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題畫竹二首

鎖定
《題畫竹二首》是五言古詩,詩人是明代的黃仲昭(1435—1508)。本詞主要表達了詞人對竹的熱愛,希望自己也能如竹一樣堅韌。
中文名
題畫竹二首
創作年代】
明代
作者姓名】
黃仲昭
文學體裁】
五言古詩

題畫竹二首作品原文

題畫竹二首
晚涼
我昔愛此君⑴,手植清溪曲。
春雨長龍孫⑵,森然數竿玉。
風搖疎影長⑶,日轉新陰綠。
披襟趁晚涼,嘯歌淨炎燠⑷。
年來亦何事,東馳復西逐。
披圖見此君⑸,俯首愧塵俗。
甘澤
藹藹碧琅玕⑺,託根傍苔石。
挺抜霜霰餘⑻,蒼然含正色。
況復新雨過⑼,薿薿増潤澤⑽。
偉哉衞武公⑾,學已躋聖域。
淇澳播聲詩⑿,託此比其德。
有志希聖賢,茲圖視為則⒀。 [1] 

題畫竹二首作品註釋

⑴此君:竹之別稱。
⑵龍孫:指筍或新竹。
⑶疎:同“疏”。
⑷嘯歌(xiàogē):長嘯吟詠。炎燠(yán yù):炎熱。
⑸披圖:展閲圖籍、圖畫等。此指打開竹畫。
⑹甘澤:甘雨。
⑺藹藹(ǎiǎi):形容草木茂盛。琅玕:美石,喻竹。
⑻霜霰:霜和霰。喻惡勢力。霰,xiàn,高空中的水蒸氣遇到冷空氣凝結成的小冰粒,多在下雪前或下雪時出現。
⑼況復:何況況且。
⑽薿薿(nǐ nǐ):茂盛貌。《詩經·小雅·甫田》:“今適南畝,或耘或耔,黍稷薿薿。”朱熹集傳:“薿,茂盛貌。”唐柳宗元禮部賀嘉禾及芝草表》:“既呈薿薿之祥,更覩煌煌之秀。”清錢謙益昔我年十七》詩:“皇天可憐我,如禾秋薿薿。”
⑾衞武公:衞國國君康叔九世孫、衞釐侯之子,姓姬名和,衞都朝歌人。公元前812年繼衞君,以賢明傳世,深得周、衞臣民擁戴。武公95歲尚關心操持國是,歷代無不頌其德。
⑿淇澳:此指《詩經·衞風·淇奧》篇。澳通奧。《淇奧》衞人歌頌衞武公的詩篇。
⒀則:模範、樣板。 [1] 

題畫竹二首作者簡介

黃仲昭名潛,以字行,行十八,號未軒,別號退巖居士。莆陽東里(今荔城區英龍街東里巷)人。明成化二年(1466)進士。黃仲昭著述甚豐,修纂《八閩通志》,撰有《未軒文集》十二卷,兩書收入《四庫全書》。七言詩存《鯉湖紀遊十首和先輩龔司訓韻》。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