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食火鳥

鎖定
食火鳥,也叫食火雞、鶴鴕,鴕鳥目鶴鴕科鳥類。 [1]  其頭頂有高而側扁的、呈半扇狀的角質盔;頭頸裸露部分主要為藍色;頸側和頸背為紫、紅和橙色,前頸有2個鮮紅色大肉垂。足具3趾,均向前。體被亮黑色髮狀羽,翅小。雌雄羽毛相似,但雌鳥體型較大。體高為1.7米左右,重約70千克,是世界上第三大的鳥類,僅次於鴕鳥和鴯鶓,翼比鴕鳥的翅膀更加退化。它們有着致命的犀利鳥喙,還有類似匕首一樣鋒利的爪。 [2]  因其喜歡啄食人類丟棄的炭火灰燼,故名。 [3] 
食火鳥分佈於大洋洲東部、新幾內亞和附近島嶼 [2]  以及澳大利亞的熱帶雨林地區中。 [4]  食火鳥能以時速50千米的速度穿越密林,利用頭上的骨盔推倒小樹及叢林。其爪子特別危險,只要一踢就可以用它殺死敵人或除去敵人的腸子。捕食蝸牛、昆蟲、青蛙、蛇和其他小型動物,也吃樹上落下的果實或生在低樹枝上的果實。食火鳥喜歡獨來獨往,到繁殖季節才羣集一起交配。雌鳥每次生3-8枚蛋,不會照顧它們的蛋或幼鳥,而是由雄鳥孵化蛋2個月,並且照顧幼鳥9個月。 [5] 
2004年的吉尼斯世界紀錄將食火鳥列為世界上最危險的鳥類。有報道稱它們曾襲擊人類,不過這多是因人類入侵它們的領域或是令它們安全受到威脅而發生的。一般來説,食火鳥都是非常害羞的,但當受騷擾時則會以它們強勁的腿猛掃,可以造成致命的傷害。多數的攻擊是因挑釁而起,受傷或陷入絕境的食火鳥特別危險。由於動物園內員工的受傷率及其嚴重性,食火鳥被認為是動物園中最危險的動物。 [5] 
別    名
食火鳥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鳥綱
鶴鴕目
食火鳥科

食火鳥簡介

食火鳥 食火鳥
食火鳥(Cassowary),產於澳大利亞、新幾內亞。
食火鳥屬於大型而不能飛翔的鶴鴕目食火鳥科,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鳥類之一,它是鴕鳥的近親,由於體積龐大,翅膀早已退化至不能飛行。
食火鳥常收集樹葉或樹枝在大樹的根部築巢,雌性食火鳥每次生下三個到六個淡綠色的蛋。成熟的食火鳥身長約一百五十公分,體重約八十公斤,兩翼已經和胸骨一起退化,食火鳥有一個高聳的角質冠,像鋼盔一樣保護着光禿禿的頭部,當它們橫衝直闖時,可以排除擋路的樹枝。其奔跑的速度每小時高達五十公里,而且它們也有游水的好本領。
備註:食火鳥並不是鴯鶓,它們是不同種類,鴯鶓更似雌性鴕鳥,而食火鳥明顯的分別是頭頂的冠和藍色的脖子,鴯鶓是沒有這種特徵的。
食火鳥&鴯鶓 食火鳥&鴯鶓

食火鳥習性

食火鳥 食火鳥
食火鳥主要生活在澳大利亞和新幾內亞的雨林裏,通常在清晨或傍晚出外活動,以果實和昆蟲為主食。另外,它們有一個獨特的習性,對發光的東西非常好奇。當它們看到人類棄置的炭火灰燼時,必定上前啄弄一番,順便吞下幾粒熄滅的炭塊到囊裏,幫助磨碎不易消化的食物。
澳洲是一個奇特的地方,它在七千萬年前的盤古板塊運動中漂離了各洲大陸,獨立於全球生態體系之外,當地生物不用面對豺狼虎豹等胎生肉食動物的威脅,可以安心繁衍,因此保存了不少珍奇物種。 食火鳥就是這種特殊環境所孕育的代表。十八世紀末期,歐洲人移民到澳大利亞以後,食火鳥的數目隨着大量減少,甚至有三個新幾內亞島嶼上的食火鳥因為狩獵過度而消失。
現在,野生的食火鳥所剩不多,只有在動物園裏才看到它們了。

食火鳥生活習性

食火鳥 食火鳥
如果你靠得太近,被認為是“恐怖分子”的話,他們就會悍然的發動“先發制人”的攻擊——可能導致骨折的啄傷。當然,運氣好一點的可能只是被該鳥的匕首型爪子劃傷。
照顧這種瀕危鳥類的動物園人士卻面臨着來自這些鳥的安全威脅。2004年吉尼斯世界記錄把它列為世界上最兇猛的鳥之一,因為這種鳥“參加”過二戰——曾經傷及駐紮在新幾內亞的某國士兵。

食火鳥遊戲王卡名

卡包:DL4
日文名:タクヒ
中文名:食火鳥
星級:4罕貴度:平卡N
卡種:普通怪獸
屬性:風
種族:鳥
攻:1450
防:1000
用於::鳥獸族牌組
參考資料
  • 1.    梁泊著,地球的居民科普叢書 帶翅膀的精靈 鳥類,甘肅少年兒童出版社,2001.01,第122頁
  • 2.    本社編,世界之最大全集,中國畫報出版社,2012.03,第169頁
  • 3.    李紹剛,白亞琴策劃編撰,動物世界“吉尼斯” 為你打開動物之最的神奇大門,金盾出版社,2008.04,第132頁
  • 4.    郝勇編,世界名珍識認 名禽名獸,遼寧少年兒童出版社,1991.03,第3頁
  • 5.    許景紅編著,夢幻飛鳥,中國社會出版社,2009.05,第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