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罟罟冠

鎖定
罟罟冠是蒙古族已婚婦女的冠帽,是蒙古族傳統服飾的典型代表之一。罟罟在漢語典籍中又有顧姑、罟姑、固姑、固顧、罟罛、括罟、故姑、囿姑、姑姑、三庫勒、古庫勒、孛哈、孛黑塔、孛黑塔黑等10多種寫法 [1-2] 
罟罟冠的明確記載最早見於《蒙古秘史》,主要流行於元朝,元朝滅亡後,逐漸退出日常服飾的舞台。20世紀80年代後,中國及蒙古國又開始恢復使用罟罟冠 [2] 
中文名
罟罟冠
別    名
姑姑冠
三庫勒
古庫勒
別    名
孛哈
孛黑塔等
起源國家
中國
主要材料
樺樹皮(內胎)

罟罟冠起源發展

戴罟罟冠的元世祖皇后 戴罟罟冠的元世祖皇后
對於罟罟冠產生於什麼時期、哪個民族,一些學者給出了自己的觀點。日本學者江上波夫認為《後漢書·烏桓傳》中的“句決”與蒙古顧姑為同一物,蘇日娜認同這一觀點。金啓孮認為“姑姑”是高車婦人所戴頭飾之遺。法國蒙古學家韓百詩在法文本《柏朗嘉賓的<蒙古史>》中給“poqtaq”所加註釋中説“這種頭飾早在六世紀中就於噘噠人中出現了”,他認為噘噠婦女所戴的角帽與罟罟冠是同一物。高車、噘噠都是西域的民族,可見西域的不少部族都有戴高帽的習慣,在二十四史中還可以檢出一些相關的條目。但這些冠飾是否為罟罟冠的原形,很難下一個肯定的結論。
從現在掌握的史料來看,最早明確描寫罟罟冠的是《蒙古秘史》。在成吉思汗九歲時(1170年),他的父親也速該被塔塔兒人毒死,族人拋棄了成吉思汗母子,《蒙古秘史》中用非常動人的語言描寫了當時訶額侖的堅強意志和努力生存下去的決心:“訶額侖夫人生得賢能,撫育其幼子每也,緊繫其固姑冠,嚴束其衣短帶,奔波於斡難上下,拾彼杜梨、稠梨,日夜(辛勞)糊其口焉。”在困苦的條件下,婦女外出尋覓食物要帶罟罟冠,可見,它是當時普通蒙古婦女必帶的頭飾。此時的罟罟冠並不太高,裝飾性也不是很強,只是普通已婚婦女所戴的帽子。
罟罟冠側面,內蒙古博物院藏 罟罟冠側面,內蒙古博物院藏
罟罟冠開始是民間流行的普通婦女日常所戴的防風、保暖的帽子,由於它位於人體的最顯眼的部位,最能反映出佩戴者的身份、地位和經濟實力,因此人們將一些物件裝飾在上面,使得它的裝飾性增強,高度逐漸增加。隨着蒙古勢力的增強、地域擴大,貴婦人們對穿着越來越注重,罟罟冠的裝飾也越來越華麗,貴族和富裕人家的婦女爭相將珍貴的飾物如珍珠、琥珀、寶石、羽毛等裝飾於其上,使之逐步演變為蒙古貴族婦女喜愛的冠帽。民間使用的罟罟冠則較簡陋,且隨着時間的推移,逐步為輕巧、方便的軟帽取代,從而使罟罟冠,成為貴族婦女的專用冠帽 [1]  。此時,罟罟冠也是汪古部婦女的冠飾。西遼時期,契丹族、回族以及畏兀兒族的已婚女性也在一些特定場合佩戴罟罟冠,元代末期,罟罟冠的高度逐漸降低,裝飾性減弱,佩戴時間也在縮短 [2] 
明永樂十七年(1419年)三月,明廷“賜忠義王兔力帖木兒錦帛各七十匹,並賜其母及妃金珠、固姑冠服並綺帛有差”。此時,罟罟冠仍是明朝賜給蒙古王的禮物,説明在明初蒙古貴婦仍使用罟罟冠。到明正統八年(1442年),明廷賜蒙古可汗及眷屬的物品中,“罟姑袍”仍是非常重要的一項 [1]  。罟罟冠到底什麼時候消失,無法找到明確答案,但至少在明萬曆甲午年(1594年)成書的《北虜風俗》中還記載娶媳婦“歸時婦披長紅衣,戴高帽,……”這裏所説的“高帽”是新媳婦所戴的冠飾,象徵着女人從姑娘到婦人的轉變,因此必為罟罟冠。同書“帽衣”中又説:“其帽如我大帽,而制特小,僅可以覆頂,又其小者止可以覆頂,贅以索,系之項下;此男女所同冠者。”可見此時男、女帽已無大的區別,小到僅可覆頂。可以肯定,此時罟罟冠已退出人們日常服飾的舞台,它只是作為已婚女性的象徵,在新娘出嫁時使用 [1] 
20世紀80年代,中國的內蒙古自治區以及蒙古人民共和國又開始恢復使用罟罟冠。經過發展,在蒙古族傳統慶典、那達慕大會、蒙古族服裝展示和民族歌舞表演等場合,罟罟冠也成為必不可少的服飾 [2] 

