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颱風尼伯特

(2016年第1號颱風)

鎖定
超強颱風尼伯特(英語:Super Typhoon Nepartak,國際編號:1601,聯合颱風警報中心:02W,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Butchoy)為2016年太平洋颱風季首個被命名的風暴。“尼伯特”一名由密克羅尼西亞聯邦提供,意為科斯雷島上著名的勇士,本次為該名稱第三次使用 [1] 
受超強厄爾尼諾影響,颱風“尼伯特”直至2016年7月初方得以生成發展,於7月3日獲得命名,成為有氣象記錄以來獲得命名第二晚的單年首台 [20]  。而後“尼伯特”在良好的條件下迅速爆發增強,成為1951年以來最強的單年首台與2016年全球海域的最強風暴之一 [17]  ;並於7月8日以高強度登陸中國台灣省台東縣,成為1949年以來登陸中國的最強單年首台 [20]  ,在鵝鑾鼻以東南面約375千米海域浮標錄得了最低氣壓897百帕的實測 [22]  。後其受地形削弱影響並滯留台灣海峽,導致其強度快速減弱,於7月9日登陸福建省石獅市時僅剩下熱帶風暴強度,最終於7月10日被中央氣象台停止編號 [17] 
颱風“尼伯特”給中國東南等地帶來狂風暴雨,造成嚴重災害。其共導致至少111人死亡;經濟損失至少18.9億美元,其中至少126.9億元來自中國內地。儘管“尼伯特”嚴重致災,但事後中國並未對其提出除名請求,因而該名稱得以在之後繼續使用。事後“尼伯特”與同年颱風莫蘭蒂颱風鮎魚一同入選為中國2016年全國十大自然災害事件之一 [23] 
中文名
超強颱風尼伯特
外文名
Super Typhoon Nepartak
名稱來源
密克羅尼西亞聯邦 [1] 
名稱含義
勇士 [1] 
國際編號
1601
JTWC編號
02W
菲律賓名
Butchoy
起編日期
2016年7月2日(CMA最佳路徑) [17] 
停編日期
2016年7月10日(CMA最佳路徑) [17] 
CMA數據
超強颱風(72m/s,895hPa) [17] 
JTWC數據
五級超級颱風(155kt,907hPa) [18] 
JMA數據
猛烈颱風(110kt,900hPa) [19] 
實測數據
鵝鑾鼻東南約375千米處海域浮標最低897hPa [22] 
人員傷亡
至少111死 [24] 
經濟損失
至少18.9億美元(2016年美元,中國內地至少126.9億元) [24] 
颱風地位1
有氣象記錄以來獲得命名第二晚的單年首台 [20] 
颱風地位2
1951年以來最強的單年首台 [20] 
颱風地位3
1949年以來登陸中國的最強單年首台 [20] 
颱風地位4
2016年全球海域最強風暴之一 [17] 
是否除名
[1] 

颱風尼伯特命名由來

為避免颱風名稱的混亂,1997年11月25日~12月1日,有關國家和地區在香港舉行的世界氣象組織(簡稱WMO)颱風委員會第30次會議上決定規範颱風的命名,其中,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熱帶氣旋,採用具有亞洲風格的名字命名,其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一個命名錶,然後按照順序年復一年地循環重複使用。該命名錶即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熱帶氣旋命名系統,該命名錶共140個名字,由WMO所屬的亞太地區的14個成員國和地區提供 [21] 
“尼伯特”一名由密克羅尼西亞聯邦提供,意為科斯雷島(Kosrae)上著名的勇士,本次為該名稱第三次使用 [4]  。本次“尼伯特”作為有氣象記錄以來第二晚獲得命名的單年首台同時也成為了1951年以來最強的單年首台與該年全球海域的最強風暴之一,並對中國東南地區造成嚴重破壞與人員傷亡,但事後中國並未對其提出除名請求,因而之後該名稱得以繼續使用 [1] 

颱風尼伯特發展過程

颱風尼伯特風暴生成

初生的颱風尼伯特
初生的颱風尼伯特(4張)
2015年至2016年發生的的超強厄爾尼諾現象導致2016年上半年西北太平洋熱帶系統活動異常冷淡,沒有任何系統發展成為熱帶風暴並獲得命名,出現了罕見的上半年空台記錄。但隨着超強厄爾尼諾現象逐漸結束,熱帶系統在2016年下半年開始重新趨於活躍 [20] 
7月1日,一個低壓區在關島南方海域形成。11時,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其熱帶擾動編號99W。由於沉寂多時的西北太平洋積存龐大能量、海温充足,加上該低壓區所在環境優良,垂直風切變偏低、低層輻合和高空輻散良好,因此數值預報模式對該系統的發展一致看好,預期該系統的增強空間明顯較大 [18] 
7月2日凌晨1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該系統的24小時熱帶氣旋形成機會評級為“中”;上午8時,日本氣象廳將該系統升格為熱帶低壓;下午14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24小時熱帶氣旋形成機會評級提升為“高”,並對其發佈熱帶氣旋形成警報(TCFA);晚上20時,日本氣象廳對其發佈烈風警報(GW) [18] 
7月3日上午9時,日本氣象廳將該系統正式升格為熱帶風暴,並命名為“尼伯特”,給予國際編號1601;中國國家氣象中心隨後跟隨將其升格起編;聯合颱風警報中心亦隨即將其升格為熱帶低壓,給予熱帶氣旋正式編號“02W”。初生的“尼伯特”環流廣闊,外圍雨帶一直向外延伸,但這並不阻礙其強度穩步發展 [18] 

