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風簸

鎖定
風簸,漢語詞語,拼音為fēng bǒ,解釋是農具,用於吹米、選米。
中文名
風簸
拼    音
fēng bǒ
工具用途
吹米、選米
釋    義
農具

目錄

  1. 1 釋義
  2. 2 用途
  3. 吹米
  4. 選米

風簸釋義

風簸 風簸
詞名:風簸
拼音:fēngbǒ
工具結構:一般高一米六七左右,長一米兩米,寬六十釐米內有風箱,中部安有風扇。 [1]  木質材料做成,口敞而頸細。一端是渾圓的腹腔,內置搖扇,另一端則是個方形出口,腹下設有一前一後兩個錯開位置的向下出口。它的四肢向下矗立着,目的是為了使它站立得穩如泰山。內置木質扇片,一般六片或八片。用生鐵做軸。引出外面。用於手動搖擺吹風

風簸用途

風簸吹米

何謂“吹米”?還沒有專門打米機器的時候,每家每户都是用石碓舂米。從石碓裏出來的稻穀,變作了穀殼、糙米和好米的混合體,如果不將其分開,米是不能吃的。這時風簸便被委以重任了。將穀物混合體從風簸敞口傾倒進去,然後用手搖動風簸的搖把,讓風簸腹中的扇片轉動起來。糙米和好米便從腹腔下的兩個斜口水一般嘩嘩地流下,對準敞口的斜口流出的是好米,稍微偏位的出來的為次米,而穀殼和雜質等則從敞口排出。次米一般用於餵豬或者餵雞,好米才是可以食用的。

風簸選米

所謂“選米”,其實選的是穀粒,即挑選出飽滿的穀粒,操作方法與“吹米”的方法如出一轍,搖扇的力度略微大些即可。如此一來,乾癟的、空殼的穀粒就從一端飛躍而出,而飽滿粗壯的穀粒就從下口紛紛落下。經過這道程序,原本優劣參合的稻穀,就被風簸輕而易舉地分為兩堆,質量差的直接拿去餵了牲口,好的穀子則囤進倉房內,需要時再取。
參考資料
  • 1.    風簸  .思南縣人民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13-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