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風暴

(1959年金山執導的電影)

鎖定
《風暴》是北京電影製片廠拍攝的革命歷史題材故事片,由金山執導,金山、李翔田華等出演,於1959年上映。
該片改編自話劇《紅色風暴》,講述了1922年,中共黨員林祥謙和施洋帶領工人羣眾發動“二七“大罷工,與反動統治階級進行堅決鬥爭,為無產階級的革命事業獻出寶貴生命的故事 [1] 
中文名
風暴
類    型
劇情
出品公司
北京電影製片廠
製片地區
中國
導    演
金山
編    劇
金山
主    演
金山
李翔
片    長
99 分鐘
上映時間
1959年
對白語言
漢語普通話
色    彩
彩色

風暴劇情簡介

1922年夏天,京漢鐵路警務處長的父親從漢口進城捧女戲子,遭到車禍。警務處長竟將鐵路工人黃德發以兇手罪名逮捕。中共黨員、工人林祥謙和律師施洋發動工人羣眾,解救黃德發後,組織工會、開辦夜校,在工人羣眾中積極發展黨員,使工人運動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林祥謙在黨的指示下奔走於京漢鐵路線上,與長辛店、鄭州等地工會聯繫,籌組京漢鐵路總工會,並聘請施洋為法律顧問,與北洋軍閥吳佩孚為代表的反動統治階級進行合法鬥爭。
1923年1月,京漢鐵路16個工作的代表與全國各界代表,經過合法手續到鄭州集會,準備成立京漢鐵路總工會。軍閥下令禁止工人集會。林祥謙趕到洛陽與吳佩孚講理,幾乎被扣留。鄭州堅持召開總工會成立大會,軍警與工人們發生衝突,施洋奮不顧身衝進敵人機槍陣地,工人們奪取了機槍,成立大會取得了勝利。吳佩孚下令封閉總工會,將全體代表押解出境。林祥謙、施洋舉行秘密會議,決定將總工會遷往江岸,準備罷工。2月4日上午八時,江岸機車廠汽笛長鳴,罷工開始。整個京漢鐵路斷了交通,陷入癱瘓。吳佩孚驚慌失措,勾結英美領事陰謀誘捕林祥謙和施洋。陰謀被揭穿後,上萬工人衝進英租界舉行示威遊行,勢不可擋。2月7日,吳佩孚對工人進行武裝鎮壓,開始了慘絕人寰的血腥大屠殺,林祥謙和施洋相繼被捕。他們在敵人面前表現出共產黨員的大無畏氣概,發出“頭可斷,血可流,決不復工”的誓言,為革命事業和工人階級的利益,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1] 

風暴演職員表

風暴演員表

    • 馮一夫 飾 吳佩孚
    • 王斑 飾 魏學清
    • 林東昇 飾 黃妻
    • 孟慶良 飾 吳伯林
    • 王培 飾 胡大頭
    • 李耀華 飾 趙繼賢
    • 田隴 飾 黃殿臣
    • 譚寧邦 飾 英國駐漢口總領事
    • 白瑞克 飾 法國廠長
    • 美國駐漢口總領事 飾 魏立達

風暴職員表

製作人 紀少嵐(製片主任)
導演 金山
編劇 金山
攝影 朱今明
配樂 劉熾
美術設計 秦威
造型設計 孫鴻奎
燈光 張海山
錄音 陳燕嬉
展開
特技攝影
張爾瓚
特技美術
劉鴻文
演奏
中央樂團交響樂隊合唱隊
指揮
李德倫、秋裏
演職員表參考資料 [2] 

風暴角色介紹

  • 林祥謙
    演員 李翔

    領導“二七”大罷工的工人領袖,堅強、穩重、樸實,捨己為人,對無產階級革命的前途充滿勝利的信心,對生活的未來滿懷美好的理想。而面對敵人的屠刀,他正氣凜然,視死如歸。

  • 施洋
    演員 金山

    “二七”大罷工的領導者之一,革命知識分子,知名律師。他睿智、威嚴,堅持真理,仗義執言,愛憎分明,立場堅定,不怕犧牲,以法律為武器跟軍閥展開合法而尖鋭的鬥爭,堅決捍衞工人階級的利益。

  • 孫玉亮
    演員 張平

    鐵路工人。一開始憑義氣追隨林祥謙,後來從羣眾積極分子成長為共產黨員的工作骨幹,堅強無畏,對黨赤膽忠心。他保護施洋、救援林祥謙,在糾察隊扛大旗,永遠站在鬥爭的最前面。

