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顧敬之

鎖定
顧敬之(1888~1972), 又名顧忠肅、顧壹,商城縣達權店鄉人。1930年,顧被委以豫南特區第五路遊擊司令,1938年7月, 顧任第五戰區第十一遊擊司令,1939年9月被委以第五戰區第四遊擊縱隊司令,1972年死於台灣。 [1] 
中文名
顧敬之
別    名
顧忠肅、顧壹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888年
逝世日期
1972年
畢業院校
湖北法政學堂
出生地
商城縣達權店鄉
生前職務
第五戰區第四遊擊縱隊司令

目錄

顧敬之人物生平

顧敬之(1888~1972), 又名顧忠肅、顧壹,商城縣達權店鄉人。幼年讀私塾,後畢業於湖北政法學堂。1924年在家鄉創辦紅槍會,自任會首。1926年一度與中共商城縣特別支部組織的區農會合作,抵禦建國豫軍王化舟團的騷擾。大革命失敗後,顧強行解散農民協會,驅趕共產黨幹部,強迫農民人紅槍會。1928年秋,其紅槍會於碎石嶺為建國豫軍所敗,又在親區組織民團,稱人民自衞軍。1929年1月,顧加入國民黨,自任人民自衞軍大隊長,率隊員500餘人與共產黨為敵。1929年商城起義後,國民黨商城縣長李鶴鳴率縣大隊往商南蘇區“清剿”,被紅軍包圍,顧聞訊馳援,助李突圍,受到李的賞識。後在李的支持下,大量抓丁拉夫,辦兵工廠製造槍炮,擴大武裝。7月,國民黨十三師與安徽的省防旅來商城“清剿”,顧帶千餘人與李鶴鳴前往南溪“清鄉”,殺害共產黨員和紅軍家屬500餘人,縣蘇維埃臨時革命政府副主任詹谷堂被捕後,顧親自審問,酷刑致死。
1930年,顧被委以豫南特區第五路遊擊司令。1932年春,商城縣革命根據地蓬勃發展,紅軍直搗親區,顧率團逃至湖北界嶺。 7月,紅軍主力東去,顧返親區實行報復,在長竹園五里山一次殺害紅軍家屬和蘇維埃幹部100餘人,製造五里山殺人坑。9月,顧任國民黨商城縣長,配合國民黨七十五師分三路“進剩”商南根據地,製造西河橋(今屬安徽金寨縣)無人區。是月,顧被委任為鄂豫皖三省邊區第一路遊擊師司令。顧反共殺人手段鮮見,除槍殺,刀砍、斧剁、鍘頭外,還有活埋、分屍、釘釘、頂鍾、火燒、剝皮抽筋等。顧以反共和殘忍好殺出名,人稱“顧屠夫”。1933年2月,顧被解除縣長之職,回親區繼續擴充武裝。1936年,顧的三省邊區第一路遊擊師發展到4個團,約4000人。同年3月,國民黨軍隊整編,顧改任河南省保安第五團團長。
1938年7月,顧任第五戰區第十一遊擊司令兼第五戰區司令長官部諮議。時抗日救國呼聲遍及縣境,縣抗日政府發出“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團結—致,共同抗日”的號召,顧表示費同。在日軍陷商城期間,曾率部予以襲擊。12月復任商城縣長。1939年9月被委以第五戰區第四遊擊縱隊司令,組織特務隊和便衣隊,四處秘密活動。1940年3月, 顧派特務隊1箇中隊在觀音山槍殺共產黨員6人。由於戰亂,各地土匪橫行。其時,顧任商城、固始、潢川三縣聯防指揮官,對為匪、為盜之徒得知即捕,不殺則罰,從嚴懲治。抗戰期間,顧在經濟上實施苛捐重賦,勒徵強募,全縣每年徵糧2萬擔以上,對交不上地丁稻穀者以加徵滯納罰金相逼。此外,還有積穀稻、馬乾糧、大包麥等,顧本人除田課剝削外,還經營工商業,在親區開辦顧同永鐵鍋廠,派人常跑漢口、蚌埠、三河尖等地,官運私貨,大飽私囊。先後於沈家畈、蔡塘子,金家螃、響塘衝建私宅4處,房屋百餘間,3個妾各居1處。在長竹園四方窪建私房1處70餘間,模仿行宮,歷時8年建成(1937~1945),名曰“顧荊樂堂”。
顧復任縣長後提倡辦學。1940年,縣立初中遷至新建坳,有校舍580餘間,顧自兼校長,同年,又於新建坳創辦私立明達初中。1941年實行新縣制,於1鎮9鄉設教育款產保管委員會,徵收管理課石捐作教育經費。同年,於新建坳創辦私立等婁高中,顧兼任校長,安徽、固始、息縣等地均有學生前來就讀。1942年信陽師範在商城開辦分校,繼而又開辦蠶桑職業中學,成為商城縣教育興盛時期。在社會上,還實行禁煙(鴉片)禁賭,提倡婦女放足、下田插秧等措施。1943年10月,信師商城分校爆發驅趕校長、痛打訓育主任的學潮。顧得知後,率警察和自衞隊把操場包圍,特務分隊長黃忠賢當場開槍打死無辜學生鮑其福,引起廣大師生憤慨,全校罷課。省廳派潢川教育專員吳尚志前來查處,顧以“誤傷”謊報和重金賄吳,開除學生數名,將學潮鎮壓下去。槍殺學生引起社會公憤,以武朗山為代表的進步知識分子,公開揭露顧殺害無辜和橫徵暴斂等罪行。1945年商城旅汴同鄉會代表44人,民眾代表6人,臨時參議會正副議長2人,旅皖代表2人,被害家屬45人等,聯名上訴至河南省政府監察院。5月,省以召開縣長會議為名,誘顧至開封,旋扣押。1947年4月,開封地方法院迫於輿論壓力以貪污、殺人罪判顧死刑。後顧家屬重金行賄,變死刑為暫押。1948年開封解放時,顧趁打開監獄之機逃出,先至南京,不久到漢口,攜眷逃至柳州、衡陽,經廣州去香港,到台灣定居,1972年死於台灣。 [1] 
參考資料
  • 1.    信陽地區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信陽地區志: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2年02月:998-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