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顧晉

(北京大學首鋼醫院院長)

鎖定
顧晉,男,1959年出生。1990年獲北京醫科大學碩士學位。教授、主任醫師 [5]  ,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共黨員、中國農工民主黨黨員。
現任北京大學首鋼醫院院長,北京大學腫瘤醫院結直腸腫瘤外科主任醫師教授,國家健康科普專家。 [1]  [4]  [6] 
中文名
顧晉
出生日期
1959年
畢業院校
北京醫科大學
學    歷
碩士研究生
教學職稱
教授
臨牀職稱
主任醫師
執業地點
北京大學首鋼醫院、北京大學腫瘤醫院
專    業
胃腸外科

顧晉人物履歷

1987.9–1990.7,北京醫科大學外科學碩士,導師:才文彥教授。
1990.8-1991.12,北京醫科大學第一醫院,外科,主治醫師;
1992.1-1993.1,法國路易巴斯德大學,外科,訪問學者;
1993.2-2000.2,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外科,副教授;
1999-2000年,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內外科學院作訪問學者。
2000.2-2015.2,北京大學腫瘤醫院,結直腸腫瘤外科,教授;
2015.2-,北京大學首鋼醫院,外科,教授;
現任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北京腫瘤醫院)結直腸腫瘤外科主任醫師、北京大學首鋼醫院院長。 [4]  [6] 
第十一屆、十二屆、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3]  [10-12]  中國農工民主黨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常委。 [13] 
國家監察委特約監察員 [7-9] 

顧晉擅長領域

胃腸外科,擅長外科治療結直腸腫瘤。 [4] 

顧晉研究方向

難治性直腸癌多學科合作和精準診斷治療體系,包括局部晚期、復發轉移、重要臟器受累和手術高危、 重症患者的診斷治療。 主要創新點如下:
1.率先開展多學科交叉研究,實現多層面術前精準評估。率先在國內開展骨盆自將神經屍體解剖學研究,為保留功能的直腸癌根治術奠定科學基礎:建立中國人骨盆三維數字模型,首次提出“恥骨聯合至骶骨最短距離”解剖學新概念,為低位直腸癌保肛手術的術前精準評估提供測量標準:應用"全息影像"技術指導困難直腸癌精準手術;率先開展術前CT對腸繫膜下血管和輸尿管的評估研究,指導直腸癌微創手術。
2.提出適合中國國情直腸癌新輔助放化療方案,引領“等待觀察”治療新策略研究。國際上首次提出適合中國國情的改良短療程新輔助放療方案“30Gy/10f”;率先在國內針對直腸癌新輔助放化療後“等待觀察”策略開展臨牀試驗並指導臨牀實踐;發現體細胞突變負荷、DCLK1等是新輔助放化療敏感性預測的分子標誌物;發現放療可以增強PD1抗體療效,使新輔助放化療患者成為免疫檢測點治療的候選人羣;發現局部放療可引起遠隔效應,免疫監測點抑制劑可以增強放療對局部和全身腫瘤的控制效果,改善臨牀療效。
3.突破難治性直腸癌手術禁區,建立外科精準化治療體系。率先在國內開展結直腸癌放射免疫導向手術;率先在國內開展多學科診療指導下局部復發直腸癌個體化診療模式;國際首次報道最大組病例的“造口癌”外科治療研究;突破手術禁區,率先開展聯合骶骨切除手術治療復發直腸癌的臨牀試驗;完成國內最大病例數量的復發直腸癌全盆臟器切除術臨牀研究,準確評估復發腫瘤累及盆壁的情況,提尚R0切除率;探索復發直腸癌的多學科綜合治療經驗,並在臨牀推廣應用。
4.探索直腸癌肝轉移多學科綜合治療模式,提高晚期直腸癌患者生存率。率先在國內開展結直腸癌肝轉移MDT模式,使晚期結直腸癌患者從中獲益;開展術中超聲造影聯合術前核磁檢查指導結直腸癌肝轉移外科治療;提出結直腸癌肝轉移“腫瘤生物學評分系統”,並建立多個生存預測模型;率先分析中國結直腸癌肝轉移患者基因組改變的特徵,揭示結直腸癌肝轉移相關分子標記物的關鍵作用。

