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非對稱多處理

鎖定
非對稱多處理是一種多元處理的架構,也叫作非對稱多重處理、非均衡多元處理。
中文名
非對稱多處理
外文名
Asymmetric multiprocessing
縮    寫
AMP
領    域
計算機

非對稱多處理簡介

在這種架構下,存在多個處理器;每個中央處理器在某個特定時間內,被指定一個特定的任務去執行。在對稱多處理系統還沒完全發展好之前,它曾被視為是一種軟件的權宜之計,可以用來讓多個處理器同時運作。在對稱多處理系統開發好之後,現今它仍然被視為是一個較簡單廉價的軟件選項。 [1] 

非對稱多處理多核心處理器

多核處理器(英語:Multi-core processor),又稱多核微處理器,是在單個計算組件中,加入兩個或以上的獨立實體中央處理單元(簡稱核心,英語:Core),只有兩個核心的處理器,稱為雙核處理器(dual-core processor)。這些核心可以分別獨立地運行程序指令,利用並行計算的能力加快程序的運行速度。“多核心”通常是對於中央處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CPU)而論的,但是某些時候也指數字信號處理器(DSP)和系統芯片(SoC)。
通常,把將兩個或更多獨立處理器封裝在一個單一集成電路(IC)中的方案稱為多核心處理器;而封裝在不同IC中的獨立處理器形成的計算機系統被稱為多處理器。在某些情況中(比如廣告中),有些人會將在同一個集成電路中多個獨立的單核心微處理器(或多核心微處理器)稱做“多處理模塊”、“多核心”等,其實是指“多處理器”而不是“多核心處理器”。除非特別説明,本文將使用“多核心”指代在同一集成電路中集成多個獨立處理器的CPU(即“多核心處理器”)。
一般情況下,多核心處理器可以在每個核心分別獨立物理封裝的情況下進行多任務處理(線程級併發處理(Thread-LevelParallelism,TLP),這種形式的TLP通常被認為是芯片級多處理)。 [2] 

非對稱多處理NUMA

NUMA是當前主流的非對稱多處理架構。
非統一內存訪問架構(英語:Non-uniform memory access,簡稱NUMA)是一種為多處理器的電腦設計的內存,內存訪問時間取決於內存相對於處理器的位置。在NUMA下,處理器訪問它自己的本地內存的速度比非本地內存(內存位於另一個處理器,或者是處理器之間共享的內存)快一些。
非統一內存訪問架構的特點是:被共享的內存物理上是分佈式的,所有這些內存的集合就是全局地址空間。所以處理器訪問這些內存的時間是不一樣的,顯然訪問本地內存的速度要比訪問全局共享內存或遠程訪問外地內存要快些。另外,NUMA中內存可能是分層的:本地內存,羣內共享內存,全局共享內存。
NUMA架構在邏輯上遵循對稱多處理(SMP)架構。它是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被開發出來的,開發商包括Burruphs(後來的優利系統),Convex Computer(後來的惠普),意大利霍尼韋爾信息系統(HISI)(後來的Group Bull),Silicon Graphics公司(後來的硅谷圖形),Sequent電腦系統(後來的IBM),通用數據(EMC),Digital(後來的Compaq,現惠普)。這些公司研發的技術後來在類Unix操作系統中大放異彩,並在一定程度上運用到了Windows NT中。
首個基於NUMA的Unix系統商業化實現是對稱多處理XPS-100系列服務器,它是由VAST公司的Dan Gielen為HISI設計。這個架構的巨大成功使HISI成為了歐洲的頂級Unix廠商。 [1] 
參考資料
  • 1.    David B. Gustavson (September 1991). "The Scalable Coherent Interface and Related Standards Projects" . SLAC Publication 5656. Stanford Linear Accelerator Center. Retrieved January 27, 2014.
  • 2.    Intel First to Ship Dual Core – By Michael Singer, internetnews.com, 12 April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