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韋蘭運河

鎖定
韋蘭運河(Welland Canal ) 加拿大南安大略的水道,它使南方的伊利湖和北方的安大略湖之間能通航大船,併成為聖羅倫斯航路的重要紐帶。
中文名
韋蘭運河
外文名
Welland Canal
釋    義
加拿大南安大略的水道
作    用
南方能通航大船

韋蘭運河簡介

安大略的韋蘭運河 安大略的韋蘭運河
由於連接伊利湖安大略湖的天然河流尼加拉河有瀑布和急流,無法通行,所以需要有一條運河。韋蘭運河從伊利湖上的科爾本(Colborne)港到安大略湖上的威樂(Weller)港,長44.4千米,最淺處深9米。兩湖之間水位差100米,用8道水閘來調節,可通行70米長的船。第一條運河於1829年通航,從達爾豪西(Dalhousie)港通到魯濱遜港。1833年向南延長到科爾本港,1871-1887年加寬。1912年開始修建新運河,1932年通航。1972年完成運河南段的疏浚。
韋蘭運河
韋蘭運河(16張)
在加拿大安大略湖和伊利湖之間。1829年開鑿。二十世紀初因人口激增和工業發展需要而重加疏浚,於1932年完工。全長44.4千米,深8米,寬61米,從克伯尼港至威樂港共有8個水閘,可供較大輪船通行。貨運以鐵礦、小麥、煤、玉米、鋼鐵、大麥為主。

韋蘭運河建造過程

韋蘭運河是聖勞倫斯海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建成主要經歷了以下四個階段。

韋蘭運河第一階段

(1829-1844年):由一傢俬營公司韋蘭運河公司修建,1833年建成,全長44千米。有40個木製船閘,最小船閘尺寸為33.5m×6.7m×2.4m。木製船閘的維護費用很高,1839年由政府收購。

韋蘭運河第二階段

(1845-1886):運河深度增加到2.7米,船閘數量減少到27個。新的船閘是圬工(石砌)結構,尺寸為長45.7m×寬8.1m。1848年,蒙特利爾和安大略湖之間建成了一條航深為2.7m的運河,船舶可從伊利湖航行至下游的聖勞倫斯河

韋蘭運河第三階段

(1887-1931):有26個石砌船閘,尺寸均為長82.3m×寬13.7m,限制性航深4.3米。1881年新運河部分投入使用,1887年運河全線深度達到4.3米。

韋蘭運河第四階段

(1933-至今):運河全長43.4千米,全線深度達到8.2米,由8級船閘克服安大略湖和伊利湖之間99.5米的水頭。

韋蘭運河河上船閘

韋蘭運河上的船閘使得船舶能夠繞過尼亞加拉大瀑布,是加拿大20世紀十大公共工程之一。
韋蘭運河 韋蘭運河
韋蘭運河上的船閘由下游至上游方向從1至8順序編號,由聖勞倫斯海道管理公司尼亞加拉地區分部負責運行管理。4、5、6號均為雙線連續3級船閘,共有人字門及其啓閉機24套,閥門及其啓閉機27套,船舶防撞裝置6套,雙軌活動鐵路橋1座。1、2、3、7和8號為單線單級船閘。
韋蘭運河1-7號船閘的平均提升高度為14.2米。位於伊利湖的8號船閘是適應湖水水位進行最終調節的控制性船閘,其提升高度為0.3-1.2米。閘室尺寸長233.5m×寬24.4m×坎上水深9.1米;河道水深8.2米,允許通過船舶的最大尺寸限制為:長225.5米,寬23.8米,載物吃水深8米,這種大船可以運載29000噸鐵礦石或38700立方米貨物。每個船閘在大約10分鐘時間內充水9萬立方米,船舶經過每級船閘大概需要花費45分鐘。
聖勞倫斯海道管理公司在韋蘭運河設有一個現場交通控制中心,佈設工業電視監視系統和船舶自動識別系統,可以隨時瞭解船舶的方位和過閘情況,減少了船舶滯留並提高了航運安全度,航行安全保障率持續保持在99%以上。船舶通過聖勞倫斯海道需要交納通行費,安裝導航設施及GPS船用終端,必須遵守加拿大航海機構和聖勞倫斯海道管理公司制定的制度和規則。
船舶過閘需要交納過閘費用,需要提前向交通控制中心提交計劃,計劃提交途徑:internet、電話和傳真;船閘和船舶通過電話、VHF與交通控制中心聯繫;船舶與船閘聯繫,上行用17頻道,下行用20頻道;船舶與交通控制中心聯繫用9頻道。
每個船閘配置檢查員、船閘操作員和繫纜解纜員3名工作人員,分別負責每個船閘人字門、閥門、鐵路橋和防撞裝置的運行、日常維護、應急處理,指導船舶進出閘,協助繫纜解纜,收集運行數據,檢查船閘、救生和消防設備,對人字門和閥門進行潤滑處理。每個船閘設置三個現地操作室,操作室配置計算機系統和工業電視系統,操作員通過現地計算機系統進行閘閥門、防撞裝置和鐵路橋等設備的操作。
聖勞倫斯海道管理公司建有專門的inter網站,可以免費登錄,通過這個網站,可以及時瞭解船舶參數(尺寸、載荷),船閘參數,船閘運行情況,過閘計劃等免費信息,還可以獲取其他收費信息。
由於冬季河道結冰,每年停航3個月,設備設施的維修一般在停航期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