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顧沅

(中國清代學者)

鎖定
顧沅(1799~1851)清代學者、藏書家。字澧蘭,號湘舟,又自號滄浪漁父,江蘇長洲(今蘇州)人。道光間官教諭,收藏金石、書籍甚富,頗多秘本、善本,建懷古書屋、藝海樓庋藏載籍。輯有《賜硯堂叢書》《古聖賢像傳略》等。
本    名
顧沅
別    名
顧澧蘭,顧湘舟,滄浪漁父
所處時代
清代
出生地
江蘇長洲
出生日期
1799年
逝世日期
1851年
主要作品
《賜硯堂叢書》
古聖賢像傳略
國    籍
清朝

目錄

顧沅人物簡介

顧沅,家住蘇州浦橋西街(今鳳凰街),清道光年間人,系國學生,曾官教諭、敍布政使。稟 [1]  性好學,讀書過目成誦,雖出生世代簪纓之家,但“不求仕進,不以科舉之學為好學”,故鄙棄官場,歸隱里門。父兄都在外地為官,他則在蘇州侍養母親。
《吳中先賢譜》 蘇文 編繪 《吳中先賢譜》 蘇文 編繪
顧沅襟懷淡泊,卻熱心於故里慈善事業。凡是在蘇州的名人祠墓已淪沒於荒煙蔓草者,他必斥資“搜剔整頓”;又以宋代范仲淹為榜樣,捐田千畝,建立“義莊”,收容資助貧困者;還刻印了幾部勸人為善的圖書,廣泛贈送。為此,受到來蘇為官的名臣如陶澍林則徐等人的器重,並與之訂交。

顧沅個人成就

顧沅藏書

顧沅生活簡樸,卻把錢財都用在購書、刻書等方面,收藏了不少古書,尤以收藏宋版元刻有古籍而出名,為當時江南首屈一指的大收藏家。據《吳縣誌》載:“顧沅圖書之富,甲於東南”,“收藏舊籍及金石文家甲於三吳”。他還蒐集研究金石、碑刻,收藏曆代古錢,從春秋戰國始,至清代,有布帛、刀幣、斧幣、元寶、紙幣、銅錢等。藏有《秦東門關》《漢東海廟碑》《梁館壇碑》等珍稀碑帖。他的藏書十分豐富,分藏書、刻書、抄本三類。藏書多為古版珍貴書籍,如《周易旁箋》《建炎復辟記》《樊川集》《文泉子集》《沈下賢集》等等二千多種。刻書為顧沅自己撰寫並刻印。抄本為買不到而設法借來,僱好手以佳紙優墨抄寫並經顧沅校對。抄書經史子集分類,有周孔伋子思子》八卷、漢黃石公《黃石公三略》13卷、唐劉禹錫劉賓客文集》30卷和外集10卷等二百餘種。楊仲羲稱“藝海樓”不及四庫者六百餘種,而四庫未及者達二千餘種。咸豐十年(1860)藏書盡為丁日昌所收購,丁日昌《持靜齋書目》中所著錄之書,大半是他的舊藏。
清著名藏書家。字湘舟,號澧蘭,別署滄浪漁父。長洲(今江蘇蘇州)人。道光間官至教諭。喜收藏,藏書、金石甲於三吳。先後歷經20餘年,建藏書樓為懷古書屋、藝海樓、闢疆園、賜硯堂、秘香閣等,藏秘本、善本頗多。學者楊仲羲在評價顧氏的“藝海樓”藏書時,稱其“不及四庫者600餘種,而四庫未及者2000餘種”。計得書10萬餘卷,其中宋元版和名人評校本十居一二,明版和傳抄本十居三四;碑刻4000餘種,書畫千餘家,鄉人子弟有願意學習者,允許登書樓看書,並相與考證經史,討論古今。先後和錢泰吉等著名學者交誼頗深。咸豐十年(1860),由於家境日益貧寒,被迫出售藏書,被富商官員丁日昌所收購,丁日昌在《持靜齋書目》中所著錄之書,大半是他的舊藏。藏書印有“彭城仲子審定”“湘舟過眼”“古吳武陵叔子湘舟氏珍藏”“顧沅湘奏氏”“武陵懷古書屋收藏”“澧蘭又號湘舟”“臣沅之印”“秘香閣收藏”等。嘉慶十八年(1813)輯《賜硯堂叢書》和《賜硯堂叢書新編》,道光十年(1830)開雕,所輯皆清人名流著述,收書近百種。輯刻《吳郡名賢圖傳贊》20卷,收錄吳郡名賢像570餘幅,著《遊山小草》《古聖賢傳略》《崑山志》《滄浪亭志》《焦山志》《然松書屋詩抄》等10餘種。 [2] 