罟罟冠製作工藝

罟罟冠形制

高度
從罟罟冠的發展歷史來看,它的高度經歷了一個從低到高再到低的變化過程。在普通婦女與貴族婦女之間也存在罟罟冠高度上的差別,地位越高、經濟條件越好,罟罟冠就越高,裝飾性也越強,而普通婦女使用的罟罟冠則相對較低。就已知資料記載,罟罟冠高度的最大數值是約翰·普蘭諾·加賓尼出使蒙古後所著的《出使蒙古記》中記載的“一厄兒高”,這裏的“一厄兒”相當於45英寸,即114釐米左右。
現代罟罟冠的形制基本仿自古代,只有一些小的變化,高度多在30—40cm,功能則以裝飾為主要目的,與古代不同 [2] 
罟罟冠的形制演變 罟罟冠的形制演變
結構
古代罟罟冠主要由帽子、冠體、披幅,冠頂裝飾、繫帶、掩耳垂珠、冠帽裝飾品等幾部分構成。現代罟罟冠則多省略掉披幅和冠頂裝飾羽毛;有些由於不是太高,且只在表演場合使用,所以減少了繫帶;有些缺少掩耳垂珠,但在其他部位的裝飾比古代增加了許多。這一方面是由於對傳統罟罟冠的瞭解不夠,另一方面是根據使用需求做了改變,且將蒙古族裝飾藝術的其他元素和現代流行元素融入其中。
關於古代罟罟冠的冠體粗細,相關記載不是很多,《魯不魯乞東遊記》記述其”有兩隻手能圍過來那樣粗”。內蒙古博物館收藏的一件罟罟冠,底徑9cm,頂端加大部分的正面寬11.5cm,側面寬22.5cm。在內蒙古二連浩特市附近蒙古汗國時期貴婦墓葬出土的一件罟罟冠,直徑為12.5cm。現代罟罟冠冠體的直徑多在10—15cm;冠體部分為圓柱形或四稜形,頂部加大的部分多與冠體相連,輪廓形狀主要為圓形或四稜形,也有個別為不規則形。古代罟罟冠帽子後的披幅是用來遮擋風沙的,現代罟罟冠上則較少使用披幅。
罟罟冠作為元朝的典型服飾,所戴位置又極為顯眼,貴婦們都爭相將各種貴重寶石、珍珠、松石、翡翠玉、金飾等飾於其上,以彰顯其地位和實力。汪古部景教信徒還將金屬或木製的十字架裝飾在罟罟冠上,表示其對信仰的忠誠。現代罟罟冠的包裹面料主要使用的是各種織錦緞、平絨、現代庫錦(即仿織金錦)等材料。裝飾材料主要有銀、松石、珍珠、珊瑚以及用現代材料製作的珠片等 [2] 

