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靳寶

(蘭州大學哲學社會學院副教授)

鎖定
靳寶,男,漢族,哲學博士,甘肅蘭州人,蘭州大學哲學社會學院副教授
中文名
靳寶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甘肅蘭州
學位/學歷
博士

靳寶人物經歷

2010年12月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人文學院哲學系,獲哲學博士學位。
2011年5月至今,蘭州大學哲學社會學院,歷任講師、副教授 [1] 

靳寶研究領域

研究方向:德國古典哲學(重點為康德和德國觀念論)、現象學(重點為海德格爾、胡塞爾、列維納斯等)、儒家心性論、馬克思主義哲學
研究重點:亞里士多德的實踐哲學,中西形而上學傳統的會通和重建

靳寶主講課程

形而上學導論 康德哲學研究 現當代歐陸哲學等 [1] 

靳寶學術成果

靳寶發表論文

1.《論海德格爾的知覺現象學》,《世界哲學》,2008年第6期;該文被人大複印資料《外國哲學》2009年第2期全文轉載。
2.《論海德格爾對康德主體形而上學的批判》,《社會科學研究》,2009年第4期。
3.《論海德格爾對康德主體倫理學的批判——基於敬重現象的分析》,《人文雜誌》,2009年第4期。
4.《本源的想象與此在的有限——論海德格爾對康德先驗想象力的解讀》,《江漢大學學報》,2010年第4期。
5.《論作為“通道”的存在論差異——兼評馬裏翁對海德格爾存在論差異思想的疏解》,《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學報》,2014年第4期;該文被人大複印資料《外國哲學》2014年第10期全文轉載。
6.《是與在:關於現象學的陳述問題》,《人文雜誌》,2014年第5期。
7.《牟宗三論“存在與時間”——兼評牟宗三對海德格爾形而上學之“誤置”的“誤置”》,《甘肅理論學刊》,2014年第5期。
8.《灰色存在論——與馬裏翁一道反思笛卡爾與海德格爾的存在論》,《科學經濟社會》,2014年第4期。
9.《海德格爾對先天概念之原始意義的現象學澄清》,《武漢科技大學學報》,2015年第1期。
10.《胡塞爾現象學視域中的存在論構想》,《哲學分析》,2015年第3期;該文被人大複印資料《外國哲學》2015年第11期全文轉載。
11.《康德論形式邏輯與先驗邏輯的關係——以同一個知性之“分析”與“綜合”的應用為視角》,《武漢科技大學學報》,2015年第6期。
12.《為什麼存在者存在而無反倒不存在?》,《現代哲學》,2018年第3期。

靳寶科研項目

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和中央高校基本業務費各一項,均處於在研階段。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