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顯親河

鎖定
顯親河,通渭縣也稱安逸河,古稱顯親川水,因流經顯親川而得名。黃河支流渭河支流葫蘆河的支流。發源於甘肅省通渭縣新景鄉的大寨子,經雞川鎮,進入秦安縣境內,在郭嘉鎮的寺嘴與主要支流郭嘉河相匯,流至葉堡鄉的蔡家牌樓村東側入葫蘆河。全長83.3公里,流域面積1015.7平方公里,比降9.52‰。年平均流量每秒0.6立方米,平均徑流量1793萬立方米,年平均輸沙量377萬噸,年侵蝕模數每平方公里10300噸。較大的水利工程有:上游的金牛渠、中游的三峽水庫。中下游是歷史上的顯親川,亦稱陽兀川,其河亦曰陽兀河,屬隴右四大文化河谷之一。 [2] 
中文名
顯親河
別    名
顯親川水、安逸河、陽兀河
所屬水系
黃河支流渭河支流葫蘆河的支流
地理位置
甘肅省天水市
流經地區
甘肅省通渭縣、秦安縣
發源地
甘肅省通渭縣新景鄉的大寨子
主要支流
郭嘉河
河    長
83.3 km
流域面積
1015.7 km²
平均流量
0.57 m³/s
河    口
甘肅省秦安縣葉堡鄉的蔡家牌樓村東側

顯親河幹流概況

顯親河的位置及水系分佈 顯親河的位置及水系分佈
顯親河,上游通渭縣境內稱安逸河,也稱雞川水,秦安縣稱之魏店河,發源於通渭縣境東部新景鄉高廟山南麓,流經新景、雞川鄉,(經姚家河、丁家店,在雞川鎮徐家堡與馬家河相匯後,流經司家川、苟家堡、牛家坡 [2]  )於牛家坡出通渭,境內幹流長24.9公里,流域面積201.95平方公里。主要支溝有馬家河、田家河等。 [4] 
顯親河於魏店鎮魏坡進入秦安縣,流經魏南、吊川、陳莊、儼閣川、伏家峽、曹家灣、良家坪進人安伏鄉的姬家峽、朱家峽、高家峽後進人郭嘉鎮的楊家峽、渦沱、元川,在趙家河與郭嘉河交匯(以上河段長51.5公里,流域面積634平方公里 [2]  ),又流經郭嘉鎮的槐廟,葉堡鎮的新陽、金城、龐宋、蔡家牌樓等村匯入葫蘆河。全長83.3公里(一説全長58.8公里 [1]  ),流域面積1015.7平方公里,比降9.52‰。秦安縣縣境內長56.6公里,流域面積613.5平方公里(一説34.1公里,流域面積365.9平方公里 [1]  ),比降9‰。 [2] 
顯親河(安逸河)通渭縣雞川鎮段 顯親河(安逸河)通渭縣雞川鎮段
顯親河下游秦安郭嘉鎮一段 顯親河下游秦安郭嘉鎮一段
顯親河在葉堡鄉匯入葫蘆河 顯親河在葉堡鄉匯入葫蘆河

顯親河水文特徵

據《通渭縣誌》,顯親河(安逸河)上游年平均徑流量770萬立方米,輸沙量141萬噸,侵蝕模數698011噸/平方公里。 [4] 
《秦安縣誌》載:顯親河年流量0.57立方米/秒 [1]  (0.6立方米/秒 [2]  ),年徑流量1793萬立方米,輸沙量377萬噸 [1]  ,年侵蝕模數每平方公里10300噸 [2] 

顯親河主要支流

郭嘉河,發源於甘谷縣大莊鄉朱權家高廟頂山北麓,海拔1971米。由郭嘉鎮的李家上川進人秦安境內,經暖泉、洛泉、負王川到寺嘴。逸西納邵溝水,在邵嘴交匯。逸北納背後溝水,在郭嘉鎮交匯,逸南納馬頰溝水,在寺嘴交匯。明《秦安志》記載:“為馬頰溝(三十里),其水注陽兀。為磨山,俯關門溝,有古關(逸其名矣,然關址猶存)。”馬頰溝亦稱馬頰關,是絲綢之路中西交通幹線的必經關口,全長11公里。磨山今名墩梁,下為馬頰溝。均在郭嘉鎮境內。郭嘉河與魏店河在趙家河交匯後,流人顯親河。郭嘉河全長24.5公里,縣內長22.5公里,流域面積247.6平方公里,縣內面積232.6平方公里。年徑流量1139萬立方米,縣內年徑流量1070萬立方米,平均流量每秒0.57立方米,年平均輸沙量367萬噸。 [2] 
支流郭嘉河郭嘉鎮一段 支流郭嘉河郭嘉鎮一段
顯親河主要支溝
河名
級別
河長
(公里)
面積
(平方
公里)
年徑
流量
(萬認
方米)
比降(%)
實測
流量
(升/
秒)
備註
馬峽溝
三級
11.0
44.9
206
24.4
18.0
顯親河右岸
背後溝
三級
16.0
59.2
272
11.2
15.0
顯親河右岸
背後河灣
三級
12.0
28.2
129
32.4
3.0
顯親河右岸
前河溝
三級
18.0
65.8
414
41.4
14.0
顯親河右岸
閻王溝
二級
9.0
26.2
131
37.7
1.0
顯親河右岸
[3] 

