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鞠真

(醫生)

鎖定
鞠真(1898~1971) 學名維新,字琢亭。文城鎮西寨村人,出身中農家庭。1916年,考入美國傳教士創辦的煙台毓璜頂醫院學習西醫。兩年後因不滿醫院的諸多“洋規矩”退學回鄉,與同學趙友三於文城合開“新城藥房”行醫。
中文名
鞠真
別    名
學名維新,字琢亭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日期
1898年
逝世日期
1971年
主要成就
1922年辦起“中西藥社”
出生地
文城鎮西寨村

鞠真人物經歷

1922年,獨自到侯家集辦起“中西藥社”。鞠真醫療認真,給窮人看病,常不收診費,深得百姓敬重。“九·一八”事變後,鞠真對蔣介石當局的“攘外必先安內”政策極為憤慨。凡國民黨地方軍警找他看病,一律拒絕,以示抗議。鞠真與中共地下黨員王祥卿(化名王光)過從甚密。1936年,王光被捕入獄,鞠真不顧個人安危,將王保釋。王出獄後,隱蔽在“中西藥社”繼續從事革命活動,先後介紹鞠真的兩位夥計姜明海、林基路加入中國共產黨,藥社成為共產黨的地下聯絡站。1940年,漢奸告密,藥社遭日軍搜查,鞠真棄家紓難,攜多年購置的醫療器械及藥品,同姜明海、林基路一起參加八路軍,建立東海軍分區獨立五營衞生所。 同年5月,經孫超、王沔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當時,部隊缺醫少藥,鞠真多次冒生命危險,外出採購藥品器械,並經各種渠道, 動員梁釗、沈慶禎、張少奎等9名社會醫人蔘加八路軍。這些人多數成為業務領導骨幹。1944年受山東軍區和東海軍分區委託,負責在鋪集院東村籌建“健民藥房”,以王子坤、喬廷秀為正副經理,利用“健民藥房”和文城“鴻春盛”商號的名義到各大城市採購藥品器械,支援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1943~1947年,主辦5期衞訓班,每期50~100人,為人民軍隊培訓了大批醫務人才。1947年,文登流行黑熱病,患者挺着大肚子,面黃肌瘦。“健民藥房”積極採購西藥斯涕波霜,在文城、澤頭開設專科門診,為撲滅黑熱病作出貢獻。同年,國民黨軍隊重點進攻膠東解放區時, 鞠真領導東海衞生處,組織煙威兩線的收容站,成立5個治療所,先後治療傷員7000餘名,受到表彰,其中3個所800餘名醫務人員被提升。1956年4月,突然病倒,久治不愈而逝。 [1] 

鞠真社會職務

鞠真歷任八路軍東海軍分區獨立團衞生處主任兼衞生隊長、東海軍分區衞生處處長、東海軍分區供衞處長、山東軍區第五軍醫院院長、山東軍區肺病療養院院長、第六康復醫院院長等職。
參考資料
  • 1.    人物  .山東省情網[引用日期2012-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