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非戰爭軍事行動傳播

鎖定
《非戰爭軍事行動傳播》是2014年解放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金苗。 [1] 
中文名
非戰爭軍事行動傳播
外文名
Mass Media and Military Operation Other Than War
作    者
金苗
語    言
簡體中文
出版時間
2014年1月1日
出版社
解放軍出版社
頁    數
298 頁
ISBN
7506567733
開    本
16 開
類    型
人文社科

非戰爭軍事行動傳播內容簡介

把握住此類行動以促成和解、實現和平、追求和諧的方式來維護國家安全利益和社會發展利益的本質,從“和實生物”這一藴含東方智慧的思想切入,找尋大眾傳媒與非戰爭軍事行動的最佳實踐關係,創新性地提出“互動傳播”這一超越霸權、訴諸和平、遵循互動的傳播實踐構想,探求理性、良性、科學、優化的行動傳播模式,助益於非戰爭軍事行動中的國際戰略博弈、軍隊形象塑造、傳媒輿論引導和民眾向心意識。
《非戰爭軍事行動傳播》嘗試打破非戰爭軍事行動的樣式分類傳統,以“非武力介入型”、“弱武力介入型”、“複合武力介入型”和“低強度武力介入型”非戰爭軍事行動的分類路徑,以“鑄劍為犁”、“以和為貴”、“兵不血刃”、“止戈為武”的中國傳統“和”文化為起點,選取最具代表性的救災救援行動、維持和平行動、維穩平暴行動和反恐怖主義行動,展開中觀層面的傳播研究和微觀層面的案例研究,力求呈現理論與實證互驗、國際與國內相較、傳媒與軍隊同鑑、系統與細部並舉、制度與實踐共考、深度與廣度兼備的大眾傳媒與非戰爭軍事行動互動傳播態勢與態度。

非戰爭軍事行動傳播圖書目錄

緒論
一、研究背景與現狀
二、研究思路與方法
三、研究框架與創新
第一章和實生物:大眾傳媒與非戰爭軍事行動互動理論
第一節大眾傳媒場域的認識論:媒介霸權
一、“媒介霸權”的理論溯源:開拓者·建橋者·領跑者
二、“媒介霸權”的權力構成:依附性·生產性·資源性
三、“媒介霸權”的現實向度:帝國·話語·技術
第二節大眾傳媒場域的方法論:和平新聞
一、和平研究觀照下的理論積澱
二、新聞實踐參與下的報道框架
三、“和平新聞”理念下的戰爭批判
四、新聞範式爭鳴中的批評反思
五、廣義衝突視閾中的變革契機
第三節大眾傳媒場域的實踐論:互動傳播
一、互動傳播基礎:多方價值博弈與共識
二、互動傳播環境:多重因素牽動與應對
三、互動傳播理念:多維軌跡變遷與歸
四、互動傳播模式:多元主體互動與融合
第二章鑄劍為犁:大眾傳媒與非武力介入型非戰爭軍事行動
第一節救災救援行動傳播
一、行動傳播的主體認知
二、行動傳播的模式構想
第二節理解即現實——美軍海地國際救援行動戰略傳播考察
一、救援行動:“危機叢生”
二、危中求機:美軍戰略傳播微觀考察
三、禍福相生:美軍戰略傳播宏觀解析
四、言説之重:美軍戰略傳播幾點啓示
第三章以和為貴:大眾傳媒與弱武力介入型非戰爭軍事行動
第一節維持和平行動傳播
一、維持和平行動的傳播背景
二、維持和平行動的傳播戰略
第二節視界即世界——中國維和影像紀錄的全球傳播價值、瓶頸與路徑
一、維和影像紀錄的全球傳播價值
二、維和影像紀錄的全球傳播瓶頸
三、維和影像紀錄的全球傳播路徑
第四章兵不血刃:大眾傳媒與複合武力介入型非戰爭軍事行動
第一節維穩平暴行動傳播
一、行動剪影:鎮暴行動、掃黑行動與驅散行動
二、媒體透視:全媒狂歡、黑白鏡像與公關之戰
三、比較反思:傳播情結、傳媒生態與互動思考
第二節説者被説——泰軍緊急狀態行動政府信源干預與媒體信源管理
一、行動建構研究設計:政府幹預與媒體管理
二、行動建構樣本分析:信源依賴與信源功能
三、行動建構效果探討:對等效應與失衡效應
第五章止戈為武:大眾傳媒與低強度武力介入型非戰爭軍事行動
第一節反恐怖主義行動傳播
一、大眾傳媒與恐怖主義
二、國際反恐與大眾傳媒
三、反恐怖主義行動傳播
第二節我行我秀——突襲拉登反恐行動“政府—媒體—公眾”互動傳播分析
一、“拉登之死”的媒介景觀
二、“海神之戟”的輿論圖景
三、反恐行動的傳播啓示
結語和而不同:互動傳播的態勢與態度
參考文獻

非戰爭軍事行動傳播作者簡介

金苗,南京政治學院軍事新聞傳播系副教授。解放軍外國語學院英語語言文學學士、南京政治學院新聞學碩士、浙江大學傳播學博士。主要從事軍事傳播和公共關係研究,在《新聞與傳播研究》等學術期刊發表論文、譯文36篇,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課題青年項目1項,總部委託課題1項,代表作品為專著《美軍公共事務傳播研究》(全軍第二屆優秀政治理論成果三等獎),譯著《戰爭2.0:信息時代的非常規戰》。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