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風骨·致敬鄭板橋——付少雄金屬藝術展

鎖定
風骨·致敬鄭板橋——付少雄金屬藝術展,由鄭板橋紀念館北京服裝學院主辦,泰州市文化館協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平藝術家、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韓美林先生題展。展覽於2023年12月28日開幕,是第十六屆中國·興化鄭板橋藝術節的系列活動之一。 [1]  展覽受到當地市民的熱烈歡迎,人民網央廣網中國日報中國網、新浪網、搜狐網、環球網等多家媒體對此次展覽報道。 [4] 
中文名
風骨·致敬鄭板橋——付少雄金屬藝術展
時    間
2023年12月28日
地    點
興化鄭板橋紀念館

風骨·致敬鄭板橋——付少雄金屬藝術展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興化鄭板橋紀念館、北京服裝學院 [1] 
協辦單位:泰州市文化館 [1] 

風骨·致敬鄭板橋——付少雄金屬藝術展活動內容

展覽開幕式在板橋道情劇場舉辦,出席的嘉賓有:著名銀器收藏家、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兼職教授劉玉平,世界技能大賽中國專家組組長、北京服裝學院教授鄒寧馨,中國國家博物館外國古物部主任丁純怡,著名學者、文藝評論家費振鍾,中國十佳時裝設計師、東華大學教授劉燦明,藝術家、景德鎮陶瓷大學教授鈔子偉,南京工程學院副教授、工藝美術專業負責人王京成,故宮博物館院文保科技部修復師許德豪,青年藝術家、國家二級美術師郭海潮。此外興化、泰州兩地有關領導及文藝界人士百餘人到場祝賀。 [1] 

風骨·致敬鄭板橋——付少雄金屬藝術展展覽作品

展覽作品擇取鄭板橋藝術創作中的精粹,分為:竹石、簡異、難得、關情四個專題,共四十二件/套作品。既有付少雄早期作品,也有近期作品,清晰地反映了付少雄用金屬藝術詮釋板橋精神的心路歷程。展品通過金屬銀、錫與黑檀、石頭等材質的有機集合,將板橋特立獨行、寧折不彎的風格表現得淋漓盡致。 [2] 
摹自鄭板橋繪畫作品的《竹石圖》《蘭梅竹菊圖》《竹韻》等作品,壺體採用純銀鍛造成型,部分輔以鏨刻裝飾,杯子採用黑檀木包銀或雙層銀胎設計,審美與實用構成一體。“逍遙遊·溟”石系列作品,採用傳統的錫器工藝,實現了傳統錫器造型與太湖石的天然融合。“逍遙遊·鵬”“逍遙遊·鳩”系列作品通過對器型的重新設計將當代藝術的表現方式介入金屬工藝中來,對傳統的典型錫器進行解構和轉化,產生一種不安定且具有運動感的形態,進而體現傳統與當代、手工與機械、學院與民間、東方與西方因素的衝突與融合。《模範》系列則採用傳統匠人的石頭制磨具澆鑄而成,外部保留澆鑄的表面肌理和銅烙鐵焊接的痕跡,內部精工細作講究實用功能,天然去雕飾的外表與精緻適用的內核,體現板橋質樸中的深刻意藴。 [2] 
“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板橋先生的愛民情懷,也深深刻印在付少雄作品的靈魂裏。本次展出的國際大賽獎盃設計、北京高鐵站的雕塑設計都具有濃郁的區域特色,體現了設計師清孤之外深沉温厚的入世情懷。 [2] 
《風骨 . 致敬鄭板橋》既顯示了一位當代藝術家對於古典藝術家的學習與景從,也意味着一位古典藝術家在當代的重新發現與闡揚。板橋畫蘭曾題“還向山中”;付少雄則相信“銀錫之器不應為稀有之物”。讓藝術創作回到生活才是最有效的傳承與創新。百姓日用而不覺,領新標異又天然,是最樸素最有生命力的藝術理想。鄭板橋一節復一節,終成一家風骨,付少雄以此為藍本的造型設計,亦是自我藝術個性的最佳發揮。 [1] 

風骨·致敬鄭板橋——付少雄金屬藝術展專家評價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兼職教授、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發展中心專家劉玉平表示,本次展出的付少雄金屬藝術作品力求展示文人情懷匠人精神於現代藝術設計裏的時代特徵,通過具象與抽象、虛與實、古與今、傳統與現代遙遙相望,形成一種跨越時空的觀照與對話、碰撞與交融,是對板橋風骨在當代的重新發現與闡揚。 [2] 

風骨·致敬鄭板橋——付少雄金屬藝術展藝術家簡介

付少雄,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設計學博士,師從著名藝術家韓美林教授。現任北京服裝學院助理教授、中國國家博物館藏品評審專家、中國工藝美術協會金屬藝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工藝美術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委員、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會員。 [3] 
作品曾入選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首屆全國工藝美術大展、第二屆全國工藝美術大展(中國國家博物館)等展覽,曾獲第八屆中國現代手工藝學院展優秀獎。作品由國家藝術基金、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等機構收藏。 [3] 
主持國家藝術基金青年藝術人才資助項目1項,參與國家藝術基金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1項,主持中國槳板公開賽獎盃設計、中國青少年足球聯賽獎盃設計、京張高鐵北京北站清河站大型金屬裝飾壁畫設計、“遠東杯”國際帆船拉力賽獎盃設計,參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廣場及彩車設計、慶祝西藏和平解放70週年中央代表團禮品設計、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60週年中央代表團禮品方案等重大設計項目。 [3] 
學術論文《維多利亞時期金銀器技術變遷與大規模生產》入選設計學權威雜誌《裝飾》2020年度十佳論文,《清代砂胎錫壺興盛的成因分析》獲第七屆民間工藝美術論文“鄉土獎”三等獎。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