  • 吳佩孚
    演員 馮一夫

    偽善而又殘暴的軍閥。為了政治目的,偽善地打出“支持勞工”的旗號,但當工人成立工會時,他卻陰謀封閉總工會、逮捕工人領袖,隨後又下令對罷工的工人進行血腥的大屠殺。

  • 白堅武
    演員 石羽

    吳佩孚的參謀長,代表吳佩孚與工人代表進行談判。他老奸巨猾,威逼利誘,企圖用金錢、地位拉攏收賣工人領袖,撲滅工人鬥爭的火焰。

角色介紹參考資料 [3]  [4-5]  [6-7]  [8] 

風暴幕後花絮

  • 片中孫玉亮是以革命烈士曾玉良為藍本的。為了扮演好孫玉亮,演員張平特意為角色寫了自傳 [5] 
  • 為了拍攝該片,劇組道具部門向北京全市的各舊貨商店、機關、團體等處去借購1921年到1923年的傢俱、物什 [9] 
  • 在研究施洋的化妝時,化妝師孫鴻魁發現,真實生活中的施洋臉型瘦削,愛戴瓜皮帽。但是,演員金山臉型較圓,如果也戴瓜皮帽,更會凸現其不適於角色的缺陷,所以,他決定不讓片中的施洋戴瓜皮帽,同時為演員設計了20世紀20年代知識子中流行的一種髮式,使演員的臉看起來削瘦一些,以接近角色的外貌 [7] 
  • 歷史上,吳佩孚是剃光頭的,孫鴻魁本打算讓演員把長背頭剃掉,但考慮到演員的頭頂骨是方的,剃掉之後反而會給造型工作帶來困難,因此,放棄了這個設計,而是創造出一種製造短光頭頭套的化妝術,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7] 
  • 李翔第一進棚拍戲時,化妝師按林祥謙的照片資料為他推了頭,颳了鬍子。結果,金山看到後大發雷霆。他希望的是生活中的林祥謙——不太修邊幅、鬍子拉碴。劇組只好等李翔的頭髮、鬍子長出來後再拍林祥謙的戲。由於出師不利,李翔一度想打退堂鼓,是曹禺出面,為他和金山調解,終於解開了李翔心裏的疙瘩 [10] 
  • 影片結尾有林祥謙夫妻灑淚訣別的戲,由於當時對英雄人物流淚是否合適有爭論,所以最後那場戲被剪掉了 [10] 

風暴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中國青年藝術劇院為紀念“二七”大罷工35週年而趕排的話劇《紅色風暴》一問世就受到觀眾歡迎,全國28個省市話劇團相繼排演。1958年,北影廠將由《紅色風暴》改編的《風暴》列入為國慶十週年獻禮的影片計劃中。而改編任務就落在原話劇的編導、主演金山身上。他提出,為適應電影藝術的特點,可以在原作思想主題前提下,另起爐灶,還設想將主人公改變施洋。時任北影廠廠長的汪洋聽了金山的彙報後也支持他的想法。然而,在具本落實時卻出了意外。當初青藝創作該劇時,曾有一位作者提交了名為《二月七日》的劇本,那個劇本雖沒得到採用,但是金山主創的《紅色風暴》劇本從中受到不少啓發。當汪洋出面與那位作者交換意見時,對方反對將施洋變為主角。最後,汪洋拍板,決定以當時最高標準向那位作者支會稿費,買下改編權,交由金山獨立改編,並邀請金山擔任影片的導演和主演 [11] 
二次創作
確定將《紅色風暴》拍攝成電影后,金山親自到武漢體驗生活,進行電影文學劇本的創作。他參觀了機車廠、江岸車站和當年法國廠長的辦公樓,還訪問了參與過“二七罷工”的老工人。那些老工人陪同金山到福建街,為他介紹當時總工會的遺蹟和老君殿地址,敍述當年房屋、街道的建築形式和工人的生活情況,還有工人被屠殺、被焚燒的情景,以及曾玉良同志犧牲的地方 [9] 
舞台劇中主要突出了林詳謙和施洋兩個人所共知的人物,在改編成影片時,負責領導指出還應該表現許多無名英雄。於是,金山創造了“孫玉亮”,試圖通過這個角色表現在殘酷的階級鬥爭中,許多無英雄為革命事業、為工人階級的利益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另外,該片的劇本修改過程中,吸納了陳克寒、夏衍等文藝界領導的意見,夏衍還親自修改了英國領事館那場戲 [3] 
演員選擇
林祥謙一角最初決定由北京人藝的演員李翔扮演。李翔因為自己沒演過電影,擔心演不好這個工人領袖而想辭演,經歐陽山尊做工作才同意。然而,他進攝製組後,接到通知讓他改演孫玉亮,林祥謙由青藝演員於村和北影演張平競試。就在李翔準備孫玉亮一角時,人藝的院長曹禺又找他談話,稱仍決定由他演林祥謙。原來,導演金山和一些專家看了李翔拍的試片後,還是覺得他更合適 [11] 