颱風尼伯特爆發強大

爆發增強中的颱風尼伯特
爆發增強中的颱風尼伯特(4張)
經過生成初期的緩慢打轉,隨着盤據於西北太平洋上空的副熱帶高壓脊加強並向西伸展,其南側偏東引導氣流帶領尼伯特在7月4日以時速25千米向西北推進,並吸收太平洋海域藴含的龐大能量,迅速而顯著加強。7月4日晚間21時,日本氣象廳率先將其升格為強熱帶風暴;其在當晚21時45分進入香港天文台責任範圍時,該部門同樣把“尼伯特”評為強熱帶風暴。各大數值預報均預期“尼伯特”初期會快速穩定向西北方向移動,但對於三天之後副熱帶高壓脊的強度變化則有分歧,導致“尼伯特”三天之後的路徑存有變數,當中以近距離甚或直接掠過台灣島北部後轉向偏北為主,官方氣象部門也以此為預測;但亦有提前偏向較北路徑並在台灣以東較遠海域轉向的預測以及不轉向、維持偏西路徑直入南海東北部的預測 [18] 
開出針眼的颱風尼伯特
開出針眼的颱風尼伯特(3張)
由於副熱帶高壓脊強勢控制整個西北太平洋,“尼伯特”在7月5日朝西偏北方向快速移動,向台灣島長驅直進並加速至每小時28~32千米;同時在超過30℃的炎熱海水源源不絕地供應能量的情況下,“尼伯特”強度持續上升,強烈而深厚的對流雲帶緊纏低層環流中心,組成一個較小和緊密的中心密集雲團(CDO)之餘亦開始發展出“雲捲風眼”,顯示其強度的穩健發展。7月5日上午8時20分,中國國家氣象中心將其升格為颱風;8時50分,日本氣象廳亦將其升格為颱風;9時許,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一級颱風;9時45分,香港天文台將其升格為颱風。下午14時許,“尼伯特”環流範圍進入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責任範圍並被其給予當地命名“Butchoy”;15時許,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二級颱風。因應“尼伯特”在午後維持急劇增強的態勢並打開了一個細小的針狀風眼,中國國家氣象中心於當日下午17時將其升格為強颱風,並於當晚20時將其進一步升格為超強颱風;香港天文台亦在當晚21時45分將其升格為強颱風。由於副熱帶高壓脊比預期強,使得“尼伯特”路徑偏西,亦使得各官方部門將預測路徑向南調整,近乎全數預計“尼伯特”將穿越台灣本島,僅在其登陸位置將在台東縣、花蓮縣或宜蘭縣方面有所分歧 [18] 
完成眼牆置換的颱風尼伯特
完成眼牆置換的颱風尼伯特(2張)
7月6日,“尼伯特”保持向西偏北方向行進,直指台灣島東部並繼續爆發性增強。凌晨2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四級超級颱風;凌晨3時45分,香港天文台將其進一步升格為超強颱風。上午8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進一步升格為五級超級颱風。當日日間,“尼伯特”達到強度巔峯,所有官方氣象部門對其近中心最高持續風速評級皆達到達每小時200千米以上,其“針眼”和渾圓的中心密集雲團在衞星雲圖上清晰可見 [18] 
入夜後,“尼伯特”進入眼壁置換週期,有跡象出現“雙重眼壁”,導致強度略有回落,風眼亦一度變為模糊不清的“雲塞風眼”,但此次眼壁更替過程只用了一晚便得以完成。7月7日早晨,“尼伯特”完成了眼壁置換並清空了風眼,形成了一個更大更圓潤的風眼,其眼壁仍然紮實,標誌着其強度的回升。但“尼伯特”亦在當日移至引導氣流相對較弱的副熱帶高壓脊西南側位置,其移速降至每小時16~20千米,並出現了移向的短期波動,但仍以西偏北方向為主,更加靠近台灣省花東地區 [18] 

颱風尼伯特減弱消散

減弱消散中的颱風尼伯特
減弱消散中的颱風尼伯特(7張)
7月7日晚些時間,由於逐漸靠近台灣島而導致其地形限制西側底層環流的水汽流入,“尼伯特”強度開始逐漸回落,其風眼亦逐漸演化為一個“雲塞風眼”;經過不斷出現短期移向波動的一日後,其移向在7月8日凌晨恢復穩定向台東縣方向行進,強度繼續減弱。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於凌晨2時將其降格為四級超級颱風。不久,中國國家氣象中心認定其於當日凌晨5時50分以超強颱風強度(16級,55米/秒)登陸台灣省台東縣太麻里鄉,成為1949年以來登陸中國的最早首台。從雷達影像所見,受台灣島中央山脈地形影響,“尼伯特”一度轉向偏西南方向行進,主體環流從南面繞過中央山脈,但其風眼旋即被填塞,北側對流嚴重受損,東側環流無法翻越中央山脈,但西南側較旺盛的對流仍完好無缺,導致台灣南部出現惡劣天氣。中國國家氣象中心和香港天文台分別於8日上午8時10分和9時將“尼伯特”降格為強颱風;聯合颱風警報中心亦於上午直接將其大幅降格為二級颱風,更於下午將其進一步降格為一級颱風。下午14時30分許,“尼伯特”從台南市移入台灣海峽。由於此時的“尼伯特”亦剛好移入副熱帶高壓脊西側與華南上空反氣旋之間的弱點位置,導致其陷入兩者之間的鞍型氣壓場中,移速因而進一步減速至每小時10千米。不同於北半球其他成熟颱風在引導氣流微弱時單靠自身內力緩緩北上或向偏西北前進的情況,“尼伯特”在出海後緩慢西移,甚至接近停滯不前,中國國家氣象中心和香港天文台的定位更顯示其再度往西南方向緩行。其亦因而未能擺脱台灣中央山脈對其結構的破壞,尤以仍籠罩台灣本島的東面環流為甚,中心亦有跡象出現高低層分離;僅剩其西南側環流仍有西南季風帶來的充足水汽支援才使其對流不至殆盡。中國國家氣象中心於當晚23時10分將其降格為颱風,香港天文台於9日凌晨0時30分亦作出此項降格 [18] 
雖然台灣海峽上空的垂直風切變微弱,但是“尼伯特”的高低層分裂情況仍在快速惡化,其中心密集雲團至9月9日上午已徹底崩解,其高層中心連帶深層對流已向西北飄至福建省陸地,但其低層環流中心仍在台灣海峽上空,緩慢向北偏西方向移動,且變得徹底暴露。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於當日凌晨2時將“尼伯特”降格為熱帶風暴,日本氣象廳同時將其降格為強熱帶風暴。當日上午,中國國家氣象中心和香港天文台亦分別在9時10分和9時30分將其降格為強熱帶風暴。爾後,中國國家氣象中心認定“尼伯特”於下午13時45分以強熱帶風暴級別在福建省泉州石獅市登陸(最佳路徑中登陸強度進一步下調為熱帶風暴級別),聯合颱風警報中心亦因其登陸後結構的進一步解體而對其發佈最終警報(FW)。日本氣象廳旋即於下午14時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而中國國家氣象中心亦與15時跟隨降格。陸地摩擦導致“尼伯特”強度持續快速減弱,但香港天文台直至下午18時30分才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當晚,日本氣象廳於20時45分將其進一步降格為熱帶低壓,聯合颱風警報中心亦將其降格為熱帶低壓 [18] 
7月10日,“尼伯特”已只餘下淺薄的對流雲系,並恢復向西北方向行進,深入內陸並繼續減弱,其低層環流中心隨之變得難以辨認。中國國家氣象中心於當日凌晨3時將其降格為熱帶低壓,香港天文台亦於上午6時15分跟隨降格。下午14時,中國國家氣象中心對“尼伯特”停止編號,香港天文台也在15時15分將其降格為低壓區。而各官方部門和數值預報模式對尼伯特在中國東南部內陸轉向並移入黃海的預測最終沒有實現,據香港天文台和日本氣象廳在7月11日凌晨更新的等壓線天氣圖顯示,“尼伯特”已經徹底減弱消散,但其殘餘雲系和引入的活躍西南氣流令華南東南和菲律賓的天氣依舊處於不穩定之中 [18] 
颱風“尼伯特”路徑圖 颱風“尼伯特”路徑圖