顧晉擔任職務

中華醫學會腫瘤學會(九屆)主任委員
中華醫學會外科學會全國委員
中國抗癌協會大腸癌專業委員(六屆)主任委員 [2] 
北京醫師協會腫瘤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北京醫學會副會長
北京醫師協會副會長
美國外科學院院士
法國國家外科科學院外籍院士
國家衞計委中國結直腸癌診療規範專家組長 [6] 
中國醫促會盆腔腫瘤學分會第一屆委員會主任委員 [14] 

顧晉學術成果

課題:主持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 計劃)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首都衞生髮展科研專項項目、首都臨牀特色應用研究等課題省級以上基金項目18項。
論文:在包括 J Clin 0ncol,Mol Cancer, J Hematol 0ncol, J Immuother Cancer, Cancer Immunol Res, GUT Microbes, Stem Cell Reports ,EBioMedicine,Cancer Letters, Dis Colon Rectum,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等國內外期刊發表論文共415篇,總引用超過5000次,其中SCI收錄120篇,Q1區39篇,IF>10共計8篇,最高影響因子44.544分,單篇最高引用次數318次。 [6] 
研究成果多次得到國際專家認可並引用,其中利用骨盆三維數字模型,提出的恥骨聯合至骶骨最短距離在低位直腸癌肛門保留預測中的價值,被西班牙聖保羅醫院外科Eduardo M. Targarona教授認為“是繼BMI、腫瘤距肛緣距離後又一重要預測因素”(Ann Surg 2008):我們提出的晚期結直腸癌多學科診療模式及中國經驗分別得到加拿大達爾豪斯大學普外科Paul M. Johnson教授(Dis Colon Rectum. 2013)、 美國馬薩諸塞大學醫學院外科系Heena P. Santry教授 (Am J Surg. 2013)、 荷蘭綜合癌症組織(IKNL)研究部Margreet van Putten教授(Ann Surg. 2018)、 英國倫敦大學威康EPSRC介入和外科科學中心(WEISS) Manish Chand教授 (Nat Rev Gastroenterol Hepatol.2020) 等認可並借鑑。
著作:主編參編多項國內指南、專家共識和專著受邀作為專家組組長牽頭制定《中國結直腸癌診療規範(2010、2015、2017、2020版)》,參與制定《結直腸癌肺轉移多學科診療專家共識2018版》、《中國結直腸癌肝轉移診療規範》、《中國結直腸腫瘤早診篩查策略專家共識》、《直腸癌經肛全直腸繫膜切除中國專家共識及臨牀實踐指南(2019版)》、《中國結直腸癌肝轉移診斷和綜合治療指南(2020)》、《直腸癌手術盆腔器官功能保護中國專家共識》、《直腸癌骶前復發診療專家共識》等指南或專家共識。主編出版《直腸肛門部惡性腫瘤(2006年)》、《現代臨牀醫學內科進展(2006年)》、《結直腸癌顧晉2018觀點》等專著4部;主譯《下消化道腫瘤學(2004年)》1部;參編《外科學》等教材5部。
專利:獲國家專利6項。
人才培養:共培養博士71人,碩士35人。

顧晉獲得榮譽

2021年,直腸癌侵犯骶骨關鍵診療技術,北京醫學會三等獎。
2020年,國務院特殊津貼。
2017年,醫院科技創新獎,中國醫院協會三等獎。
2009年,北京大學楊扶清王陽元院士優秀教學科研獎 。
2009年,結直腸癌綜合治療的臨牀和基礎研究,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
2008年,中華醫學三等獎,北京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2007年,北京市衞生系統"十百千"衞生人才"十"層次人選。 [1] 

顧晉門診時間

每週三上午8:00-11:00(北京大學首鋼醫院); [6] 
每週一、四上午8:00-11:00(北京大學腫瘤醫院)。 [4]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