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颱風蘇特

鎖定
強颱風蘇特(英語:Severe Typhoon Sudal,國際編號:0401,聯合颱風警報中心:03W,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Cosme)為2004年太平洋颱風季首個被命名的風暴。“蘇特”一名由韓國提供,意為水獺。 [5] 
由於蘇特在雅蒲島造成重大損失。因此,“蘇特”的名字在風季後被退役,由“銀河”替代。
中文名
颱風蘇特
外文名
Typhoon Sudal
國際編號
0401
時    間
2004年
起編時間
2004年3月28日
停編時間
2004年4月14日

颱風蘇特命名由來

為避免颱風名稱的混亂,1997年11月25日-12月1日,有關國家和地區在香港舉行的世界氣象組織(簡稱WMO)颱風委員會第30次會議上決定規範颱風的命名,其中,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熱帶氣旋,採用具有亞洲風格的名字命名,其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一個命名錶,然後按照順序年復一年地循環重複使用。該命名錶共140個名字,由WMO所屬的亞太地區的14個成員國和地區提供。 [4] 
“蘇特”於2005年11月在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第38屆會議上退役,今後都不會再在太平洋颱風命名時採用。用來取代的新名稱是“銀河”(Mirinae)。蘇特也由此成為第7個退役的太平洋颱風名稱。 [3] 

颱風蘇特發展過程

強颱風蘇特 路徑圖 強颱風蘇特 路徑圖
2004年3月28日,一個熱帶擾動於西北太平洋遠處的海面上形成,由於當時大氣環境並不理想,初時系統發展得相當不穩定,對流十分鬆散,而且並不活躍,低層環流中心外露而且偏差,而當時系統之中心風力亦不足10海里(20公里)。當時該擾動位於副熱帶高壓脊南面,在偏東氣流引導下向偏西方向推進。擾動形成後的第二天,即2004年3月29日,系統附近之高空幅散漸漸好轉,令到該擾動得到增強,系統之對流漸漸組織起來,低層環流中心亦漸漸增強,螺旋性亦隨之而增加。
隨着系統的發展,系統於2004年4月2日已有一定的強度,中心風力亦有所上升,令到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於當日對其發出"熱帶氣旋形成警報 (TCFA)"。此警報發出後兩日,即2004年4月4日,該熱帶擾動終於發展為一熱帶低氣壓,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給予其臨時編號為03W,當時03W 集結於北緯6.4度,東經150.9度附近。03W形成後,組織仍不是相當良好,低層環流中心仍然呈部分外露狀態,對流主要集中在系統的北半圓。至於路徑方面,一道西風槽於系統形成後通過日本,導致副熱帶高壓脊東退,令03W以時速12公里轉向西至西北偏西方向移動。
03W在2004年4月5日迅速增強,並於上午增強為一熱帶風暴(輕度颱風),由於蘇特附近的大氣環境進一步好轉,系統組織進一步改善,螺旋雲帶繞中心旋卷接近0.9圈。蘇特進一步於當晚增強為一強烈熱帶風暴(輕度颱風),從低層衞星雲圖中顯示,系統已發展出一雲捲風眼。與此同時,該副熱帶高壓脊再度增強及西伸,並引導系統再度轉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動。4月7日深夜,蘇特進一步增強為一台風(中度颱風),蘇特為2004年西北太平洋首個達到颱風(中度颱風)級數的熱帶氣旋,同時一不規則狀的風眼亦於中心密集雲團區內形成,直徑約20公里。
另外, 另一大西風槽通過日本,導致副熱帶高壓脊東退,令到蘇特轉向西北方向移動,並漸漸移向副帶高壓脊的弱點區。蘇特於10日加強為一三級颱風(強烈颱風),中心風力達至系統的第一次巔峯強度-中心風力185公里 / 每小時,風眼範圍亦進一步加大至約50公里,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更把其定性為一四級颱風(超級颱風)。隨後,系統受到不利的高空幅散影響而緩慢減弱,風眼開始被填塞,但仍然保持颱風(中度颱風)的級數。同時,系統亦漸漸進入副帶高壓脊的弱點區域,轉向偏北緩慢移動。蘇特(舒達) 於13日再度增強,風眼範圍不斷擴大,直徑約70公里,對流雲頂温度普遍頗低,南部眼牆温度更低至-80度,螺旋雨帶顯得十分緊密及對稱,旋卷程度增至約1.8圈,中心密集雲團區及低層環流中心頗為完整。系統於13日清晨再次達到顛覆強度,中心風力180/ 每小時,陣風亦達230公里/小時,中心最低海平面氣壓為928hPa。同時,系統亦進一步轉向東北偏北方向移動,時速約10公里,漸漸移近西風帶。
系統的顛覆強度維持了約二十四小時後,14日開始轉趨減弱,並加速轉向東北方向移動。蘇特(舒達)於當日下午減弱為一台風(中度颱風)。隨後系統北移,系統附近的大氣環境開始轉差,受乾燥氣流所影響、垂直風切變加強、海水温度降低的影響及高緯度斜壓影響,快速減弱。蘇特於15日進一步減弱為一強烈熱帶風暴(輕度颱風),並移入西風帶,開始温帶氣旋的轉化過程。系統進一步轉向東北偏東方向加速移動,時速高達50公里。當時系統對流已完全切離系統中心,雲團轉薄及變得極度鬆散。蘇特於16日進一步減弱為一熱帶風暴(輕度颱風),並於下午轉化為温帶氣旋。 [1] 