颱風尼伯特颱風特點

颱風尼伯特自身特點

  • 生成時間晚,空窗時間長
受2015至2016年超強厄爾尼諾現象影響,2016年上半年西北太平洋海域熱帶系統活動異常冷淡,沒有任何風暴獲得命名,自2015年颱風茉莉消散以來出現了長達197天之久的颱風空窗期。颱風“尼伯特”於2016年7月3日獲得命名,這是有氣象記錄以來的第二晚,僅次於1998年台風妮蔻兒(Nichole)獲得命名的7月8日 [5] 
  • 前期移速快,生命週期長
“尼伯特”生命前期在副熱帶高壓脊的引導下以每小時30千米左右的速度穩定且迅速向大陸移動,明顯快於颱風平均22千米的移動時速。從7月3日獲得命名到7月10日停止編號,近7日的在編時長亦相較西北太平洋颱風5.5日的在編時長更長 [5] 
  • 發展條件好,加強勢頭猛
由於2016年西北太平洋歷經了超過半年之久的颱風空窗期,其能量積蓄與海温特別充足,加之風切變等影響因素較弱,非常有利於新台風的快速發展與衝擊高強度。同時“尼伯特”體型並不大,屬於“中等身材”,但結構較為緊湊,有利於其能量積聚。憑藉良好的條件,“尼伯特”在30小時內就得以完成從熱帶風暴到超強颱風的四級連跳 [5] 
  • 形態較少見,持續時間長
“尼伯特”是7月盛夏颱風,這個季節的熱帶氣旋發展時,往往因為北側高壓發展強盛導致高空流出場被封鎖,而南面流出暢通無阻,而呈現“9”字型,或者偏圓,這是西北太平洋多年盛夏颱風的常態。但是“尼伯特”不一樣,其北側流出異常發達,而南面相對不發達,是少見的盛夏“6”字型颱風,這樣旺盛的極向流出也幫助“尼伯特”不斷增強上升氣流和潛熱釋放,從而達到高強度 [18] 
鼎盛時期的“尼伯特”擁有一個細小清晰的針狀風眼,其不僅風眼細小,而且維持時間長,超過一日,這種長時間維持的小風眼是比較罕見的。而“尼伯特”的風眼雖小,卻有較高的風眼清空度,可見光雲圖上呈現其風眼清澈見底,而且其風眼內雲圖測温甚至一度測到23.4℃,其強度從中可見一斑 [18] 
尼伯特鼎盛針眼形態橫圖 尼伯特鼎盛針眼形態橫圖
  • 巔峯強度強,屢創新紀錄
鼎盛時期的“尼伯特”被中國國家氣象中心評級為二分鐘風速72米/秒,中心氣壓895百帕的超強颱風;被聯合颱風警報中心評級為一分鐘風速155海里/小時,中心氣壓907百帕的五級超級颱風;被日本氣象廳評級為十分鐘風速110海里/小時,中心氣壓900百帕的猛烈颱風。其中,中國國家氣象中心與日本氣象廳對其的巔峯評級從7月6日白天一直持續至7日夜間,長達36個小時,其高強度續航時間之長亦十分罕見,儘管登陸前有所減弱,但其登陸台灣省台東縣的強度仍有超強颱風級別。“尼伯特”因而成為了1951年以來最強的單年首台、1949年以來登陸中國的最強單年首台與2016年全球海域的最強風暴之一,亦標誌着2016年太平洋颱風季成為了以超強颱風、五級超級颱風和猛烈颱風開頭的颱風風季 [18] 
各機構對2016年若干最強超強颱風評級對比
超強颱風名稱
中央氣象台
日本氣象廳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
風速(2分鐘)
氣壓
風速(10分鐘)
氣壓
風速(1分鐘)
氣壓
颱風尼伯特
72m/s
895hPa
110kt
900hPa
155kt
907hPa
75m/s
890hPa
120kt
890hPa
170kt
895hPa
60m/s
920hPa
115kt
905hPa
150kt
911hPa
68m/s
905hPa
115kt
905hPa
145kt
914hPa
參考資料: [17-18] 
後期移速慢,地形減弱快
“尼伯特”登陸台灣之前移速已經有所放緩,但登陸之後由於陷入鞍形氣壓場,引導氣流偏弱而導致其移速進一步減緩,一度出現滯留台灣海峽的情況;而其強度和環流亦受到台灣島中央山脈的嚴重破壞影響,有了明顯的減弱,加之“尼伯特”在結構被破壞後滯留台灣海峽,造成其強度的進一步下降,其再登陸福建時的強度僅餘下熱帶風暴級別 [17] 

