓋作物。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