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風輪菜

鎖定
風輪菜(Clinopodium chinense (Benth.) Kuntze)是唇形科風輪菜屬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米。莖基部匍匐具細縱紋,密被短柔毛及腺微柔毛;葉卵形基部圓,具圓齒狀鋸齒;輪傘花序具多花,花萼窄管形,花冠紫紅色,上唇先端微缺;小堅果黃褐色倒卵球形;花期5~8月,果期8~10月。 [6]  風輪菜始載於《救荒本草》。 [7] 
風輪菜在中國分佈於江蘇、浙江、安徽、台灣、江西、湖北、湖南、廣西、廣東、四川、貴州、西藏等地。 [8]  常生於山坡林下、草地灌叢、溝邊。風輪菜喜光耐蔭喜涼爽氣候,對土壤要求不嚴。主要繁殖方式為播種和分株繁殖。 [9-10] 
風輪菜具有疏風清熱、解毒消腫的功效,可治療感冒發熱、中暑、喉嚨腫痛、白喉、牙齦出血、外傷出血等。 [11]  其還含有黃酮和皂苷類成分,具有止血、抗菌、抗炎、降血糖、抗腫瘤、抗輻射等生物活性。 [12]  風輪菜生長強健,適應性強,是一種良好的地被植物,適宜種植於林緣和路旁。 [9]  據《救荒本草》記載,風輪菜可救飢,食用方法為:“採葉煠熟,水浸去邪味,淘洗淨,油鹽調食”。 [13] 
中文名
風輪菜
拉丁學名
Clinopodium chinense (Benth.) Kuntze [5] 
別    名
苦刀草、野涼粉藤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唇形目
唇形科
風輪菜屬
風輪菜
命名者及年代
(Benth.) O. Ktze.,1891

風輪菜植物學史

風輪菜始載於《救荒本草》。 [7] 

風輪菜形態特徵

風輪菜宏觀特徵

風輪菜
風輪菜(110張)
多年生草本。莖基部匍匐生根,上部上升,多分枝,高可達1米,四稜形,具細條紋,密被短柔毛及腺微柔毛。葉卵圓形,不偏斜,長2~4釐米,寬1.3~2.6釐米,先端急尖或鈍,基部圓形呈闊楔形,邊緣具大小均勻的圓齒狀鋸齒,堅紙質,上面欖綠色,密被平伏短硬毛,下面灰白色,被疏柔毛,脈上尤密,側脈5~7對,與中肋在上面微凹陷下面隆起,網脈在下面清晰可見;葉柄長3~8毫米,腹凹背凸,密被疏柔毛。 [1] 
風輪菜
風輪菜(3張)
輪傘花序多花密集,半球狀,位於下部者徑達3釐米,最上部者徑1.5釐米,彼此遠隔;苞葉葉狀,向上漸小至苞片狀,苞片針狀,極細,無明顯中肋,長3~6毫米,多數,被柔毛狀緣毛及微柔毛;總梗長約1~2毫米,分枝多數;花梗長約2.5毫米,與總梗及序軸被柔毛狀緣毛及微柔毛。花萼狹管狀,常染紫紅色,長約6毫米,13脈,外面主要沿脈上被疏柔毛及腺微柔毛,內面在齒上被疏柔毛,果時基部稍一邊膨脹,上唇3齒,齒近外反,長三角形,先端具硬尖,下唇2齒,齒稍長,直伸,先端芒尖。花冠紫紅色,長約9毫米,外面被微柔毛,內面在下唇下方喉部具二列毛茸,冠筒伸出,向上漸擴大,至喉部寬近2毫米,冠檐二唇形,上唇直伸,先端微缺,下唇3裂,中裂片稍大。雄蕊4,前對稍長,均內藏或前對微露出,花葯2室,室近水平叉開。花柱微露出,先端不相等2淺裂,裂片扁平。花盤平頂。子房無毛。小堅果倒卵形,長約1.2毫米,寬約0.9毫米,黃褐色。花期5~8月,果期8~10月。 [1]  [14] 

風輪菜顯微特徵

葉橫切面:上、下表皮細胞各1列,類方形至長方形,上表皮細胞明顯較大,約為下表皮細胞的3倍。上、下表皮均有殘存的非腺毛,下表皮有眾多氣孔,並具腺鱗與小腺毛。柵欄組織1列細胞,長為葉片厚度的1/2,海綿組織3~6列細胞。主脈向下凸出,上面略隆起。上、下表皮內側均有厚角細胞2~3列;維管束1~2,外韌型,導管腔內有時可見簇針狀橙皮苷結晶。 [3] 
葉表面觀:下表皮細胞垂周壁波狀彎曲,氣孔直軸式。非腺毛1~11細胞,其中常有1細胞縊縮:直徑10~60微米,長30~960微米,疣狀突起起明顯。小腺毛頭部與柄部均為單細胞,直徑8~17微米,長25~40微米;腺鱗頭部8細胞,直徑約50微米,柄單細胞。 [3] 