颱風尼伯特影響特點

  • 風暴增水多,海上風浪高
颱風“尼伯特”強勢來襲,將有較大的風暴增水與海上風浪影響。福建閩江口最大風暴增水接近2米,福建、浙江沿岸海域將出現4到6米的狂浪,對海上作業人員和生產活動構成極大威脅 [5] 
  • 影響範圍廣,影響程度深
“尼伯特”之強度與其行進趨勢將使得其影響範圍較廣,程度較深。“尼伯特”及其外圍雲系會先後給台灣、福建、浙江、上海、江蘇、江西和安徽等沿海地區及東部海區帶來較大的風雨影響,如果其繼續北上,還可能影響山東半島甚至遼東半島。台灣中北部、福建中北部、浙江南部和西部、江西東北部、安徽南部、江蘇東部等地有大到暴雨,浙江東南部和福建東北部局地有特大暴雨,太湖流域面雨量50~70毫米,湖西、湖北區可達90毫米。由於“尼伯特”在福建登陸後趨於北上,將向浙江西部、安徽南部、江蘇南部緩慢移動,並逐步移入黃海南部,將給浙閩沿海、太湖乃至長江中下游、淮河下游地區防汛帶來極為不利的影響 [5]  。而其間接影響並不止於此,還可能影響長江中下游的梅雨,其外圍下沉氣流也可能給廣東等地帶去酷熱天氣。作為一個強大的颱風,“尼伯特”甚至有擾亂東亞環流形勢的能力 [20] 
  • 挑戰較嚴峻,防禦難度大
防禦“尼伯特”面臨四個嚴峻挑戰:一是強風暴雨巨浪高潮碰頭,不利因素相互疊加。“尼伯特”是強厄爾尼諾事件後,在西北太平洋麪生成並正面登陸中國的首個颱風,很可能形成強風、暴雨、巨浪、高潮“四碰頭”的極為不利局面,增加了港口避風船隻和沿海各類重要設施的防禦難度。二是太湖水位持續偏高,防汛防颱風壓力加大。7月3日太湖水位達到保證水位,6日水位漲至4.82米,超過保證水位0.17米,為歷史第二高水位,周邊河網地區有43站超警,其中23站超保。颱風降雨將導致太湖水位快速上漲,加之風浪作用,將進一步加大太湖流域的防洪壓力。三是前期降雨過程較多,安全度汛形勢嚴峻。此前,江淮、江南、華東等地降雨持續時間長,河湖底水高,水庫蓄水多,土壤飽和度大,一些水毀工程尚未及時修復。颱風深入內陸後,局部超強降雨可能引發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質災害、城市內澇。四是暑期旅遊流動人口多,轉移避險任務重。此時間段正值暑期旅遊高峯,颱風登陸時又恰逢週末,沿海島嶼、山區景點、河湖周邊旅遊人員多,加之沿海地區和太湖流域經濟發達,外來務工人員較多,防颱風意識比較薄弱、經驗相對不足,給人員疏散轉移避險增加了難度 [5] 

颱風尼伯特實測數據

“尼伯特”不僅結構紮實、形態優良,其在接近台灣島時亦留下了可觀的實測數據,證明其有着不菲的強度。
當“尼伯特”接近台灣島時,其中心從台灣外海綠島和蘭嶼之間穿過,由於“尼伯特”環流相對較小,能量高度集中,最核心區域並未完全觸及這兩個島嶼,但是依然留下了大量實測數據。綠島實測氣壓924百帕(海拔110米左右),換算為海平面氣壓約為930百帕;位於眼牆外的蘭嶼實測45.5米/秒持續風和71.3米/秒的陣風。
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於2016年6月下旬在鵝鑾鼻以東約175千米以及東南面約375千米的海域放置兩座第二代NTU浮標,並分別命名為NTU1和NTU2站。浮標剛下海一週即遇上“尼伯特”,研究所把浮標測得的實測資料傳送於台灣省“中央氣象局”。7月6日,“尼伯特”的12級風圈範圍逼近東面的NTU1浮標,當風眼從NTU1北方擦過時,浮標測得最低氣壓940百帕、最高風速約41米/秒(150千米/小時),海面水温也因強烈的對流從31℃下降至28℃;數小時後,風眼從NTU2浮標南面約7千米處掠過,被其錄得最高風速約44米/秒(160千米/小時),最低氣壓低至897百帕,強風引致海洋約150米厚的海水上翻 [22] 