颱風蘇特災害影響

颱風蘇特加羅林羣島

蘇特形成後不久以弱熱帶風暴強度從密克羅尼西亞聯邦楚克州近海經過,當地一間氣象站在24小時內記錄下170毫米降雨量。島上部分房屋的屋頂輕度受損,還因風暴潮污染地下水導致一定程度的農作物損失。沒有報道表明島上出現人員傷亡。風暴曾短暫對關島構成威脅,在該島以南經過期間產生5.5米的巨浪和0.9米的風暴潮。阿普拉港的一處氣象站記錄下69公里的陣風時速,降雨量約50毫米,但沒有出現島上遭受破壞的報道。北马里亞納羣島羅塔島也受到大浪的衝擊。密克羅尼西亞聯邦是與美國簽訂《密美自由聯繫條約》的獨立國家,美國需向其提供國防和救災援助。
颱風蘇特繼續向西移動並在途經加羅林羣島和雅浦州的同時迅速強化。烏利西環礁記錄下時速132公里陣風,並且24小時內的降雨量達到161毫米。島上受到超過5米高的巨浪衝擊,引起嚴重的海灘侵蝕,還令口糧作物受損。狂風颳倒少量樹木,還摧毀了一些建築質量欠佳的民房。附近法勞萊普環礁法斯島的天氣及遭受的破壞情況類似。恩古盧環礁的風速達到烈風強度,還出現暴雨,島上有半數儲水罐被毀。氣旋存在後期從硫磺島近海經過,產生的陣風時速約為141公里。

