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面天樹蛙

鎖定
面天樹蛙和台北樹蛙都是由台大動物系退休的王慶讓教授所命名的。它是台灣樹蛙家族中的灰姑娘,體色相當多變,但以灰褐色為主不會變綠,會隨着環境變成淡褐色或深褐色。
中文學名
面天樹蛙
動物界
樹蛙科
樹蛙屬
生殖季節(月)
011,111,111,110
族羣狀況
廣泛分佈(面天樹蛙是台灣特有種),無危險種
卵塊性質
顆顆分離,沒有黏性
產卵數
100-300
生活習性
屬於小型的樹蛙,體長約2到5公分,身上有些顆粒,乍看之下像一隻小蟾蜍。但從它們指端膨大吸盤、在灌叢小草上攀爬自如的身手,您能確定它們是一羣小樹蛙。
面天樹蛙是台灣的特有種,分佈遍達全省的中、低海拔山區。繁殖季節從二月到九月,但幾乎整年都可聽到它們的叫聲。生殖期間,雄蛙會在夜晚聚集到水邊的植物體上或地上鳴叫。單獨一隻鳴叫時,叫聲是有規律而從容的“逼、逼、逼”。但許多隻雄蛙一起合唱的時候,由於雄蛙之間互相較勁,叫聲會變成雜亂而且急促。它們的卵很大(卵徑約2.4公釐),產的卵一粒粒分散在地面上,常因沾有沙粒而呈土褐色,乍看之下,好像不小心打翻一地的粉圓。
白天雄蛙很喜歡靜靜的平貼在芒草葉上作日光浴,此時身體顏色會變得很淡,很容易被觀察到。夜晚雄蛙常爬在小草上面或者躲在樹林底層或土堆中鳴叫,也會積極四處走動尋找母蛙交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