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題陽關圖

鎖定
題陽關圖》是南宋愛國詩人陸游的七言律詩作品。
全詩通過對畫面的描寫,抒發了詩人自己的滿腔愛國之情。
作品名稱
《題陽關圖》
作    者
【南宋】陸游
創作年代
公元十二世紀(南宋)
作品出處
劍南詩稿
文學體裁
七言律詩

題陽關圖作品原文

題《陽關圖》
誰畫陽關贈別詩(1)?斷腸如在渭橋時(2)。
荒城孤驛夢千里,遠水斜陽天四垂。
青史功名常蹭蹬,白頭襟抱足乖離(3)。
山河未復胡塵暗,一寸孤愁只自知。 [1] 

題陽關圖作品註釋

(1)陽關:古關名,是中國古代陸路對外交通咽喉之地,是絲綢之路南路必經的關隘。位於甘肅省敦煌市西南的古董灘附近。《元和志》:“以居玉門關之南,故曰陽關。”王維《送元二使安西》詩:“西出陽關無故人”,即指此。
(2)斷腸:悲之至也。《搜神後記》:“有人殺猿子,猿母悲啼死。破其腹。腸皆斷裂。”故悲甚曰斷腸。李商隱《贈歌妓二首》詩:“紅綻櫻桃含白雪,斷腸聲裏唱陽關。”
(3)乖離:猶言違忤。《法言》:“乖離,諸子圖徽。”

題陽關圖作品鑑賞

這是陸游寫的一首題畫詩。作者從反問入詩:全誰畫陽關贈別詩?然後用“斷腸”二字奠定了全詩的基調。提到陽關,人們自然會想到唐朝詩人王維的《陽關三疊》(又名《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所以作者説“斷腸如在渭橋時”。從這兩句可以猜想到《陽關圖》畫面肯定是送別場景。陸游對畫面上景象也有描寫:“荒城孤驛夢千里,遠水斜陽天四垂。”這一聯寫景,然後轉入抒情:“青史功名常蹭蹬,白頭襟抱足乖離。”慨嘆自己碌碌無為,為什麼呢?“山河未復胡塵暗,一寸孤愁只自知。”原來是因為山河被異族侵佔,自己不能為收復失地而“孤愁”。
這首詩從唐人那種單純的離別愁緒中昇華出來,轉而抒發愛國情懷,這是陸游的高明之處。陸游被成為愛國詩人,由此可見名不虛傳。

題陽關圖作者簡介

陸游畫像 陸游畫像
陸游(1125—1210),宋代愛國詩人、詞人。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薰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但收復中原信念始終不渝。他具有多方面文學才能,尤以詩的成就為最,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稱,不僅成為南宋一代詩壇領袖,而且在中國文學史上享有崇高地位,存詩9300多首,是文學史上存詩最多的詩人,內容極為豐富,抒發政治抱負,反映人民疾苦,風格雄渾豪放;抒寫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詞作量不如詩篇巨大,但和詩同樣貫穿了氣吞殘虜的愛國主義精神。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放翁詞》《渭南詞》等數十個文集傳世。 [2] 
參考資料
  • 1.    陸游.陸游詩.武漢:崇文書局,2014:230
  • 2.    霍松林 等.宋詩鑑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7:1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