颱風尼伯特預報預警

颱風尼伯特中國

  • 中央部委
中國氣象局中央氣象台:中央氣象台於2016年7月5日下午18時發佈颱風藍色預警信號 [6]  ;於7月6日上午6時發佈颱風黃色預警信號 [7]  ,於同日上午10時發佈颱風橙色預警信號 [8]  ;於7月9日上午10時降格為颱風黃色預警信號,於同日下午18時進一步降格為颱風藍色預警信號 [9]  ;於7月10日上午6時解除所有颱風預警信號 [10]  。中國氣象局於7月6日11時啓動颱風三級應急響應,並開展加密會商。
中國國家水利部、中國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中國國家水利部於2016年7月6日夜會商部署超強颱風“尼伯特”防禦工作。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副總指揮、水利部部長陳雷主持召開異地視頻會商會,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領導同志重要指示精神,分析研判2016年第1號超強颱風“尼伯特”發展態勢及可能帶來的不利影響,安排部署防颱風工作,並宣佈國家防總啓動防颱風Ⅱ級應急響應,派出6個工作組趕赴福建、浙江、江蘇、江西、安徽、上海等省市協助開展防颱風工作 [26] 
中國國家海洋預報台:中國國家海洋預報台於2016年7月8日發佈2016年首個海浪紅色警報,預計8日夜間到9日白天,台灣海峽將出現6到9米的狂浪到狂濤區,福建沿岸海域將出現4到6米的巨浪到狂浪 [27] 
  • 台灣省
台灣省“中央氣象局”於2016年7月6日下午14時30分對台灣東北部及東南部海面、蘭嶼、綠島和巴士海峽發佈海上颱風警報,於同日晚間20時30分對台東、花蓮地區、蘭嶼及綠島發佈陸上台風警報;於在7月7日凌晨將海上和陸上警戒範圍分別擴大至台灣附近各海域和整個台灣本島以至澎湖羣島;於7月9日下午14時30分解除所有颱風警報並改發熱帶性低氣壓特報,維持至當晚後亦解除 [28] 
  • 福建省
福建省氣象局:福建省氣象局於2016年7月6日9時啓動氣象災害(颱風)四級應急響應,於7月6日上午9時10分發布颱風藍色預警信號 [29]  ;於7月7日上午9時30分發布颱風黃色預警信號 [30] 
廈門市氣象局:廈門市氣象局於2016年7月6日10時30分啓動颱風四級應急響應;6日起通過多種渠道發佈《重要天氣預警報告》3期,發佈颱風藍色預警信號2次 [26] 
廈門市防汛與抗旱總指揮部:廈門市防汛與抗旱總指揮部於2016年7月6日18時啓動防颱風三級應急響應 [26] 
  • 廣東省
廣東省海事局根據防抗颱風工作部署於2016年7月8日上午8時啓動防颱四級應急響應。
汕頭市海事局於2016年7月8日上午9時啓動防颱三級應急響應 [42] 
  • 浙江省
浙江省氣象局:浙江省氣象局於2016年7月6日12時30分啓動颱風氣象業務服務三級應急響應 [26] 
浙江省水利廳:浙江省水利廳於2016年7月7日晚緊急部署了太湖流域2016年超標準洪水應對方案 [26] 
浙江省防汛與抗旱總指揮部:浙江省防汛與抗旱總指揮部於2016年7月7日晚將防汛防颱的應急響應提升到三級。
寧波市海事局:寧波市海事局於2016年7月5日發佈沿海四級防颱警報 [31] 
台州市海事局:台州市海事局於2016年7月5日8時30分啓動防禦“尼伯特”四級防颱警報 [31] 
温州市氣象台:温州市氣象台於2016年7月6日21時50分發布發佈温州全市颱風藍色預警信號 [32] 
台州市氣象台:台州市氣象台於2016年7月8日17時20分發布颱風藍色預警信號 [33] 
  • 江西省
江西省氣象局:江西省氣象局於2016年7月6日12時啓動重大氣象災害(颱風)三級應急響應 [29]  ;於9日下午16時16分發布暴雨藍色預警信號 [35] 
江西省防汛與抗旱總指揮部於2016年7月8日17時調整防汛三級應急響應為防汛二級應急響應 [35] 
  • 江蘇省
江蘇省減災委員會辦公室:江蘇省減災委員會辦公室於2016年7月8日11時緊急啓動省救災預警響應 [29] 
江蘇省防汛與抗旱總指揮部:江蘇省防汛與抗旱總指揮部於2016年7月7日10時啓動裏下河地區防汛Ⅲ級應急響應 [34] 
江蘇省交通運輸廳:江蘇省交通運輸廳於2016年7月8日下發通知部署防禦第1號颱風“尼伯特” [34] 
  • 安徽省
安徽省氣象局:安徽省氣象局於2016年7月6日12時啓動重大氣象災害(颱風)三級應急響應 [29]  ;於7月9日發佈颱風藍色預警信號 [36] 
截至7月10日,安徽全省共有黃山、合肥、蕪湖等38地發佈颱風藍色預警信號 [36] 
  • 上海市
上海市氣象局:上海市氣象局於2016年7月6日11時32分啓動重大氣象災害(颱風)三級應急響應 [29] 

颱風尼伯特菲律賓

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於2016年7月6日上午11時對巴丹羣島發出一號風暴信號;於7月7日上午11時對巴丹羣島發出二號風暴信號;於7月8日上午11時解除二號風暴信號,於同日下午17時解除所有風暴信號 [37] 

颱風尼伯特日本

日本氣象廳於2016年7月6日晚~8日凌晨發佈關於先島諸島的防災情報。石垣地方氣象台於2016年7月7日晚對石垣市、竹富町及與那國町發出強風注意報 [38] 

