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鞍山南果梨

鎖定
鞍山南果梨2005年2月4日,國家質檢總局正式批准對鞍山南果梨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鞍山南果梨屬遼南特產,主產地為遼寧省的鞍山,海城,遼陽,岫巖滿族自治縣地區,該果以其發源地鞍山市千山區大孤山鎮對樁石產區最為著名和正宗,可考證的一株數百年的南果梨祖樹就坐落在對樁石村,該果有華夏果中之桂冠之説。
鞍山南果梨以其色澤鮮豔、果肉細膩、爽口多汁、風味香濃而深受讚譽,南果梨屬秋子梨,故其採摘期在每年的九月初,剛採摘下的果實需經一至兩週時間的後貯,方能把果實的色澤、口感、氣味充分顯露出來。2019年11月,入選中國農業品牌目錄。 [1] 
中文名
鞍山南果梨
產地範圍
遼寧鞍山千山、海城現轄行政區域
品質特點
色澤鮮豔、果肉細膩、爽口多汁
地理標誌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批准文號
總局公告2005年第19號
批准時間
2005年2月17日
實施時間
2005年2月17日

鞍山南果梨產品特點

鞍山南果梨 鞍山南果梨
鞍山南果梨這枚奇果,其色澤明豔、果肉細膩、絳汁濃純、香味馥郁。 [2] 
優質南果梨一般單果重量平均大約70克以上,最大單果可達200克。果皮薄、表皮清潔、綠或黃綠色,向陽面帶有紅暈,色澤鮮豔,果梗粗短,並保留完整,果心小,果核的細胞少,果肉乳白色。充分成熟後的南果梨果皮變成金黃色,果肉為黃白色,肉質細膩,柔軟多汁,酸甜適口,芳香濃郁,風味極佳。

鞍山南果梨歷史淵源

鞍山南果梨 鞍山南果梨
碑文記載,清光緒二十年仲秋某日,村裏老人高永慶行至北坡,突感奇香撲鼻,老人尋覓至一棵碗口粗的梨樹下,只見黃裏透紅的落果滿地。老人撿起地上的一枚果實一嘗,頓感清香沁入心肺,回味無窮。為弄清該梨由來,高永慶託女婿把梨帶到遼陽,讓那裏南來北往的梨客們辨認,梨客們對該梨味道讚不絕口,讚譽此果味具南方諸果之長,遂給此果定名為南果,因為它產於鞍山、海城,所以南果梨還有另外一個稱呼——鞍果或海果。自發現祖樹迄今已有100多年曆史,近百年人工嫁接和繁衍,南果梨已經成遼寧乃至東北地區特有的產品。
鞍山南果梨的原始祖樹,生長在鞍山市千山區大孤山鎮上對樁石村,距今有100多年的歷史。
2002年鞍山市政府就開始對千山區、海城市兩地區的南果梨種植實行全地區規範化、標準化管理,確定了以抓“協會”為龍頭帶動數千家果農規範化生產的思路,組織成立了“海城市南果梨協會”、“千山區南果梨協會”。 [3] 

鞍山南果梨產地環境

鞍山南果梨 鞍山南果梨
自然環境:該地域位於東北松遼平原東南部邊緣,長白山山脈千山餘脈南麓,境內有平地,多山丘,四季分明,南果梨生長季節雨量適中,温度適宜,日照充足,屬暖温帶大陸性季節氣候,海拔為300~600米。
氣温與有效積温:年平均氣温9.6℃、無霜期174天,大於或等於10℃年有效積温3000℃以上。
日照:年平均日照時數2521小時,南果梨生長季節平均日照1604.4小時。
降水:年平均降雨量710.3毫米,南果梨生長季節平均降雨量648.9毫米。
土壤:該區域屬長巖或片岩和花崗岩混合巖為成圖母巖地區,是南果梨生長的最佳區域。土壤類型是棕壤土類棕壤土亞類,腐殖質厚度10~40釐米,顏色淺灰色至黑色,質地為砂壤土至壤土,結構為粒狀或小粒狀。有機質含量1.28%~11.60%,全氮量0.068%~0.6%,全磷量0.0153%~0.36,全鉀量1.050%~3.833%,pH6.5~7.0。 [4] 