颱風蘇特雅蒲州

雅蒲州的受災情況最為嚴重。氣象部門起初預計蘇特會在該島以北經過,不會對當地構成重大影響,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島上受到颱風的強烈衝擊。雅蒲州曾在前一年受到颱風盧碧的影響,災情尚未完全恢復。這次蘇特突然轉向逼近,政府官員於是匆忙着手防災準備工作。颱風來襲前一天,多間學校和政府大樓設立成風暴避難所,這些建築物足以抵禦蘇特的風力。雅蒲州政府預計島上會受到重創,因此請求密克羅尼西亞聯邦政府在風暴過後的清理工作中提供緊急援助。
4月9日,蘇特的風眼短暫經過雅蒲州南部上空,島上時速185公里的狂風持續了約4小時。全長17公里的整座小島風力都達到颱風強度。雅蒲島國際機場記錄的最高陣風時速達181公里,根據風暴過後進行的調查結果,研究人員估計島上的最強陣風時速高達226公里。風暴經過期間還產生暴雨,雅蒲島國際機場的48小時降雨量為200毫米。島上測得的最低氣壓為958毫巴(百帕,28.3英寸汞柱)。海岸沿線受到颱風產生的6.7米狂浪和3.7米風暴潮衝擊,許多船隻因此沉沒,作為島上最重要旅遊景點之一的珊瑚礁也受到嚴重破壞。
風暴來襲時,島上共有約8000人和約1700套房屋。颱風摧毀了700户民居,另有900套受損,被毀的民宅中大部分是木質結構。雅蒲州南部受災最為嚴重,,州首府科洛尼亞及周邊地區也在其中。島上到處都有樹木被狂風颳倒,超過90%的建築物不是被毀就是嚴重受損,其中包括醫院、機場、大部分政府設施,供水、供電以及通訊系統。島上的5間酒店中也有一間被毀。約80%的居民在風暴過後失去水電供應。雅蒲州南部大部分沿海民居遭大浪摧毀,海堤也受到嚴重破壞。由此灌入的海水摧毀了島上幾乎所有的糧食作物。颱風過去後,島上有約1000人無家可歸,另外還有500人被迫留在避難所。
颱風蘇特一共造成了約1400萬美元的破壞,其中大部分都來自雅蒲州的財物損失。起初有報道稱風暴造成一人喪生,,但事後證實蘇特沒有導致人員遇難。一共只有8人因受傷而需前往醫院治療,並且傷情都不嚴重。颱風蘇特是約50年來襲擊雅蒲州的最強颱風。 [2] 
風暴過去後,雅浦州政府宣佈該島進入緊急狀態美國總統喬治·沃克·布什在台風過境次日下令對密克羅尼西亞聯邦提供聯邦救災援助,由美國聯邦政府承擔瓦礫清理和應急服務成本的75%。蘇特過境不到一週後,太平洋島國論壇向雅蒲州提供了價值1萬1500美元的救災援助。接下來的幾周裏,密克羅尼西亞聯邦政府設立總額約25萬美元的颱風救助基金。此外,美國聯邦政府也撥出744萬3000美元的救災援助款。
聯邦緊急事務管理署在風暴過後的幾天裏確定,島上最需要的是修復供水設施、提供清潔水源、清理道路,以及修復受損的避難所。島上供水急劇萎縮,超過80%的居民沒有清潔水源,自來水處理廠提供的水需要長時間煮沸才能飲用。人們的身體健康受到脱水、疾病和胃腸道問題的威脅。由於沒有自來水,許多人前往因大量船隻沉沒導致受油料污染的海港中洗澡,引起皮膚過敏
雅蒲州的電話服務一度中斷,唯一與外界聯繫的方式是通過無線電聯絡關島大學。關島紀念醫院向島上投放醫療物資,但因機場跑道受損,運載物資的飛機也受到破壞。颱風過境一天後,跑道已獲清理和修整,美國海岸警衞隊的飛機得以向島上提供包括建築材料在內的救災物資。風暴過去3天后的4月12日,雅蒲州與外界的通訊開始恢復。蘇特過境4天后,水處理廠也已得到修復。島上的一家發電廠已經得到修整,但由於狂風破壞了絕大部分供電線路,全島85%的居民仍然面臨停電的困擾。主要道路大部分都已清理乾淨,所有橋樑全部重新開放。
颱風過境約兩週後,首府科洛尼亞仍有500居民生活在18間避難所,其他地區也有約400人留在避難所。許多人要麼寄居親屬家裏,要麼留在自己受損的房子裏。美國陸軍工兵隊趕赴雅蒲州協助瓦礫清理工作並安裝發電機。官員送出23架次飛機向島上運送援助物資,烏利西環礁法斯島也不例外。送到島上的飲用水約有7萬6000升,還安裝了5個大型水箱。美國林業局工作人員前往該島協助接收和發放救災物資。雅浦州醫院設施簡陋,缺乏足夠的藥物和應急醫療設備,不能有效應對台風善後救治工作。聯邦緊急事務管理署有約60名工作人員在這所醫院工作,但他們也需要包括食物和水在內的其他物品來防止自己感染當地疾病。這些工作人員在島上停留期間一共救治過163人,其中大部分人的病情都不嚴重。共有約100名聯邦緊急事務管理署的工作人員為島上提供協助,但由於沒有足夠的酒店和租賃汽車,只有20人長時間停留。
風暴過去26天后,島上已有過半地區恢復供電,移動電話網絡也已修復。蘇特過境後的幾周到幾個月裏,雅蒲州周邊水温因強烈的上升流影響從30°C降至24°C。這樣大幅度的降温導致島上被異常濃厚的霧氣籠罩,而且海潮也特別低。2004年9月時,重建工作仍在進行,之前用做避難所的部分學校重新開課。供電和供水已完全恢復,但醫院的屋頂仍未修復,使用的是臨時屋頂。雖然私營企業很快就重新開張,但政府建築的重建時間較長,這主要是因為聯邦緊急事務管理署的援助物資需要長時間的等待後才能到達。此外,當地官員還要求在重建前先做土地勘測,確定重建樓房的安全地點。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