颱風尼伯特颱風影響

颱風尼伯特中國

  • 整體情況
颱風“尼伯特”作為1949年以來登陸中國的最強單年首台,先後以超強颱風強度登陸台灣台東,後以熱帶風暴強度登陸福建石獅,給台灣、福建、江西、廣東、浙江、江蘇、安徽、上海等省市造成嚴重影響。多地出現強烈風雨天氣併發生一系列地質災害,其中以福建省受災最為嚴重。而“尼伯特”的災害與汛期、梅雨季節災害或相互作用、疊加,亦增大了其影響深度。
據事後統計,“尼伯特”共造成中國內地至少108人死亡,台灣省3人死亡,內地直接經濟損失126.9億元 [24] 
  • 台灣省
7月7日上午,受“尼伯特”環流影響,台灣東部地區沿岸掀起長浪,風勢顯著增強,天氣迅速轉壞。花蓮、台東各縣市下午陸續宣佈停班停課,桃園石門水庫提前開閘排洪,稍早前因暴雨而嚴重洪澇的桃園機場也被放置大量沙包,以防再遭水淹;岸邊亦有海巡人員拉起封鎖線,防止民眾靠近岸邊,可是在七星潭有1人仍不理會海巡人員攔阻,強行越過封鎖線下水,結果遭大浪捲走罹難 [2] 
“尼伯特”於7月8日早晨5時50分登陸台東縣太麻里鄉。台東縣颳起狂風,東部沿岸和台灣南部出現暴雨,台東最大陣風達到每57.2米/秒(205千米/小時),打破了保持了61年的記錄,氣象站風力塔也因此遭吹毀。台東街上滿目瘡痍,大量房屋、屋頂損壞,被吹至飛脱的招牌、巨型廣告牌散落在路面,不少汽車被吹翻,甚至連火車車廂也遭吹倒。
根據當地災害應變部門截至8日上午10時統計,2人死亡,66人受傷,死者為7日在花蓮七星潭落水的男子及東引有一名軍人落海。
全台46鄉鎮、262村裏及938條河川溪流列為黃色警戒,當時全台撤離疏散15413人,收容3635人,停電户數達390096户,台電表示,已修復131392户,尚有258704户待修復。
自來水公司表示,全台有2700户停水,已搶修2300户,有400户搶修中。電信方面,市話沒有問題,移動電話基地台受損502處,已搶修27處,尚有475處待修。
交通部分,台7甲線等13條省道,共19處預警性封閉,高鐵、台鐵對號列車當日全面停駛,海運也全面停駛,島內航線取消254班次,國際航線延誤174班次、取消302班次。包括7號和23號在內的7條主要公路遭到破壞。
台東、綠島、蘭嶼多處停電,鐵皮屋、路樹、招牌全被吹得四散。滯留遊客41人、蘭嶼滯留遊客1079人,小琉球滯留遊客89人,澎湖滯留遊客4639人,馬祖滯留遊客約450人,島上民生物資無虞。
受颱風影響,台灣南部和東部降雨100~200毫米,台東和花蓮等部分地區雨量有250~400毫米,花蓮縣富里鄉局地554毫米;台灣東部和南部出現9~13級大風,台東蘭嶼局地陣風達15~17級,最大陣風71.3米/秒。
據7月9日初步估計,僅台東縣的損失就超過了20億新台幣。初步估計農業損失達10.7億新台幣,其中台東縣損失7.3139億新台幣(2270萬美元);種植業方面,釋迦損失最大,損失4198公頃,其次是香蕉、木瓜、番石榴等 [39] 
據事後統計,“尼伯特”在台灣省造成至少3死142傷,損失達總計達6.78億元新台幣,是繼1965年台風黛納之後最嚴重的風災。
  • 福建省
受“尼伯特”影響,7月9日上午,福建沿海已經出現8~10級大風;當日早上4時~5時,莆田市和泉州泉港區出現50毫米以上的強降雨,有14個站點出現70毫米以上的強降雨,以莆田荔城東郊村97.4毫米為最大。莆田市已發佈暴雨紅色預警,市區勝利南路、荔園路、荔城大道等路段出現不同程度積水,四五百米的永樂路積水有半米多深,近百輛汽車被泡在水中。莆田消防部門也已經接到不少警情,當日上午已趕往現場處置 [11] 
受颱風尼伯特影響,7月8日開始,位於莆田秀嶼區南日的島外島——小日島出現停水停電停網絡的情況。由於颱風前期島上十八列島邊防派出所官兵宣傳和準備工作到位,至7月9日上午島上1100餘名羣眾之前已經做好了蓄水和發電準備,當地生活條件暫未受到明顯影響 [11] 
福建省大部地區出現暴雨,局部地區出現特大暴雨,20個縣(市、區)降雨量達到100~250毫米,閩清縣最大降雨量突破350毫米。福建沿岸颳起烈風程度旋風。受”尼伯特“和地形因素的影響,福州市和莆田市出現特大暴雨,閩清縣單日降水量更打破當地有氣象觀測以來的最高紀錄,強降水引發強度罕見的山洪暴發和泥石流。全國最大的古民居單體建築閩清宏琳厝也在此次洪災中毀損嚴重,倒塌土牆達15堵,倒塌房間多達100多間,並將於2019年末完成重建工作。
“尼伯特”吹襲期間,部分官員防災或救災不力,因而遭到問責。福州市官方在8月28日宣佈處罰13名官員和4個責任單位,其中原閩清縣委副書記、代縣長黃詩楊,原閩清縣政府黨組成員、副縣長、縣防汛指揮部常務副總指揮鄭仕平,閩清縣坂東鎮黨委書記林淵輝,以及坂東鎮黨委副書記、鎮長詹巧英等,均被嚴重警告處分、調職甚至撤職。
據統計,截至7月11日9時,災害已造成福建省福州、廈門、莆田等9市54個縣(市、區)45.2萬人受災,9人死亡,18人失蹤,21.3萬人緊急轉移安置,900餘間房屋倒塌,1.1萬間不同程度損壞,農作物受災面積16千公頃,其中絕收1.6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9億元。福建省減災委、民政廳緊急啓動Ⅲ級救災應急響應,下撥救災應急資金1000萬元,向災區調撥2000牀毛巾被、500張摺疊牀、1700件夏季常服、10台發電機、1000台應急燈等救災物資。當時,災區各項救災工作正有序開展 [12]  。截止7月11日傍晚的統計,“尼伯特”帶來的強降雨已經導致閩清縣10人死亡,11人失蹤。共轉移羣眾34397人,解救被困羣眾1000餘人。此救援工作仍在繼續 [13] 
