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韓德清

(三時學會創辦人)

鎖定
韓德清,河北河澗人,光緒十年十月初八生,幼年鄉試舉人,中年來京,在京同河南淨嚴法師先學儒、而後歸佛,眾稱清淨居士。 [1] 
中文名
韓德清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884年

韓德清人物簡介

韓德清,號清淨居士,與歐陽竟無並稱‘南歐陽北清淨’或‘南歐北韓’,被譽為民初唯識學的兩位泰斗。三時學會是韓德清創辦的現代佛教史上著名的佛學研究團體之一。其成員以居士為中心,研究對象則以唯識法相為主,與南京支那內學院齊名。

韓德清學會介紹

學會命名為三時,出於《解深密經》的三時教判之説。該經所述之第三時所説法門均為了義教,且特為趣向大乘者而説。由此可見三時學會的宗趣。
該會的前身是韓德清所創辦的北京法相研究會。研究會成立於1922年,並開始公開講學。
1925年十月,韓德清以三時學會代表的身分隨太虛至日本出席東亞佛教大會,並在會上發表學術論文〈十義量〉。1927年九月,三時學會正式成立,會員中有許多北京的著名知識份子,如葉恭綽、梅光羲、徐鴻寶、林宰平、朱芾煌、周叔迦、胡瑞霖、韓哲武等人。由韓德清出任會長。該學會每週講述與唯識學相關的論疏,並舉辦普及佛法的公開演講。除了唯識學的研究之外,更擴及社會事業,於1934年設立大良醫院。此外,在佛書出版方面,除韓德清的著述外,所出版的多是法相唯識的古籍。其刊刻、印刷、校勘、裝訂等方面,水準甚高。1935年,該學會曾與上海宋版藏經會合作出版《宋藏遺珍》。
與南京支那內學院相較,三時學會的規模較小,門下人才稍遜,但其學風以細密見長,與支那內學院之談大義回異,故在唯識學上,亦足以補支那內學院之不足,而與之分庭抗禮。
1949年以後,此學會有趙樸初、周叔迦、巨贊、高觀如、林玄白、周紹良、石鳴珂(芝峯)等三十多名會員,主要在研究玄奘着譯的書,並完成《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的英譯,並於1957年出版《法顯傳》的英譯《ARecord of the Buddhist Countries by Fa-hsien》以紀念釋尊入滅二千五百年紀念。1959年出版韓德清生前最後宏着《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彙編》,該書枱灣新文豐出版公司有影印出版。
參考資料
  • 1.    董紹明. 北京三時學會簡介[J]. 佛教文化, 199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