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食盆

鎖定
食盆,是新界本地宗族(一般説圍頭話)對族人一起進食「盆菜」宴的稱謂。 [3]  「食盆」的風俗,一般只限於講粵語的本地大族,客家山村乃窮鄉僻壤,也無顯赫先祖可祀。 [2] 
中文名
食盆
地    點
香港新界

食盆簡介

新界本地圍村傳統會在宗族祭祀、打醮、婚嫁、添丁「點燈」、祠堂開光等場合,烹煮盆菜以饗族人,稱為「食盆」,族人圍坐而食,象徵團結。 盆菜是新界本地宗族鄉村傳承了數百年,保留至今的一項獨特飲食文化,不但起着維繫族羣的作用,而且具有確認宗族成員身份的社會功能。 [1] 

食盆歷史沿革

新界宗族主要有本地和客家兩大族羣,本地宗族的先祖大多於宋、元年間移居香港,一般説圍頭話,由於子孫繁衍,到明代中晚期已形成大宗族,進行建祠堂、修族譜等 宗族活動;客家宗族於清康熙遷海復界後才移居香港,主要説客家話。 食盆是限於本地宗族的一種獨特的宗族活動,其歷史可追溯至本地宗族形成的明代中晚期,約有400多年的歷史。
由於盆菜適合大量烹製,而且食用形式簡便,適合用於節慶以招待眾多族人,故歷久不衰;每逢喜慶、神誕節日、祭祀場合等仍會進行煮盆和食盆,族人圍坐而食,不但起着維繫族羣的作用,亦具確認宗族成員身份的社會功能。 食盆至今仍是新界鄉村一項獨特的飲食文化。
自1990年代香港迴歸前後,港人懷念鄉土情懷,逐漸發展本地「一天遊」,盆菜往往成為旅程指定食品,也有舉辦大型盆菜宴會,推廣本地傳統的飲食風俗,令城市人開始對食盆 有深入認識。 近年,盆菜大行其道,每逢佳節,茶樓、酒家、食肆、連鎖快餐店均各自推出各種素食、海鮮及各色各樣的風味盆菜,以吸引食客,使盆菜逐漸由圍村傳統食物變成 為代表香港的節慶食物,但與圍村宗族的食盆活動已不相關了。 [1] 

食盆活動內容

新界本地圍村傳統會在宗族祭祀、打醮、神誕,以及喜慶場合如婚嫁、添丁「點燈」、祠堂開光、新居入夥或春秋二祭時的「食山頭」等場合,均會舉行盆 菜宴。 每逢這些節慶日子,鄉民會於宗族的祠堂或鄉村的空地擺上數十以至上百席盆菜,部分甚至設有「流水席」,供族人在不同時間輪流享用。
族人食盆時圍坐而食,象徵「團結」,能維繫族人感情並增加鄉民對社區的歸屬感和認同感。 婚嫁場合和添丁「點燈」等人生禮儀活動中的食盆,也有確認身份轉變及確認宗族成員身份的意義,族人享用過食盆,代表承認其婚姻和確認新生成員為宗族的一分子。 [1] 

食盆盆菜製作

傳統盆菜會用木盆盛載,現時改用金屬盆或陶瓷盆盛載,以方便消毒清潔。 盆菜的材料和分量依場合和不同鄉村的傳統食譜而定,一般食材包括豬肉、蘿蔔、油豆腐(豆腐卜)、豬皮、魷魚、枝竹等。 但在舉辦太平清醮時,由於需要齋戒,故會準備素食盆菜招待村民。 又如十八鄉馬田村每年點燈儀式後的盆菜宴,添丁的村民(燈頭)會以豬肉分派村民,而添女的則會以慈菇作盆菜材料。
盆菜的製作步驟繁複,從清洗、準備食材,及至烹調、分配食物,都需要眾多人手準備,一般圍村會提早一天至兩天準備盆菜宴。 村內的幫工會先清洗和準備食材,再由師傅煮盆,逐一把食物烹煮調味,當中以燜豬肉最考廚藝。 烹調食物後,師傅和幫工把各款食物按序一層一層放進盆內疊好,此步驟稱為「打盆」。 最下層為易吸收餚汁之物料如蘿蔔、門鱔幹、豬皮、枝竹等;中層為豬肉;上層則為雞、鴨、魚等。 完成打盆後,村民會於祠堂及村內空地廣場圍坐享用盆菜。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