截至2016年7月14日18時,農作物受災面積約達7.95萬畝;房屋倒塌8299間,民房溜方500餘户;因災停產工業企業157家,商貿企業2130家;坂東、塔莊、省璜等南部11個鄉鎮全部斷水、斷電,通訊中斷;全縣三分之一人口受災,約11.69萬人,經濟損失約52.3億元人民幣。這次特大洪災已造成60人死亡,其中確認身份52人,未確認身份8人 [14] 
截至2016年7月17日12時統計,閩清、永泰、閩侯、羅源和福州高新區5個縣(區)共計死亡83人,失蹤19人。5縣(區)63個鄉鎮受災,受災人口20.38萬人,倒塌房屋9652間,轉移人口12.47萬人,直接經濟損失70.56億元 [3] 
據事後統計,“尼伯特”共在福建全省造成99.89億人民幣的巨大損失,超越上一年颱風蘇迪羅成為福建省有史以來經濟損失最嚴重的風災 [25]  ,但該記錄僅保持兩個月即於同年9月被颱風莫蘭蒂再次超過,且後者被中國氣象局向颱風委員會提出除名,而“尼伯特”則沒有被提出除名。
  • 廣東省
受“尼伯特”影響,有量北上船舶在汕頭水域防抗颱風,因此其為防禦颱風“尼伯特”的重點水域。為做好海上船舶防颱工作,廣東海事局在7日晚上連夜召開防颱、防汛視頻會,督促相關單位按照防抗工作預案,抓好落實。
廣東省海事部門充分利用船舶交通管理中心(VTS)、海岸電台、船舶自動識別系統(AIS)和手機短信平台,發佈預警信息,落實客船、渡船、沿海施工船舶、無動力自用船舶等重點船舶的防颱措施,特別要求做好大型油船等危險品船舶的防颱工作。提醒海上作業人員、漁排上作業人員等轄區港航企業認真落實防颱措施,加固港口設施,提醒船舶及早回港避風,加固錨泊設施,防止出現走錨、擱淺和碰撞等險情。
隨着颱風逐漸逼近汕頭沿海海域,附近航經船舶申請進港避風的船舶逐漸增多,針對汕頭錨地資源緊缺的情況,海事部門利用船舶交通管理中心實施交通組織,有序疏導船舶進入錨地避風,並根據船舶種類和技術資料等因素,分區域、分種類錨泊,合理安排錨位,優先安排施工船舶、無動力船舶、客船等重點船舶進港避風防颱,並預留出應急救援錨位以備應急救助需要 [42] 
  • 江西省
據江西省氣象台專報,颱風“尼伯特”中心10日8時左右從石城縣到廣昌縣之間進入江西省並繼續北上,預計11日上午將移出江西。受其影響,10日~11日,贛東、贛南將有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個別地方有特大暴雨。
江西省氣象台介紹,受“尼伯特”影響,10日江西偏北風力3~4級,陣風6級;贛州、撫州、鷹潭三市和吉安市東部、上饒市南部陰有中到大雨並伴有雷電,部分暴雨,局部有大暴雨,個別地方有特大暴雨。
據南昌鐵路局消息,根據颱風“尼伯特”走勢變化,以及京廣、滬昆等線路水害影響,為確保旅客列車絕對安全,南昌鐵路局再次調整了7月10日運輸方案。
江西省民政廳報告,截至2016年7月10日17時,吉安市泰和縣、萬安縣8100餘人受災,500餘人緊急轉移安置,近100人需緊急生活救助;農作物受災面積200餘公頃;直接經濟損失100餘萬元 [15] 
  • 浙江省
2016年7月7日上午,浙江省氣象局召開會議部署颱風尼伯特氣象服務工作,當地防汛形勢嚴峻,原因是早前暴雨致使江河水庫水位持續偏高,尤其是太湖流域,同時也導致山體土壤水分飽和,極易引致山洪暴發。當局預料8日晚間開始温台麗部分地區將出現大雨,9日~11日全省下暴雨,浙南和東南沿海局部有大暴雨。
據浙江省防汛防颱抗旱總指揮部消息,截至7月9日12時,浙江已轉移人員182339人,27223艘漁船在港避風。
浙江省氣象台預報,10日浙江無大範圍強降雨天氣,全省陰有陣雨,其中浙北、沿海地區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11日全省陰有陣雨或雷雨,浙西、浙北地區有中到大雨,部分地區暴雨。颱風的重點防禦地區為浙南南部及沿海地區、太湖流域、嘉興、湖州。
據浙江省防指通報,8日前全省汛情總體平穩,但據氣象短期預報,颱風登陸後温州、台州、麗水部分地區會出現大雨暴雨天氣,仍要注意防範。太湖依然處於高水位,杭嘉湖南排工程仍要全力外排,湖州、嘉興要繼續做好巡堤查險工作。受降雨影響,8日環太湖入湖水量1.521億立方米,出湖水量1.172億立方米。9日8時,太湖水位4.86米,比8日上漲0.01米。8日8時~9日8時,杭嘉湖南排工程外排水量4200萬立方米 [40] 
在交通方面,鐵路部門已經發布了停開方案,8日有79列停開,9日有81列停開,10日有2列火車停開,它們主要開往的方向是福州和廈門地區。機場方面已經做好了各種準備,為了應對可能出現的航班取消和大面積延誤的狀況,杭州的蕭山機場已經聯繫了可供3000名旅客安置休息的賓館的房源,另外機場其他方面也已做好了積極準備 [41] 
尼伯特浙江影響實景
  • 江蘇省
3日18時,太湖水位漲至4.65米,較1日8時上漲0.30米,超警戒水位0.85米,達到保證水位(4.65米,亦為1954年7月24日最高水位),較歷史最高水位(4.97米,1999年7月8日)低0.32米。周邊河網地區有44站超警,超警幅度0.02~2.02米,其中17站超保,大運河蘇州至常州河段全線超過保證水位。據預測,近日太湖流域仍有降雨過程,太湖水位還將繼續上漲 [16] 