風暴影片評價

正面評價
該片的蒙太奇比較流暢,鏡頭角度、剪輯、描寫人物,都運用的比較好,能夠把人物性格和環境很好的綜合運用電影敍述方法,把它表現出來 [3]  (文藝理論家夏衍評)
該片的改編的成功之處就在於跳出了舞台劇的限制,而很好地掌握了電影的藝術形式的優點,而不是簡單地把故事移植過去。孫玉亮英勇決鬥那場戲表現了當時工人階級天不怕地不怕的無畏精神,是改編本中最精彩的一筆。羣眾鬥爭場面在電影中得到有力的渲染,幾個羣眾場面在電影裏匯成一股強烈的革命氣勢震撼觀眾,鼓舞觀眾,也教育了觀眾。這是電影的最大成功之處,也是舞台劇所不可能企及之處 [3]  (原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作家陳白塵評)
該片的的英雄形象各有特色,反面人物也很生動突出,而這些正反面人物都沒有因具體處理上的人多、場景大、鬥爭複雜,以及歷史事實的限制等困難所掩蓋或減弱。而且,影片生活氣息濃厚,讓人感到親切可信,併為影片增添了不少色彩 [3]  (作家葛琴評)
該片用簡練的筆法,很自然而突出地安排了幾個主要人物的出場,給人以鮮明的印象。僅僅是開場的幾場戲就使劇情發生的時代背景、主要事件、人物之間的關係等清晰而生動地展現在觀眾面前。整個故事情節的發展有如越來越強烈的風暴,吹起一個高過一個的革命浪潮,時時刻刻都在扣人心絃。從壓道車事件到建立工會、總工會,到大罷工,不便層次分明,結構嚴謹,顯示出創作技巧上的細膩,而且無處不衝擊着創作的激情 [12] (《百花》評)
負面評價
該片的美中不足之處是音樂方面沒有能與電影的其他方面相稱。音樂的氛圍和劇情的發展還不夠協調,民族風味還不夠濃,特別是音樂的時代感不強,音樂形象不鮮明 [3]  (原中國文聯副秘書長金紫光評)
參考資料
  • 1.    王功璐,王天競主編;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中國電影資料館編.中國影片大典 故事片·舞台藝術片 1949.10-1976:中國電影出版社,2001.06:215-216
  • 2.    電影《風暴》(1905電影網/1959)片頭字幕01:03-02:15  .1905電影網[引用日期2018-09-28]
  • 3.    夏衍,金山,陳白塵,金紫光,成蔭,葛琴,聯抗,張光宇,王蘋,陳播,張光年,邵荃麟,蔡楚生,薛伯青.《風暴》座談會[J]電影藝術,1959(6):7-20
  • 4.    伊智,謝質彬.人民的喉舌、革命的前驅——略談影片“風暴”中的施洋[J]百花,1959(22):16
  • 5.    王伯.我怎樣創造了“風暴”中孫玉亮的英雄形象——訪張平[J]百花,1960(9):17-18
  • 6.    顧泉雄.學習革命先烈忠於無產階級解放事業的高貴品質--影片《風暴》中的林祥謙同志[J]大眾電影(13):10
  • 7.    孫鴻魁.略談《風暴》的肖像化妝[J]電影藝術,1962(1)61-64,31,57
  • 8.    唐思敏.激情的藝術:評金山在電影《風暴》中扮演施洋的感情造型[J]電影評介,1996(1):9
  • 9.    徐淦生《風暴》二三事[J]大眾電影,1959(6):24-25
  • 10.    孫安堂.李翔·祥子·林祥謙[J]大眾電影,1997(7):30-31
  • 11.    朱安平.《風暴》勁推獻禮高潮[J]大眾電影,2007(10):38-40
  • 12.    曉珊.不可遏制的力量——影片“風暴”評介[J].百花,1959(20):15-16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