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頭肌

鎖定
頭肌分佈於頭面部,包括面肌和咀嚼肌。
中文名
頭肌
分    為
面肌和咀嚼肌
面    肌
面部的控制表情的肌肉
咀嚼肌
運動顳下頜關節的肌

頭肌解剖結構

(圖冊“頭肌的解剖結構”參考資料: [1-2] 
頭肌的解剖結構
頭肌的起止點、主要作用和神經支配
肌羣
名稱
始點
止點
主要作用
神經支配
額腹:帽狀腱膜
額部皮膚
揚眉、皺額
顳支(Ⅶ)
枕腹:枕骨上項線
帽狀腱膜
後牽頭皮
耳支(Ⅶ)
瞼部:環繞眼裂
眶部:環繞眼眶
淚部:起自淚囊部,止於瞼部
眨眼
閉眼
擴大淚囊,使淚液流出
顳支、顴支(Ⅶ)
橫部:上頜骨尖牙及側切牙的牙槽突
翼部:鼻翼軟骨的外側面
縮小鼻孔
開大鼻孔
頰支(Ⅶ)
環繞口裂周圍
閉合口裂
頰支、下頜緣支
(Ⅶ)
上唇上方
口角皮膚
提上唇
顴支、頰支(Ⅶ)
顴肌
提口角
顴支(Ⅶ)
腮腺咬肌筋膜
牽拉口角向外側
頰支、下頜緣支
(Ⅶ)
下唇下方
降口角
下頜緣支(Ⅶ)
眶下孔下方
提口角
頰支(Ⅶ)
下唇下方
降口角與下唇
面頰深部
使唇、頰緊貼牙齒,助咀嚼與吮吸
下頜骨側切牙和中切牙的牙槽突
頦部皮膚
上提頦部皮膚,使下唇前送
下頜緣支(Ⅶ)
咀嚼肌
顴弓
咬肌粗隆
上提下頜骨(閉口)
咬肌神經(Ⅴ)
顳窩
下頜骨冠突
顳深神經(Ⅴ)
翼突
下頜支內面
顳下窩、翼突
下頜骨髁突翼肌凹、顳下頜關節囊
雙側:下拉頜骨向前;
單側:下拉頜骨移向對側
翼外肌神經(Ⅴ) [3] 

頭肌面肌

面肌為扁簿的皮肌,位置淺表,大多起自顱骨的不同部位,止於面部皮膚,主要分佈於面部口、眼,鼻等孔裂周圍,可分為環形肌和輻射肌兩種,有閉合或開大上述孔裂的作用,同時牽動面部皮膚顯示喜怒哀樂等各種表情,故面肌又稱表情肌。
(1)顱頂肌為顱頂部闊而薄的肌,如左,右各一的枕額肌。枕額肌由額肌鹹肌及兩者之間的帽狀腱膜構成。額肌為枕額肌前部的肌腹,位於額部皮下,止於眉部皮膚;枕肌為枕額肌後部的肌腹,位於枕部皮下,起自枕骨。枕額肌與顱部的皮膚和皮下組織緊密結合共同組成頭皮,與深部的骨膜隔以疏鬆結締組織。該肌收縮吋,枕肌可向後牽拉帽狀腱膜,額肌可提眉並使額部皮膚出現皺紋。
(2)眼輪匝肌位於眼裂周圍,呈橢圓形,分為眶部,瞼部和淚腺部。瞼部纖維收縮時可眨眼,與眶部纖維共同收縮使眼裂閉合;淚囊部纖維收縮可擴大淚囊,使囊內產生負壓,以利淚液引流。
(3)口周圍肌人類口周圍肌在結構上高度分化,形成複雜的肌羣,包括環形肌和輻射狀肌環繞口裂的環形肌稱口輪匝肌。收縮時閉口,並使上、下唇與牙貼緊。輻射狀肌分別位於口唇的上丁方,能上提上唇,降下唇或拉口角向上、向下或向外。輻射狀肌中較重要的是頰肌,起自面頰深層,止於口角,收縮時使唇,頰貼緊牙齒,幫助咀嚼和吸吮,並可將口角拉向外側與口輪匝肌共同作用,可做吹口哨動作。

頭肌咀嚼肌

包括顳肌、咬肌,翼內肌和翼外肌,配佈於顳下頜關節周圍,參與咀嚼運動。
(1)顳肌起自顳窩,肌束如扇形向下會聚,通過順弓的深面,止於下頜骨的冠突。收縮時上提下頜骨,並可向後牽拉下頜骨。
(2)咬肌起自顴弓的下緣和內面,纖維斜向後下止於咬肌粗隆。收縮時上提下頜骨,同時向前牽引下頜骨。
(3)翼內肌起自翼突窩,止於下頜角內面的翼肌粗隆。收縮吋上提下頜骨,並使其向前運動。
(4)翼外肌位於顳下窩內。起自蝶骨大翼下面和翼突外側面:向後外止於下頜頸。此肌兩側同時收縮叮牽拉下頜骨向前,作張口運動;一側收縮則使下頜骨向對側移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