颱風降雨導致太湖水位快速上漲,加之風浪作用,將進一步加大太湖流域的防洪壓力。三是前期降雨過程較多,安全度汛形勢嚴峻。此前,江淮、江南、華東等地降雨持續時間長,河湖底水高,水庫蓄水多,土壤飽和度大,一些水毀工程尚未及時修復。颱風深入內陸後,局部超強降雨可能引發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質災害、城市內澇。四是暑期旅遊流動人口多,轉移避險任務重。此時正值暑期旅遊高峯,颱風登陸時又恰逢週末,沿海島嶼、山區景點、河湖周邊旅遊人員多,加之沿海地區和太湖流域經濟發達,外來務工人員較多,防颱風意識比較薄弱、經驗相對不足,給人員疏散轉移避險增加了難度 [16] 
  • 安徽省
“尼伯特”登陸後強度逐步減弱,同時腳步放緩,對安徽省的影響比預計晚一些。預計受颱風“尼伯特”外圍影響,10日~11日江淮東部和沿江江南風力增大到4級~5級,陣風8級左右,並伴有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颱風過後,安徽省仍有較明顯降水過程。
氣象專家提醒,須關注10日前後的大風對巢湖流域、水陽江和青弋江、滁河流域、沿江地區湖泊等地防汛造成的影響。同時注意防範持續降水可能引發的山洪、滑坡、泥石流、中小河流洪水及內澇等次生災害及其引發的皖南山區地質災害和中小水庫汛情 [45] 
受颱風“尼伯特”影響,安徽蕪湖、安慶、宣城、合肥等多地堤壩出現險情,武警安徽總隊官兵多路出擊,分兵把守,加固堤壩,轉移被困羣眾,抗擊“尼伯特”造成的衝擊。
隨着颱風“尼伯特”對於安徽省的影響趨於結束,截至11日安徽省內超警、超保河流的數量均有所下降,長江干流水位緩落。截至11日8時,安徽省仍有包括長江、水陽江、青弋江、漳河等在內的22條河流超過警戒水位,比10日減少2條。其中7條超過保證水位,比10日減少3條。有3座大型、27座中型水庫超汛限水位,正按規定泄洪,數量均有所下降。長江干流水位11日超警戒水位0.83~1.22米,處於緩慢下降中 [43] 
  • 上海市
7月8日8時,太湖平均水位已高達4.85米,超過了4.65米的保證水位0.20米,據預計,受到颱風“尼伯特”的影響,7月10~12日,太湖流域將有暴雨過程。面對太湖流域超標準洪水帶來的泄洪壓力,這裏的蘇州河河口水閘繼續執行“西引東排”運行模式,每天根據水位變化情況開關水閘 [44] 
按照防汛調度指令,2016年汛期這裏執行單一的“西引東排”運行模式,使蘇州河水由西向東(上游往下游)單向流動。蘇州河河口水閘在執行這一模式時,嚴格執行調度指令,只要滿足運行條件即開閘排水。從6月1日入汛到7月9日早上,上海蘇州河口已累計開閘排水71閘次,排水時間436小時 [44] 
為了應對可能的極端情況,水閘管理部門從設施檢查和設備養護、信息收集和指令執行、增強職守和應急處置等方面,進一步做好組織和落實工作,當高潮位來臨前,及時關閉河口水閘擋潮,確保黃浦江潮水不會倒灌。但是,如果碰到天文大潮,海洋的潮位漲上來,黃浦江的水反而無法排出去。好在上海這一輪的天文大潮在7月10日就將結束,而颱風對太湖流域的影響從10日才開始,進入天文小潮汛以後,有利於泄洪。而在該輪天文大潮中,黃浦江也一直保持着比較高的潮位,甚至一度超過警戒線 [44] 
面對此次太湖流域超標準洪水,再加上台風可能會帶來的嚴重影響,上海堅決貫徹執行國家防總、太湖防總的有關防汛指令,全力應對太湖流域超標準洪水。除了指令沿長江口、杭州灣各排水口門繼續全力排水,太浦河兩岸口門開閘泄水外,還新開了澱浦河西閘、薀藻浜西閘同時開閘泄水,黃浦江兩岸水閘則視水情開閘納潮。為了進一步降低黃浦江水位,更好地發揮泄洪作用,上海此次還採取了黃浦江兩岸水閘視水情“開閘納潮”的措施。這項措施在以前幾乎沒有採用過,這次啓用這項措施,也是在氣象部門預計上海不會出現特大暴雨的前提下,否則將有很高的風險 [44] 
為了太湖流域的防洪安全,自6月19日太湖入梅以來,通過太浦閘下泄至太浦河、黃浦江的洪水近7億立方米,佔整個太湖下泄洪水量的55%,上海青浦、松江等地區承受了不小的防汛壓力。又因在這條泄洪主幹道之外開闢了杭州灣、薀藻浜、澱浦河等通道,金山、奉賢、浦東、嘉定、寶山、閔行的防汛風險也陡增。市防汛指揮部已要求上述地區加強監測,做好安全防範和應急搶險準備 [44] 

颱風尼伯特菲律賓

由於“尼伯特”環流廣闊且強度持續急升,加上路徑偏西,會對巴丹羣島構成一定威脅。雖然“尼伯特”移速快且產生“半圓效應”,巴丹羣島處於“尼伯特”左側“可航半圓”,風向與其前進方向抵銷而使得風速較低,但是隨着“尼伯特”逼近,該羣島和呂宋北部仍受其環流和引進的西南季風影響,風勢逐漸增強,天氣亦明顯轉差,間中有大雨。隨着“尼伯特”登陸台灣轉趨減弱,烈風維持1日後逐步消退,但巴丹羣島和呂宋仍受大雨影響 [37] 

颱風尼伯特日本

“尼伯特”的高速行進導致“半圓效應”產生,先島羣島處於尼伯特右側的“危險半圓”,風向與前進方向疊加令風勢大幅加強,而“尼伯特”的環流亦為當地帶來狂風大雨 [38]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