顯親河治理開發

金牛渠,位於顯親河上游通渭縣雞川鎮,灌溉面積545畝,取水流量0.06立方米/秒,固定渠道7.5公里, 固定渠道渠系建築物35座。 [5] 
三峽水庫,是以魏店河為水源的蓄水灌溉工程。主體大壩在伏峽境內,屬縣重點水利工程之一。1958年設計動工,投勞63萬個,總庫容量690萬立方米,1960年停工。1966年汛期土壩被洪水沖毀。三峽渠在楊家坪,渠長35公里,1962年後坍塌報廢。1967~1971年,建成魏店自流灌溉北渠,灌溉面積116公頃,後因河水枯竭斷流,灌渠現殘毀。 [2] 

顯親河流域文化

明《秦安志》記載:“逸南為神川,為儼閣川,為冀峽,雞川水注焉,有纏移關(古關也今廢)。為良家坪(三十里)俯儼閣川。”神川即魏店川,儼閣川在吊川和峽門間。良家坪位於魏店南山樑最南端,海拔1682米,可遙望峽門儼閣川。魏店河沿岸是“絲綢之路”古道,由蓮花鎮經梨樹樑,過黑窯騷、下團莊到儼閣川,從峽門經伏峽到姬峽,為纏移關。沿魏店河由姬峽經朱峽高峯到郭嘉鎮的楊峽和元川。 [2] 
顯親川歷史悠久,藴藏着深厚的人文內涵,是天水境內的一處名地。l965年,在這裏出土了舉世聞名的唐三彩。顯親之名源於東漢時期的顯親侯國。東漢建武八年(公元32年),光武帝劉秀西征割據天水一帶的隗囂,竇友隨從其兄、河西五郡大將軍竇融率五郡太守及羌虜、小月氏等步騎數萬與劉秀會師高平(今寧夏固原),隗囂大敗。因竇氏兄弟有功於朝廷,劉秀便封竇友為顯親侯。顯親從成紀縣東南析置而出,是東漢政府在天水境內設置的第一個侯國。《嘉慶重修一統志》記載:“顯親故城,在秦安縣西北,漢成紀縣地。後漢建武中,封竇融弟友為顯親侯國,屬漢陽郡。”東漢中元元年(公元59年),竇友之子竇固襲封顯親侯,邑其地未變。
東漢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韓遂、馬超等部抗擊曹操失敗後,韓遂退守顯親。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夏侯淵、張郃率大軍攻韓遂,韓遂棄顯親東退,屯去略陽(今秦安縣五營鄉蔡河村)廿餘里。夏侯淵於野戰中大破韓遂主力,佔據隴右北部之地。顯親在西晉時期更名顯新,為天水郡屬縣之一。北魏太平真君八年(公元447年),顯新併入安夷,後又分出,並恢復舊名。北魏後,顯親被廢。顯親作為縣,共存400餘年。
北周在顯親故址重建成紀縣,顯親川遂成為成紀縣的一部分。唐代,為避唐中宗李顯之諱,顯親川改名敬親川。唐開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因地震,秦州移治於顯親川,成紀也由小坑川徙至新城,州縣同治一城。天寶元年(公元742年),秦州復移治上邽縣(天水市秦州區)。大中三年(公元849年),唐收復被吐蕃佔據的秦州故地後,秦州治所再次遷往顯親川。
自唐以降,顯親川在經歷了昔日的輝煌後,其名在史籍中消失。元代顯親川改稱楊兀裏,明清始稱作陽兀川。今有河流和峽谷仍以顯親命名。顯親河在《水經注》中名安夷川水,全長58.8公里;顯親峽又名玉鍾峽,在葉堡至安伏之間。 [1] 
參考資料
  • 1.    顯親川  .天水日報[引用日期2019-03-20]
  • 2.    秦安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 . 秦安縣誌.1990-2010. .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20:112-113
  • 3.    秦安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 . 秦安縣誌.1990-2010. .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20:115
  • 4.    通渭縣誌編纂委員會.通渭縣誌:蘭州大學出版社,1990:104-105
  • 5.    通渭縣誌編纂委員會.通渭縣誌:蘭州大學出版社,199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