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順序符號

鎖定
順序符號(sign of order)是常用的數學符號之一,指用來確定運算順序的符號。常用的順序符號有:—、( )、[ ]、{ },他們分別稱為括線、小括號(或圓括號)、中括號(或方括號)、大括號(或花括號)。在計算過程中確定的順序是:先算括線,次算小括號,再次中括號,最後算大括號 [1] 
中文名
順序符號
外文名
sign of order
所屬學科
數學
所屬問題
算術
簡    介
用來確定運算順序的符號

順序符號基本介紹

用來改變運算順序的括號,稱為運算順序符號,簡稱順序符號。運算順序符號常見的有:小括號,記作( );中括號,記作[ ];大括號,記作{ };括線,記做“—”。小學裏一般只使用小括號和中括號。在含有括號的算式裏,要按照從裏到外的次序,先算小括號裏面的,再算中括號裏面的,再算大括號裏面的,最後算括號外面的。括號內的運算,仍按照“先乘除後加減,同級運算依次算”的規定進行。例如48÷3×4,按運算順序規定,同級運算從左往右依次算,先做除法再做乘法運算。48÷3×4=16×4=64。在這個算式中,如果加上了小括號,48÷(3×4),改了原來的運算順序,先算小括號裏面的,後算小括號外的。48÷(3×4)=48÷12=4。這些符號還能表示幾個數或幾種運算結合在一起,所以也叫做結合符號 [2] 
最先用括線表示運算順序的是許凱(N.Chuquet),他在1484年寫的《算術三篇》中,把橫線加在要先算的式子下面。1646年,斯霍滕(Schooten,F.van)把括線加在要先算的式子之上。最早使用小括號( )的是施蒂費爾(M.Stifel),但他的手稿沒有印刷,最早使用小括號的是克拉維烏斯(C.Clavius)於1608年在意大利出版的數學書中。17世紀,沃利斯(J.Wallis)的著作《無窮的算術》中,開始出現中括號[ ]。1591年,韋達(F.Viéte)的著作中開始應用大括號。直到18世紀後半期,所有括號才在全世界通用 [1] 

順序符號常用順序符號簡介

順序符號小括號

有時需要改變混合運算順序,就要使用運算順序符號,小括號是最常見的一種運算順序符號,記作( )。例如60÷3+7,按照運算順序的規定,應該先做第二級運算,後做第一級運算。 也就是先計算60÷3,把所得的商再加上7,60÷3+7=20+7=27。如果第一級運算加上了小括號,60÷(3+7)那麼就改變了運算順序,先算小括號裏的,再算小括號外的。60÷(3+7) =60÷10=6。又如100減去20與30的和,差是多少?列式計算時一定不能忘記加上小括號,100-(20+30) =50,如果不加小括號,就和原來的題意不相符了,得數也不一樣了。當然也不能隨意添加小括號。例如100減去20與3的積,差是多少?正確列式為100-20×3,按運算順序規定,先算第二級運算,符合題意。如果添上小括號為100-(20×3),就多此一舉了 [2] 

順序符號中括號

為了改變混合運算的順序,要使用運算順序符號。一般都是先使用小括號,小括號還不能滿足要求時,再去使用中括號,記作“[ ]”。例如,用5乘2與4的和,所得的積去除90。商是多少?如果只加上小括號是不能滿足題目要求的,必須加上中括號,即90÷[5×(2+4)]才符合題意。按規定,在有括號的算式中,先算小括號裏的,再算中括號裏的,最後算括號外的。90÷[5×(2+4)]=90÷[5×6]=90÷30= 3 [2] 

順序符號大括號

在需要改變混合運算順序時,使用了小括號、中括號後還不能滿足要求的話,就需要再用大括號。按規定,在有括號的算式中,先算小括號裏的,接着算中括號裏的,再算大括號裏的,最後算括號外的 [3] 
例:
參考資料
  • 1.    《數學辭海》編輯委員會.數學辭海·第一卷.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第27頁
  • 2.    胡光銻主編;林玲副主編;李林,倫銀華,李潔等編.小學生數學實用辭典 修訂版: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01:第59頁
  • 3.    劉勇,張豔軍,羅姍姍主編;張文革,林冰,李明明副主編.小學生數學詞典 圖解版:江西教育出版社,2009.07: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