罟罟冠工藝

古代罟罟冠內胎 古代罟罟冠內胎
古代罟罟冠的內胎主要用樺樹皮縫製而成,樺樹皮輕巧,纖維細膩、柔軟,樹皮剝落成張,易縫合,是當時北方地區製作生活用具的重要材料之一。蒙古族人進入中原以後,也用輕巧的竹子等製作內胎。至於外部包裹面料質地的好壞,則與使用人的身份、地位和經濟狀況有直接的關係。當時,貴婦們用“竹篾為骨,銷金紅羅飾於外”,或“包以紅絹金帛”,或“以大紅羅幔之”。普通人則只能用青氈、黑布等包裹。
樺樹皮的可塑性較強,質輕,易縫合,因此將兩張樹皮圍合,用”扦縫’的手法將其做成筒狀。有些在頂部增加三角叉,使上部加大,成為上大下小的花瓶狀。冠頂加大部分另行製作,再與圓筒縫合連接。對於使用竹子等其他輕型材料製作的內胎,則用鐵絲加以固定。現代罟罟冠多采用四片或六片結構,所使用的內胎材料豐富多樣,如卡紙、塑料、丙綸毯等。與之相應的黏合劑種類也很多,有液體膠、固體膠、單面膠、雙面膠等,給製作罟罟冠帶來極大方便。不過,在使用丙綸毯或其他有機紡織物製作內胎時,仍使用手工扦縫的辦法加以固定。
現代罟罟冠結構示意 現代罟罟冠結構示意
古代罟罟冠的包裝面料需用糨糊粘合到內胎上,裁片連接部分折光邊,用手針扦縫,裝飾品也用手針固定。現代罟罟冠的包裹材料通常不需要與內胎黏合,各裁片之間使用縫紉機縫合,封口仍採用手工扦縫固定。
現代罟罟冠的帽子、冠體和冠頂加大部分有些分開製作,也有一些為一個整體,在裁剪和製作上都非常簡便,形制與傳統罟罟冠基本相同。包裹布料為帶有民族圖案的織錦緞,圖案大都為象徵着吉祥如意的內容。帽子邊緣增加5cm寬的黑色絲絨飾邊,並在四周裝飾紅珊瑚珠;中間以手針固定雲紋牌飾,下綴珠鏈,牌飾及鏈為銀製,珠飾為瑪瑙;牌飾兩側各有兩個鑲嵌瑪瑙的小裝飾牌,同樣以手工固定。冠的前沿多由以藍色、綠色等松石、瑪瑙以及紅珊瑚構成的珠簾裝飾;冠頂加大部分另貼3.5cm黑色絲絨,珠片裝飾雲紋圖案;下部垂4cm的珠串。罟罟冠的所有邊緣都用手針扦縫0.2cm的金色繩。現代罟罟冠冠前增加的珠簾是古代罟罟冠所沒有的,這是借鑑了蒙古族近現代其他冠飾的特點而增加的,使整個署署冠華麗、耀眼,裝飾性極強。傳統的掩耳珠串被改成黑絲絨邊緣、現代庫錦裝飾,長75cm。冠體的內側增加里布,結構與普通帽子相同,四片相連。
現代罟罟冠內胎(左)、現代罟罟冠(右) 現代罟罟冠內胎(左)、現代罟罟冠(右)
現代罟罟冠在製作工藝上,多采用手工縫製,增加了其傳統技藝的含量。內胎使用的是薄型丙綸地毯,成型好、 重量輕、縫製簡單,冠體的四片及冠頂採用手針扦縫的手法連接。冠外包裝面料用縫紉機縫合,先將內胎套進,再將其與裏子以手針扦縫固定。掩耳飾帶用縫紉機縫合,邊緣裝飾金繩用手工扦縫 [2] 

罟罟冠文化特徵

象徵意義
早期罟罟冠具有象徵女子賢惠、堅強的含義。還有一點就是,罟罟冠一般是已婚女子才會佩戴,並且蒙古族女子不會在其他男子面前脱下罟罟冠,只有女子的丈夫才能見到女子脱下罟罟冠時的樣子。到了後期,罟罟冠更多是作為貴族已婚婦人的配飾,起到體現身份地位的作用 [3] 
禁忌
戴罟罟冠是傳統禮俗之一,是神聖的,因此外人對它的觸摸,尤其是男人對它的觸摸,肯定是對戴冠者的一種不敬 [1] 

罟罟冠歷史價值

蒙元宮廷服飾制度建立發展過程中,兼採中原、西域等多元文化之所長,儘管多元文化進行了有力衝擊,但蒙古統治者始終沒有放棄本民族特色傳統服飾風俗,保留了自蒙古國時期就有的“質孫服”和“罟罟冠”,並在新的歷史環境中,通過吸納它族它國文化藝術中的有利因素,很好地運用到質孫服、罟罟冠的製作、裝飾等方面,使其更為華美高貴,更好地滿足了彰顯等級的需要 [4] 
蒙古婦女的頭飾風格獨特,華貴絢麗,其中的罟罟冠是最具有特色的篇章 [5]  。帶有明顯少數民族風格意藴 [6]  。具有豐富的民俗寓意,藴含着蒙古人的價值觀 [7]  。在蒙古族的婚姻中也具有重要象徵意義 [3]  。在中國服裝發展史上佔有一席之地 [1] 
參考資料
  • 1.    李莉莎. 罟罟冠的演變與形制[J]. 內蒙古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7, (1):8-15.
  • 2.    郭世榮,關曉武,任玉鳳主編.內蒙古傳統技藝研究與傳承: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2017.8:第2-7頁
  • 3.    包淑芳. 《蒙古秘史》中的服裝及文化藴意研究[J]. 湖北農機化, 2019, (17):147.
  • 4.    白秀梅. 蒙元宮廷服飾制度社會效應性研究[J]. 語文學刊, 2014, (11):51-52.
  • 5.    宋江彬, 謝靜. 鸞鳳穿花紋織金錦姑姑冠罩初探——北京服裝學院民族服飾博物館館藏古116 姑姑冠罩研究報告[J]. 藝術設計研究, 2017, (2):52-57.
  • 6.    劉健. 女性冠飾起源及其發展演變[J]. 新玉文藝, 2019, (11).273,256.
  • 7.    呼斯樂. 罟罟新考[J]. 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8, 第50卷(6):11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