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食品包裝安全學

鎖定
《食品包裝安全學》的技術和方法參考了國內外食品及包裝安全檢測標準,以及發表於本領域權威學術期刊的最新研究成果,反映了新時期國際食品包裝安全研究領域所關注的內容。《食品包裝安全學》可作為食品科學與工程、包裝工程等相關專業的教學用書,也可供科研單位、高等院校、質檢機構等從事食品包裝安全研究與應用的專業技術人員參考。
中文名
食品包裝安全學
作    者
王利兵
出版社
科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1年05月
頁    數
1351 頁
開    本
16 開
裝    幀
平裝
ISBN
7030299868, 9787030299864
叢書名
食品安全與檢驗檢疫安全系列專著

食品包裝安全學內容簡介

食品包裝安全學 食品包裝安全學
《食品包裝安全學》分為四篇,共38章。第一篇1~4章,包括食品包裝的概念,食品包裝的分類,現代食品包裝技術和食品包裝安全。第二篇5~22章,包括食品包裝物理、機械和衞生安全等性能要求,食品包裝衞生安全檢測所需的儀器分析技術及前處理技術,食品包裝有害物質分析的技術,主要幾類食品包裝材料物理性能檢測技術。第三篇23~26章,包括食品包裝材料化學物遷移和質量傳遞基本理論,及與食品包裝化學物遷移相關的擴散方程,重點分析了塑料包裝材料擴散模型及遷移規律。第四篇27~38章,包括安全性毒理學評估、毒理學試驗方法、暴露評估、歐盟和美國的安全性評價方法,並提供了幾類食品包裝材料中常見有害物質的安全性評價實例。 [1] 

食品包裝安全學作者簡介

王利兵,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首席研究員,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科技特殊貢獻獎獲得者,國際標準化組織ISO/TC61委員,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科技委委員。作為主要成員之一曾參與《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戰略研究與制訂工作。
一直致力於食品安全與檢驗檢疫安全的科學研究工作。主持完成了國家“十五”重大科技專項課題、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課題、國家“863”計劃課題、國家“973”計劃課題、國家軟科學項目等國家級課題12項,質檢公益性行業項目等省部級科研項目47項。主要代表性學術成果:①基於功能性納米材料的可控合成及功能性納米聚集體的自組裝原理與方法,提出了基於生物識別系統和功能性納米材料的食品安全與檢驗檢疫安全檢測原理與方法;②研究建立了以危害因子檢測技術、安全性評價技術和特徵識別技術為核心的檢驗檢疫危害因子高通量表徵與特徵模式識別關鍵技術與方法體系;③應用模糊綜合評價和風險評估技術,建立了包裝和食品接觸材料安全性評價技術與方法,揭示了包裝和食品接觸材料危害因子遷移特性和規律;④在國內首次開展了化學品危險特性分類定級和鑑別技術以及危險化學品特徵模式識別技術與方法研究,並實現了標準化。上述研究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中國專利優秀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一等獎6項、二等獎6項。以第一完成人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8項、實用新型專利授權22項、軟件著作權授權3項。主持完成國家標準128項、行業標準122項。主持創立的2項試驗方法被聯合國經社理事會危險化學品專家委員會批准成為國際權威試驗方法。

食品包裝安全學圖書目錄

叢書序
前言
第一篇 食品包裝安全概論
第二篇 食品包裝材料檢測技術
第三篇 食品包裝材料有害化學物遷移理論與規律
第四篇 食品包裝安全性評價技術
圖版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