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顧正桂

鎖定
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1962年9月生,畢業於南京化工大學,獲工學博士學位。
中文名
顧正桂
出生日期
1962年9月
畢業院校
南京化工大學
職    稱
教授

顧正桂主要工作經歷

1994年破格晉升為副教授,2000年聘為香港遠程教育學院終身教授,2001-2008任化科院副院長,現為江蘇沿江化工資源開發研究院院長、江蘇省萃取分離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南京市分離集成及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應用化學學科帶頭人,全國化工高校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能源學會常務理事、世界教科文衞組織專家組成員。中文核心期刊《化學工程》、《現代化工》及《計算機與應用化學》編委。從事分離集成技術及資源綜合利用研究。 [1] 

顧正桂研究方向

1.分離集成技術的研究。在萃取與連續反應集成技術領域,具有建模、小試、中試及工業化應用經驗;
2.資源綜合利用研究。在重芳烴、煤焦油、溶劑回收與循環利用、生物質深加工及綜合利用領域,具有工業化研究經驗。

顧正桂獲獎

江蘇省首批優秀青年骨幹教師;江蘇省高校科技先進工作者;原化工部首批跨世紀優秀拔尖人才(第二層次);江蘇省首批“333工程”培養對象;江蘇省首批“333工程”第二輪培養對象;江蘇省“333工程高層次”中青年科學技術帶頭人;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峯”培養對象。

顧正桂主要成果

(1)組建了“江蘇省院士工作站”、“南京市院士工作站”、“江蘇省萃取分離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南京市分離集成與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蘇省研究生工作站”及“南京市節能減排產業創新中心”;
(2)編著《化工分離單元集成技術與應用》及《化工單元操作技術與工業應用》由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
(3)近5年,在《化學工程》、《應用化學》、《現代化工》及《Chemical and chemistry》等核心期刊上發表100多篇論文;
(4)主持16項國家、省(部)級課題,12項課題通過驗收(鑑定);目前主持國家創新基金(反應精餾集成萃取製備電子級甲縮醛的工業化)、火炬計劃項目(90噸/年真菌酮康唑生產過程綜合利用)、江蘇省產學研前瞻性研究課題及中石化“裂解芳烴深加工及綜合利用”等11項課題;
(5)獲全國發明博覽會金獎(排名第1),江蘇省人民政府頒發的科技進步獎2項(排名第1),江蘇省優秀專利獎1項(排名第1),南京市科技進步獎及優秀髮明獎3項(排名第1),江蘇省石油化工科技進步獎1項(排名第1);
(6)近5年,申請專利131項(發明專利75項,實用新型專利56項),其中123項專利授權或公開,72項專利技術已工業化;(7)承擔了60多項橫向課題的研究和改造工程,均通過驗收。

顧正桂轉化項目

(1)側線精餾與萃取集成提取99.95%四氫呋喃
(2)連續反應精餾和萃取結合製備99.8%以上甲縮醛、二乙氧基甲烷
(3)萃取精餾法生產99.7%以上乙醇;
(4)連續反應精餾與分離集成技術結合生產高純度氯化苯、鄰二氯苯間二氯苯對二氯苯
(5)連續萃取精餾法從混合液中提取99.7%以上丙醛、叔丁醇及異丙醇;
(6)連續側線精餾和萃取精餾結合分離均三甲苯偏三甲苯混合液;
(7)複合萃取法提取99.7%的醋酸乙酯、醋酸丁酯及醋酸丙酯等;
(8)連續管式反應與側線精餾結合製備α-吡咯烷酮乙烯基吡咯烷酮
(9)連續固定牀層反應與共沸精餾結合製備噻吩;
(10)液液萃取法從玉米芯發酵液中提取糠醛並淨化糠醛廢水;
(11)甲殼素及殼聚糖系列產品生產過程優化與節能減排技術;
(12)酮康唑生產過程優化與溶劑的綜合利用;
(13)偏四甲苯異構化制均四甲苯及均四甲苯提純技術;
(14)外循環反應精餾製備丙酮;
(15)外循環連續反應與萃取集成製備脂肪酸甲酯
(16)特種分離集成技術綜合利用二氯甲烷-甲醇-丙酮-水、二氯乙烷-乙醇-丙酮-水混合溶液;
(17)鹽酸左旋咪唑合成過程優化及典型分離裝置;
(18)苯胺分離及熱集成系統過程方法及工藝;
(19)混合硝基氯化苯分離集成技術及工藝;
(20)廢棄煙草精製90%以上茄尼醇的方法及典型裝置;
(21)萃取精餾法制備99.7%以上異丙醇(丙醇)的方法及工藝;
(22)氯仿-丙酮-甲醇-水體系的分離和利用;
(23)噻嗪酮生產過程優化及廢棄資源綜合利用;
(23)重芳烴及煤焦油的深加工及綜合利用。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