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靜安雕塑公園

鎖定
靜安雕塑公園位於上海市靜安區境內,合圍在北京西路、石門二路、山海關路和成都北路之間,總佔地面積約為6.5萬平方米,具有大眾休閒、雕塑展示、藝術交流三大功能。 [1] 
靜安雕塑公園始建於2007年10月,一期和二期分別於2008年2月和2010年4月建成開放,是以雕塑為主題、具有現代園林風格的專類雕塑公園,有來自法國、美國、比利時等世界藝術大師創作的當代雕塑作品。 [2] 
靜安雕塑公園是一個開放式的城市公園,是以人為本,以綠為主,以雕塑為主題,以展示為手段,綠化與雕塑、小品相互滲透、和諧統一的城市公園;同時為廣大市民提供遊憩、休閒和接受藝術薰陶的活動場所,創造上海中心城區公園綠地與文化設施結合的典範。截至2023年,靜安雕塑公園先後舉辦了七屆“上海.靜安國際雕塑展”,被評為全國優秀城市雕塑建設項目、上海市五星級公園、青年人最喜愛的上海十大公園。 [1]  [5] 
中文名
靜安雕塑公園
外文名
Jing an sculpture park
地理位置
上海市靜安區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開放時間
週一至週日,00:00—24:00
景點級別
AAAA級
門票價格
免費
佔地面積
6.5萬平方米
著名景點
梅園、藝術中心等
所屬國家
中國
所屬城市
上海市
建議遊玩時間
1小時

靜安雕塑公園歷史沿革

  • 建設背景
靜安雕塑公園 靜安雕塑公園
在設計之初,上海想要在市中心創造一個珍貴的城市開放空間,體現“為民所愛、為民所用、為境所融”的宗旨。
  • 分期建設
靜安雕塑公園一期建設面積30000平方米,於2007年10月開工建設,公園一期是由兩條景觀軸線和一個下沉廣場來將各個分區統一聯繫在一起。公園主幹道行道樹主要選用銀杏,整齊統一的植物景觀使整個公園更顯出大氣魄。兩條道路軸線相交處形成一個下沉草坪區域,周邊通過種植朴樹來與周邊的各景區相協調。七彩花帶區成排的紅花槭,使人在欣賞它整齊韻律的同時,也能欣賞到它的色葉美。整齊簡單的軸線和廣場景觀將公園一期的三個特色景觀分區春景區、觀賞花境區和秋景區串聯起來。
靜安雕塑公園
靜安雕塑公園(2張)
靜安雕塑公園二期建設面積為36000平方米,是建立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配套項目—國家電網500千伏地下送配電站地下建築物之上。二期建設巧妙構思,將電站等地下、地面構築物化於無形,以看似圍合空間的曲折長廊,轉移遊人視線,將構築物悄然無影地隱含、融融於舒心養眼之大氣且不失精巧的園林景觀。通過嫺熟的造園工程技術和藝術手段,以改造地形(築山、疊石、理水)、種植樹木花草、營造建築和佈置園路等途徑創作、築成了一個生態、幽雅、環保的自然環境和遊憩境域。
  • 拆圍透綠
2022年10月,靜安雕塑公園北京西路區域圍牆已全部打開,正式實行24小時對外開放。改造後的公園北京西路區域,視野寬闊、視線通透,同時拓展了公園邊界空間的通行、休憩、觀賞等功能,打造城市空間的展示界面,多方位引入人流,激發公園活力。 [4] 

靜安雕塑公園地理環境

靜安雕塑公園位置境域

靜安雕塑公園位於上海市靜安區東部,東至成都北路,南至北京西路,西至石門二路,北至山海關路,總佔地面積約為6.5萬平方米。東面依託交通主幹道南北高架與上海各區域形成緊密聯繫,南面與北京西路相連,西臨石門二路,北與蘇州河相鄰。 [4-5] 

靜安雕塑公園氣候特點

靜安雕塑公園風景
靜安雕塑公園風景(3張)
靜安雕塑公園所在的靜安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處於上海“城市熱島”的中心部位,常年平均氣温比近郊高出1℃左右。具有春夏來得早,秋冬出現遲;嚴寒日數少,初冰日出現遲,終冰日早等特點。春夏季到來平均比郊區提早3—9天,秋冬季則延遲8—9天到來,整個冬季,區境比郊區短12天,夏季則延長17天;初冰日要比郊區晚1個月左右,終冰日卻提前半個月左右;夏季最高氣温在30℃以上的日數平均為67天,比郊區多10天。初日出現於5月7日,比郊區提前10天,終日出現於9月25日,比郊區推遲5天。氣温高於35℃的日數,境內為10天左右;高於37℃的酷熱天氣,境內平均每年有2.6天。 [10] 

