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飯蒸巖

鎖定
飯蒸巖又名飯甑巖,圓柱狀巖峯,高218米,直徑60米,聳立在海拔500米的山上。峯頂平,早晚霧氣迷濛,恰似蒸飯時冒出的騰騰熱氣,故名。景區因其險峻雄偉、未經開發而透出一種與眾不同的原始野性之美。一年四季常有云霧在山巒間纏繞,更添幾分神秘,也就是這個原因,讓越來越多的驢友們為之着迷。
中文名
飯蒸巖
別    名
飯甑巖
地理位置
浙江省仙居縣神仙居景區旁邊
大    小
高218米,直徑60米

飯蒸巖地理位置

位於浙江省仙居縣神仙居景區旁邊,西罨寺西2公里。

飯蒸巖神話傳説

飯蒸巖 飯蒸巖
大禹治水時,大禹與龍母調集人族與水族沿水域佈下天羅地網,終於,發現原來是幾條鱔魚鑽破大堤,使洪水氾濫成災,侵火打劫,偷食魚類。大家把它聚而圍之,正打算收網,鱔魚卻鑽入地底,無影無蹤。兩腳的人族、水族、及至天上神仙中,都極少能在泥地裏鑽行的,禹一籌莫展,再次求助天姥,天姥派天龍相助,化為堅硬無比石龍,堵在下游出海口處,這就是石龍霖雨,自個拿鞭趕着千萬座大山圍住鱔精,包圍越來越小,鱔精們作困獸之鬥,極力北逃,瞬息間,地動山搖,大禹忙拿出測量山川高低的定陸神針猛地插入到地下,定陸神針越長越高,長成巍巍的天柱峯,鱔魚精再也不有脱身。鱔精被鎮在山下,民從歡呼雀躍,豎起高高的蒸籠蒸饅頭做飯慰勞除妖回來的英雄們,大蒸籠留在那裏許多年後化成雲霧繚繞的飯蒸巖。鱔精被鎮壓後,山脈不再運動,就留在橫溪,形成著名的天姥趕海景點。

飯蒸巖地質成因

飯蒸巖 飯蒸巖
巖體呈黑色,柱狀節理十分發育,呈輻射狀,在新生代時期,這裏是個火山口。 飯蒸巖南面200米,兩個柱峯高低相依,為重力崩塌作用下的孤峯。從東北方向看,巖體似老公公和老婆婆;轉到西面,又似老壽星和金雞,形態各異。飯蒸巖東南400米,內傾高差160米,總長1公里,遠觀如高牆壁壘,氣勢恢宏。

飯蒸巖驢友開線

在和33兄蝸牛等人以及後勤強大的隊伍共同努力下開闢了飯蒸巖西線。路線分為下面的A段,以及上面的B段。
A段難度在5.10A左右,長度35米左右,12把快掛,第7把快掛(最右邊一把)建議用長快。B段難度在5.8左右,長35米左右,路線上多樹木,5把快掛,第二把快掛建議加扁帶掛大樹上。
主要景點:
滴水崖:距飯蒸巖一公里左右,崖可遮陽蔽雨,常有清風拂面。崖沿瀑布漫漫傾瀉,懸際半崖,如珠如線,瀟瀟灑灑。
還有“罩籬洞”、“烏洞”、“舂米瀑”等景觀。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