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非接觸式温度傳感器

鎖定
非接觸式温度傳感器,它的敏感元件與被測對象互不接觸,又稱非接觸式測温儀表。這種儀表可用來測量運動物體、小目標和熱容量小或温度變化迅速(瞬變)對象的表面温度,也可用於測量温度場的温度分佈。
中文名
非接觸式温度傳感器
別    名
非接觸式測温儀表
領    域
建築
作    用
測量温度場的温度分佈

非接觸式温度傳感器基本原理

温度傳感器,最常用的非接觸式測温儀表基於黑體輻射的基本定律,稱為輻射測温儀表。輻射測温法包括亮度法(見光學高温計)、輻射法(見輻射高温計)和比色法(見比色温度計)。各類輻射測温方法只能測出對應的光度温度、輻射温度或比色温度。只有對黑體(吸收全部輻射並不反射光的物體)所測温度才是真實温度。如欲測定物體的真實温度,則必須進行材料表面發射率的修正。而材料表面發射率不僅取決於温度和波長,而且還與表面狀態、塗膜和微觀組織等有關,因此很難精確測量。在自動化生產中往往需要利用輻射測温法來測量或控制某些物體的表面温度,如冶金中的鋼帶軋製温度、軋輥温度、鍛件温度和各種熔融金屬在冶煉爐或坩堝中的温度。在這些具體情況下,物體表面發射率的測量是相當困難的。對於固體表面温度自動測量和控制,可以採用附加的反射鏡使與被測表面一起組成黑體空腔。附加輻射的影響能提高被測表面的有效輻射和有效發射係數。利用有效發射係數通過儀表對實測温度進行相應的修正,最終可得到被測表面的真實温度。最為典型的附加反射鏡是半球反射鏡。球中心附近被測表面的漫射輻射能受半球鏡反射回到表面而形成附加輻射,從而提高有效發射係數式中ε為材料表面發射率,ρ為反射鏡的反射率。至於氣體液體介質真實温度的輻射測量,則可以用插入耐熱材料管至一定深度以形成黑體空腔的方法。通過計算求出與介質達到熱平衡後的圓筒空腔的有效發射係數。在自動測量和控制中就可以用此值對所測腔底温度(即介質温度)進行修正而得到介質的真實温度。

非接觸式温度傳感器產品優點

非接觸測温優點:測量上限不受感温元件耐温程度的限制,因而對最高可測温度原則上沒有限制。對於1800℃以上的高温,主要採用非接觸測温方法。
隨着紅外技術的發展,輻射測温温度傳感器逐漸由可見光向紅外線擴展,700℃以下直至常温都已採用,且分辨率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