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鎖定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拼音:mǐ bù yǒu chū,xiǎn kè yǒu zhōng)是一個成語,最早出自於《詩經·大雅·蕩》。 [1]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是指事情都有個開頭,但很少能到終了。多用以告誡人們為人做事要善始善終。複句式結構;在句中一般作分句。 [1] 
中文名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拼    音
mǐ bù yǒu chū,xiǎn kè yǒu zhōng
近義詞
善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
出    處
《詩經·大雅·蕩》
注音字母
ㄇㄧˇ ㄅㄨˋ ㄧㄡˇ ㄔㄨ,ㄒㄧㄢˇ ㄎㄜˋ ㄧㄡˇ ㄓㄨㄥ
語法結構
複句式
語法屬性
作分句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成語出處

《詩經·大雅·蕩》:“蕩蕩上帝,下民之闢。疾威上帝,其命多闢。天生烝民,其命匪諶。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1] 
後世據此引申出成語“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1]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成語故事

該成語出自《詩經。大雅,蕩》。這是一首託古諷今的傷時之作,大約成詩於周厲王統治的後期。西周王朝傳至周厲王時,國勢已更衰敗。再加之周厲王一方面任用奸猾之徒,排斥賢才;另一方面又大肆搜刮人民羣眾的錢財,實行恐怖統治,因而在公元前842年,人民羣眾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終於把厲王趕到彘。這首詩大約就是這之前的作品。 [3] 
詩的第一章是:蕩蕩上帝,下民之闢。疾威上帝,其命多闢。天生烝民,其命匪諶。靡不有初,鮮克有終。這章詩的大意是:暴虐無道的上帝,作為萬民的君主,他把法度搞得很混亂,政令有不少是歪斜不正的。天命對於所有的人,並不都是始終如一。開始承受天命之時也沒有什麼不好的,但很少始終保持能有善終的。 [3]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成語寓意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作為古代極富有哲理性的警語,其大意相當於俗語“善始善終”,總結起來就是告訴人們許多事情都有好的開始,但堅持下去、堅持到底就難了。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事情虎頭蛇尾、半途而廢,甚至走了過場的原因。“堅持”這兩個字,説起來確實容易,但在實施的過程中卻困難重重。在工作開始的一-段時間裏,一個人是勤奮的、努力的、充滿熱情的,但缺乏持之以恆的堅定信念,缺乏慎終如始的自律能力,不能自重、自省、自警、自勵,經不住各種事物的誘惑。在這樣的情況下有些人選擇了放棄,給自己的成功關閉了一扇窗户。所以做事成功的秘訣就在於善始善終,貴在堅持。 [3] 
該成語最重要的還是它對政治的警示。它一方面告誡執政者:如果確立了一個,正確無誤的政治目標,那就應該“志力堅固,踐行有常”,全力實施;另一方面,它也告誡執政者安不忘危,治不忘亂;慎終如始,不可逸豫。在古人看來,信道不篤,中途變節,少有不失敗的。歷史上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唐玄宗。唐玄宗即位之初,勵精圖治,躬行節儉。為了矯正朝野奢靡風俗,他曾下詔將皇家所藏珠玉錦繡焚於殿前,並令自今天下毋得采珠玉、織錦繡,違者嚴懲。他起用宋璟為相,朝廷政治清明,遂啓開元盛世。宋璟死,唐玄宗以為功成治定,遂變其所守,奢侈無度,窮天下之慾不足為其樂;將國事交予李林甫、楊國忠等佞臣辦理,致使政事大壞,天下大亂。為此司馬光評論説:“明皇之始欲為治,能自刻厲節儉如此。晚節猶以奢敗。甚哉!奢靡之易以溺人也。 [2]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成語運用

  • 成文用法
複句式結構,在句子中一般作分句;用以告誡人們做事要善始善終。 [1] 
  • 運用示例
元·王實甫西廂記》:“你如今那裏想俺家,道不得個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1] 
唐·吳兢《貞觀政要·謙讓》:“‘靡不有初,鮮克有終。’願陛下守此常謙常慎之道,日慎一日,則宗社永固,無傾覆矣。” [4] 
參考資料
  • 1.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漢典[引用日期2023-02-07]
  • 2.    孔慶國.儒家經典成語故事啓示錄.甘肅:敦煌文藝出版社,2018.11:第188頁
  • 3.    聶小晴.中華名句智慧.江西:江西美術出版社,2019.02:第361頁
  • 4.    王毅.學生實用典故詞典.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09:第78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