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頑石重歸青埂峯

鎖定
《頑石重歸青埂峯》是清代高鶚創作的一首詩。
作品名稱
頑石重歸青埂峯
作    者
高鶚
創作年代
清代晚期
作品出處
《紅樓夢》第一百二十回
文學體裁
七言詩

頑石重歸青埂峯作品原文

天外書傳天外事,(1)
兩番人作一番人。 [2] 
畫像:一僧一道在青埂峯下談論頑石 畫像:一僧一道在青埂峯下談論頑石 [1]
“天外”二句:上句是説,這部從仙界頑石上抄錄下來的天外書所傳乃天外石頭之事。下句是説,頑石在青埂峯與賈寶玉在人世間的兩番不同經歷原本同屬一人,這裏“真”與“幻”又合二為一了。下句句法上顯得生造硬湊,續書者寫詩或改詩多見這類疵病。

頑石重歸青埂峯作品賞析

圖片:後人仿製的通靈寶玉 圖片:後人仿製的通靈寶玉 [3]
《紅樓夢》八十回以後為續補文字,非曹雪芹所作。小説中,一僧一道攜通靈寶玉到青埂峯下,將它安放在女媧煉石補天處,然後各自雲遊而去。續書作者就插了這兩句讚語。
通靈寶玉迴歸山下,原本象徵在現實中碰壁後的覺悟,並非真為了編造天外人間的傳説故事。續書者很難懂得這一點,所以只好説些內容空泛、含義不清的話。 [2] 

頑石重歸青埂峯作者簡介

高鶚(約1738~約1815),清代文學家。字蘭墅,一字雲士。因酷愛小説《紅樓夢》,別號“紅樓外史”。漢軍鑲黃旗內務府人。祖籍鐵嶺(今屬遼寧),先世在清初即寓居北京。少年時喜好冶遊,中年一度在外課館。他熟諳經史,工於八股文,對詩詞、小説、戲曲、繪畫及金石之學十分通曉。詩宗盛唐,詞風近於花間派,寫文章“辭必端其本,修之乃立誠”,強調以意為主。他熱衷仕進,累試不第,1795年(乾隆六十年)始中進士。歷任內閣中書、內閣侍讀等職,在任時以“操守謹、政事勤、才具長”見稱。晚年家貧官冷,兩袖清風,雖然著作很多,卻多未及問世就去世了。一般認為,長篇小説《紅樓夢》的後四十回是高鶚所續。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