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題壁

(宋人詩作)

鎖定
《題壁》是宋代無名氏的一首詩作。此詩用樸素粗獷的筆調,逼真地刻畫出了茅草和榾柮兩個生動的形象:一個風風火火,張牙舞爪,卻無所作為;另一個不慌不忙,紮實行動,使人受益。全詩語言淺顯,通過茅草與樹根的對比,勸諭世人,做人不能虛空而要紮實;儘管帶有打油詩的意味,卻風格樸拙,意藴深遠。
作品名稱
題壁
作品別名
題峻極中院法堂壁
作    者
無名氏
創作年代
北宋
作品出處
《千家詩》
文學體裁
七言詩

題壁作品原文

題壁
一團茅草亂蓬蓬,驀地燒天驀地空
爭似滿爐煨榾柮,慢騰騰地暖烘烘 [1] 

題壁註釋譯文

題壁詞句註釋

⑴題壁:據《宋詩紀事》卷九十六記載,這是題寫在嵩山峻極中院的法堂後檐壁間的詩。
⑵茅草:即“白茅”,各種可用於或適於蓋茅屋屋頂的常見高杆粗禾草的泛稱。
⑶驀(mò)地:出乎意料地;突然。王玉峯《焚香記·辨非》:“怕有奸人驀地生惡意,乘機就裏施毒計。”
⑷爭似:怎似。煨(wēi):用微火慢慢地加熱烘乾烤熟。榾(gǔ)柮(duò):樹根。
⑸慢騰騰地:緩慢地。 [1] 

題壁白話譯文

一團亂蓬蓬的茅草點着火後,突然間烈焰沖天,又頃刻間煙消火滅。
倒不如那爐子裏煨火的枯樹蔸,煙火騰騰地燒着,滿屋子都暖和。 [2] 

題壁創作背景

這首詩的作者無可考。據《貴耳集》記載:嵩山極峻法堂壁上有一詩,即此詩,大約成於北宋年間。 [3] 

題壁作品鑑賞

題壁整體賞析

全詩可以分開來看,上下兩句寫的是兩種不同的火:一種是野地裏,一團亂蓬蓬的茅草燃燒起來,看似來勢兇猛,一瞬間便可燒紅半邊天,但是也在一瞬之間,亂茅草就燒完了,火勢自然不能隨之延續,也就迅速的滅了。“驀地燒天驀地空”,兩個“驀”字,突出地表現了一團浮躁虛誇的茅草,來得快也去得快,鬧哄哄地一場空,成不了什麼氣候。另外一種是在火爐裏燒老樹根疙瘩,它們埋在土裏有些年頭,早就腐朽了。也正因為腐朽,火勁兒也就小,燒起來慢騰騰的,看着並不張揚,反而能保持恆温,特別耐燒,因而冬天可以用來煨火,於平平淡淡間給人以長久的温暖。
詩人用樸素粗獷的筆調,逼真地刻畫出了茅草和榾柮兩個生動的形象:一個風風火火,張牙舞爪,卻無所作為;另一個不慌不忙,紮實行動,使人受益。這裏概括了日常生活中的兩種形象:一種是華而不實,好大喜功;另一種則是紮紮實實、默默作來以求實效。詩很淺顯,卻隱含深意。全詩以燒火為喻,通過茅草與樹根的對比,勸諭世人,做人不能虛空而要紮實。此詩似乎在諷刺當時的王安石變法之政令繁複,執行草率,聲勢浩大,收效甚微。
詩人在詩裏並未留下明確的隻言片語,對這兩種火的形態進行評價,只是單純地將這兩種形態描述出來,詩便結束了。但詩人的態度已經很分明,他用這兩種火的形態來喻指世人做事的兩種不同風格,一種謂之爆發力,一種謂之持久性。辯證地來看,二者或許各有千秋,難説好壞,但詩人字裏行間的意味,很顯然是贊成後一種風格的,拒絕那種虛燥的、短暫的輝煌,而是去追尋踏實的、長久的温暖。所以,詩的前後兩句之間要用“爭似”二字來勾連。另外,這首詩對比手法的運用很有特色。如茅草燃燒前後情況的對比。兩個“驀地”強調其時間之短、反差之大。又如燒茅草與燒樹根不同狀態對比。“驀地燒天”與“漫騰騰地”突出茅草的轟轟烈烈與樹根的不動聲色。又如“驀地空”與“暖烘烘”對比,強調二者結果一虛空、一實在。
這首詩語言通俗,類似打油詩,但寓理於物,針砭時弊,也可説它是“主理”的宋詩一個典型。 [1] 

題壁名家點評

歷史學家羅爾綱:這首題壁詩,作者從燒茅草和堅實的木頭,出現兩種不同的情況及效果,來説明這樣一個道理:無論做什麼事情,如果華而不實,只追求表面的一時虛浮,就會像燒亂茅草一樣,轉瞬間便沒有了,只有腳踏實地,講求實際,鍥而不捨地工作才能達到目的,這就像在爐裏燒老木頭根那樣,由於質堅耐燒,便可以不斷地發出熱量,給人帶來温暖。 [4] 
參考資料
  • 1.    蒙萬夫 等.千家詩鑑賞辭典.西安: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6:172-173
  • 2.    (宋)謝枋得 (明)王相著 王仁銘譯註.千家詩:書海出版社,2001年09月第1版:第87頁
  • 3.    (宋)謝枋得選;張凌翔解譯.千家詩全鑑 典藏版:中國紡織出版社,2015.06:第231頁
  • 4.    羅爾綱著.羅爾綱全集 第19卷: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08:第3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