風輪菜生長環境

風輪菜常生於山坡林下、草地灌叢、溝邊。風輪菜喜光耐蔭喜涼爽氣候,對土壤要求不嚴。 [9]  [10] 

風輪菜分佈範圍

風輪菜在中國分佈於江蘇、浙江、安徽、台灣、江西、湖北、湖南、廣西、廣東、四川、貴州、西藏等地。 [8] 

風輪菜繁殖方法

風輪菜主要繁殖方式為播種和分株繁殖。 [9]  [10] 
直播:種子直播時採取穴播的方式,穴距按育苗移栽的行株距標準,每穴2~3粒種子。播種時施用種肥,每667平方米施用磷酸二按或三元複合肥10千克左右,按種植穴施入,但切記種子和肥料分離,以免種肥腐蝕種子。乾旱貧水地區播種時可採取座水點種的方式;水源豐富地區可小水漫灌澆足出苗水。苗高5釐米時定苗,每穴留1株苗。 [2] 
育苗:育苗用50~72孔穴盤,按無土育苗的技術要求進行,苗高5~8釐米時定植,定植時澆足定植水,定植密度為行株距40釐米×30釐米。 [2] 

風輪菜栽培技術

整地施肥:選擇有機質含量比較豐富、有排灌條件的地塊,結合整地進行施肥,每667平方米施入農家肥2000千克左右,然後做成寬1.0~1.2米的平畦。 [2] 
肥水管理:風輪菜整個生長期間追肥2次,分別於緩苗後、生長繁茂期追施,每次每667平方米追施速效氫肥10千克。為獲得風輪菜的高產優質,生育期間澆水2~3次。 [2] 
植株調整:風輪菜每年春前或秋後修剪1次,使其枝條均勻分佈。 [2] 
採收:每年夏秋兩季進行採摘,採收新鮮的嫩葉和開花的枝端,進行加工、包裝、貯存、上市。 [2] 

風輪菜主要價值

風輪菜藥用價值

風輪菜具有疏風清熱、解毒消腫的功效,可治療感冒發熱、中暑、喉嚨腫痛、白喉、牙齦出血、外傷出血等。 [11]  其還含有黃酮和皂苷類成分,具有止血、抗菌、抗炎、降血糖、抗腫瘤、抗輻射等生物活性。 [12] 

風輪菜生態價值

風輪菜生長強健,適應性強,是一種良好的地被植物,適宜種植於林緣和路旁。 [9] 

風輪菜食用價值

據《救荒本草》記載,風輪菜可救飢,食用方法為:“採葉煠熟,水浸去邪味,淘洗淨,油鹽調食”。 [13]  新鮮的嫩葉具有香辛味,可用涼拌或炒食。開花枝端可用來泡茶,具有提振食慾、緩解消化不良和胃腸脹氣;舒緩喉嚨痛。葉常被拿來作為意大利香腸或烹調魚的材料和香料,香味特殊。 [4] 
參考資料
  • 1.    風輪菜 Clinopodium chinense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2-07-15]
  • 2.    張天柱主編. 名稀特野蔬菜栽培技術[M]. 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2011:248-249
  • 3.    邱德文,杜江主編. 中華本草 苗藥卷[M]. 貴陽:貴州科技出版社, 2005:147-148
  • 4.    賀忠羣,李良主編. 甘孜州野生蔬菜資源及其利用[M]. 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5:66
  • 5.    風輪菜 Clinopodium chinense|iPlant  .植物智——植物物種信息系統[引用日期2023-03-08]
  • 6.    風輪菜 Clinopodium chinense|iPlant  .植物智——植物物種信息系統[引用日期2023-03-24]
  • 7.    陳仁壽,劉訓紅主編,江蘇中藥志 第3卷,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2020.10,第56頁
  • 8.    徐平洲,徐琳編著,北侖中草藥圖鑑 修訂版,寧波出版社,2017.12,第116頁
  • 9.    夏宜平主編,園林地被植物,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12,第249頁
  • 10.    珞小玥主編,野菜野果圖鑑,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2019.01,第24頁
  • 11.    金有錄,魯光祖,姚景才主編,臨夏本草圖錄 上,甘肅科學技術出版社,2018.08,第131頁
  • 12.    江山市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江山中草藥圖鑑,中醫古籍出版社,2020.01,第110頁
  • 13.    範延妮譯;朱橚著,救荒本草 漢英對照,蘇州大學出版社,2019.09,第110頁
  • 14.    風輪菜|Clinopodium chinense  .植物誌庫[引用日期2023-05-06]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