鞍山南果梨生產情況

鞍山南果梨 鞍山南果梨
樹勢較強壯、幼樹樹姿直立,枝條分佈較密。成年樹樹體高大,生長健壯,樹冠開張,枝條稀疏,披散下垂。定植後一般2年左右開花。3~4年開始結果,10年以後進入大量結果期。壽命長,易豐產。一般壽命在80~120年左右。
結果樹的樹冠呈自然開心形,在管理較好的條件下,新梢年生長量可達3釐米左右。在自然生長條件一下,20年生樹高達5米,樹冠枝展達6~7米;60年生以上的大樹最高可達8米,樹冠枝展在10米以上。
芽萌發力強,發枝力與樹齡、樹勢及修剪因素有關。幼齡樹發枝力很強,每枝可萌發新梢4~7個;初結果樹每枝可萌發新梢3~4個;大量結果後,每枝可萌發新梢2—5個。以短果枝和短果枝羣結果為主,中長果枝結果為附,多在3~5年生枝上結果。腋花芽結果能力強,一般生長健壯的植株,腋花芽結實力高達30~40%。短果枝壽命較長,一般達10年以上。坐果能力較高。大部分花序均能坐果,一般每個花序平均可坐2~4個果。南果梨自花結實率低,建園時要選擇親和力較高的品種(如花蓋梨、白小梨、尖把梨等)做為授粉樹。

鞍山南果梨地理標誌

鞍山南果梨地域保護範圍

鞍山南果梨原產地域範圍以遼寧省鞍山市人民政府《關於申報鞍山南果梨原產地域產品保護的函》(鞍政函[2004]58號)提出的地域範圍為準,為遼寧省鞍山市千山區、海城市現轄行政區域。 [5] 

鞍山南果梨質量技術要求

栽培管理
鞍山南果梨 鞍山南果梨
⒈土壤條件:土壤類型為棕壤土類或棕壤土亞類,有機質含量1.28%以上,pH值6至7.
⒉種苗培育:砧木以抗寒、抗病、抗旱的山梨為主。
⒊施肥:畝施有機肥3000公斤。
⒋花果管理:授粉樹不少於1/8.南果梨與授粉樹最大距離不超過30米。在花後1個月內完成疏花疏果,每花序留1至2個果,其餘疏除。
⒌果實採收:9月上、中旬晴天手摘。
產品質量特色
⒈感官特徵:果形近似圓形或橢圓形,部分帶紅暈,果肉細膩、多汁、甜酸適度、香味濃郁。
⒉理化特徵:單果重60至100克,果實後熟後最佳食用期的硬度≥2.0kg/c㎡,可溶性固形物≥13%,總酸≤0.40%,固酸比≥32%.
⒊保護等級:特級、一級、二級、三級。

鞍山南果梨專用標誌使用

在鞍山南果梨原產地域範圍內的生產者,如使用“原產地域產品專用標誌”,須向設在當地質量技術監督局的鞍山南果梨原產地域產品保護申報機構提出申請,經初審合格,由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後,方可使用鞍山南果梨“原產地域產品專用標誌”。 [5] 

鞍山南果梨品牌文化

鞍山南果梨 鞍山南果梨
傳説,在一千多年前的千山,常有從南方飛來的大雁落在老龍潭一帶歇着。有一年春天,有一隻象天鵝似的紫褐色大雁從南方飛來,在千山的九百九十九座山峯中間飛來飛去,一個勁兒地打旋兒。它把在南方叼回來的一顆梨籽吐出來,梨籽正好落在了西南溝的向陽坡上。這梨籽一落到地上就入了土,並且立刻發了芽,抽了枝,眼瞅着就長成了一棵帶刺兒的野梨樹。這一切正好被一個採野果的老道給看見了,他感到很新奇,便常常到這裏看望這棵野梨樹。不久,這棵樹開了花,結了果。果實開始是青色的,個頭不大還有點發澀,不好吃。後來,這老道用山丁子樹與它嫁接。再結果時,梨的個頭比原來大了,梨色也由青色變成金黃,還有點桔紅,咬一口,好吃極了!人們從老道那裏得知,這梨樹是那隻大雁從南方叼來的種子下的,古時候也稱南方叫南國,於是人們就把這種梨起名為南果梨了。後來這南果梨叫白了,就成了南果梨。這以後,移植這種梨樹的人就越來越多。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