顧沅文學

顧沅是個學者,善詩,有《聽漏吟》《遊山小草》《然松書屋詩鈔》若干卷。熱衷於地方史志的整理和研究,手輯並刻印有《吳郡名賢圖傳贊》《賜研堂叢書》《婁東文略》等。他非常敬仰歷來的忠臣義士,曾花了相當大功夫,收集上自周秦,下迄元明的忠義之士的詩篇,編輯刻印成《乾坤正氣詩集》。另輯有《吳郡文編》,收錄了散見於歷代志乘、碑刻及書冊中的吳地重要文獻,卷帙浩繁,內容豐富,是一部價值連城的蘇州史料彙編。
關於《吳郡文編》,還需要作個説明。 《吳郡文編》總約400萬字,計246卷,分裝80冊。因篇幅浩重而未能出版。咸豐庚申之役時,顧沅已經過世,嗣孫顧康如尚年幼,倉皇出城,留在蘇州城的《吳郡文編》不及轉移,流失於戰亂中。半個多世紀後,民國七年(1918),有人在上海見到該書,告訴顧沅的曾孫顧浩成,遂以五百金購歸,藏於蘇州闢疆園藝海小築內。顧浩成逝世後,其子顧翼東悉心護持高祖遺著。 “九·一八”事變後,儲於定做的鐵函內。蘇州淪陷前,即將它們寄存無錫盪口鎮親戚處,第二年,又親自押運至上海,又三易其地,最後藏於復旦大學圖書館內。1958年,顧翼東教授得知:當時在蘇州博物館工作的範煙橋先生,正四處打聽《吳郡文編》的下落,便於1960年慨然將書移送蘇州博物館保存。“十年動亂”後,顧翼東還專程來蘇探詢過《吳郡文編》的保存情況,得知書籍完好無損,十分欣慰。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顧沅園藝

顧沅對園林藝術也頗有研究,道光二十年(1840),他在“甫橋西街”(今鳳凰街北段)建成了著名的“闢疆小築”,更為蘇州園林添上了光彩的一頁。
闢疆小築佔地並不大,但具“城市山林之致”。主要建築有思無邪齋、不繫舟、心妙軒、據梧樓、金粟草堂、如蘭館、白雲深處、古泉精舍、不滿亭、得月先樓、藝海樓、傳硯堂等。其中思無邪齋地勢高曠,湖石壁立,喬木幹雲,名花環繞,是園中最勝處。紀念蘇東坡的蘇文忠公祠就在齋前,祠中有蘇亭、蘇軒、嘯軒、雪浪軒等,竹樹森森。總督陶澍曾為之題匾曰:“心境奇絕”,巡撫林則徐書聯“嶺海答傳書,七百年佛地因緣,不僅高樓鄰白伎;岷峨回遠夢,四千裏仙蹤遊戲,尚留名剎配黃州”。思無邪齋東南,即是壽寧寺的雙塔,此處借景甚妙,被稱作“雙塔夭矯,如天外飛來,搖搖欲墜几席間,尤勝絕也”。白雲深處是一羣樓室宏深精潔的住宅區,為顧沅奉母頤養之所。而藝海樓,樓上縱橫環立三十六櫥,貯書十萬卷,樓下為吉金樂石齋,收藏商彝、周鼎、晉帖、唐碑之屬。
闢疆小築內的建築,多名人題辭。“闢疆小築”四字為相國阮元題並書,太史嚴保庸撰《闢疆小築記》;“藝海樓”陶澍題,“吉金樂石之齋”,姚元之題並書;“傳硯堂”,林則徐書並跋。由於該園風景秀麗,且常為名流文宴之所,傳為盛事。據顧氏後裔顧翼東教授回憶,三十年代,顧氏故宅中,尚存傳硯堂、藝海樓、白雲深處、據梧樓、不滿亭、金粟草堂、如蘭館等,1956年後漸失舊觀,一度為合成晶體材料廠佔用,現為市職業技術培訓中心。
顧沅的闢疆小築,又稱“闢疆園”,人們經常將它與晉代吳中名園闢疆園相混淆。晉代顧闢疆的園林,當時號稱“吳中第一名園”,《世説新語》曾記載官至中書令的王獻之遊此園的事。唐代時,闢疆園仍在,後來為任晦所有,又加以修葺,人稱“任晦園池”,宋代人仍稱“任氏園池”(《吳郡志》中有記載),明時廢為民居。況鍾為蘇州太守後,在今西美巷中掘得晉代石刻,考證得當地五顯王廟遺址實是原闢疆園,於是立闢疆館記碑,今亦不存。
參考資料
  • 1.    顧沅像取自《清代學者像傳》第二集,葉公綽輯,楊鵬秋摹繪。
  • 2.    李玉安 黃正雨.中國藏書家通典:中國國際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