靜安雕塑公園建築格局

靜安雕塑公園
靜安雕塑公園(3張)
靜安雕塑公園主要由六個景觀區域構成:入口廣場、流動展示長廊、中心廣場景觀區、白玉蘭花瓣景觀區、梅園景觀區、小型景觀區。 [11] 
整個公園以流動展示長廊為主線,將各個主題景觀空間串聯起來。相對集中並有組織地將不同創意的雕塑放置在公園各個景觀區域裏,形成一系列各具特色的空間,從而豐富了公園景觀構成,提高遊客探索的興趣。 [1]  [5] 

靜安雕塑公園自然資源

靜安雕塑公園
靜安雕塑公園(7張)
靜安雕塑公園在植物配置上突出春景和秋色,打造春季繁花、秋季色葉、夏季綠蔭、冬陽落地四季變化的城市花園。園內主要植物有香樟、朴樹、櫸樹、落羽杉、紅花槭、濕地松、花毛竹、梅花、桂花、絳桃、大寒櫻、染井吉野櫻、垂絲海棠、茶花、杜鵑、矮八仙、紅葉石楠、常綠萱草、四季草花等百餘種喬灌木及地被植物,實現了時間和空間上的景觀變化。 [3] 

靜安雕塑公園主要景點

  • 梅園景區
靜安雕塑公園 靜安雕塑公園
梅園景區運用傳統造園的理念,以現代園林表現手法,打造了靜安雕塑公園的“園中園”,面積18000平方米,將有1700餘年歷史的文化瑰寶“梅花喜神譜”刻於園內的廊壁;園內羅漢松、黑松、蒼木虯枝與梅相襯,淺水與梅相映,英石與梅相依,更有雕塑與之相對。 [1]  [16] 
  • 靜安雕塑公園藝術中心
靜安雕塑公園藝術中心坐落在上海靜安雕塑公園內,設計理念在於打造一個以植物造景為主體,體現以人為本、充滿文化藝術氣息之地。其原功能為公園道班房,設計師採用東西兩片反向素水泥弧形牆,一大片連接樓梯間和兩片弧形牆的大屋面,呈現出靈動而連續的空間立面,並巧妙形成入口空間、接待空間、外花園空間、內花園空間等,給觀展帶來全新的體驗。 [2] 
  • 中共淞浦特委機關舊址陳列館
中共淞浦特委機關舊址陳列館原址在山海關路387弄5號,1987年11月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公佈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因城市規劃原因,同時為了保護老建築,政府決定對中共淞浦特委機關舊址進行整體遷移保護,工程於2009年3月竣工完成。該陳列館新址於2012年7月1日對公眾開放。 [15] 

靜安雕塑公園雕塑代表

截至2017年,靜安雕塑公園通過雕塑入選機制和公眾參與的形式,逐步將來自海內外的優秀雕塑作品引入雕塑公園,自2008年公園一期開放以來,已陸續引進了世界各國雕塑藝術大師各類雕塑作品共22組32件。 [5] 
  • 慈航
比利時藝術家阿納·奎茲作品。
靜安雕塑公園
靜安雕塑公園(16張)
這件大型樸素的裝置無疑藴含了雙重意義,既創造了一件類似擴張性的雕塑,又營造了一個近乎外星世界的奇異的公共空間。其造型彷彿遭受龍捲風的侵襲,充滿脆弱感和運動感,但這種暫時的裝置仍散發出令人驚異的思想內涵,在任何氛圍中都渲染出一種獨特的氣氛。為忙於工作後休閒的人們提供一處庇護所,“一個冥想之地,和平之所”,充分再現“雕塑代表運動的瞬間”的美學觀念和內涵。 [18] 
  • 巨型風向車
法國藝術家菲利普·伊其理作品。
風向車作品融入中國傳統剪紙技法的趣味,底部的穩健三角造型,紮根於上海的土地。上方的風向指針以幾何造型呈現,塑造出以“氣”為原理,讓氣流運轉自由穿梭於既厚實又靈動的形體間,舞動風向車的機械結構,兼顧細膩的處理,拔地而起的優美線條向天際延伸,猶如乘風啓航,將生命力、活力注入其中,象徵上海的躍動和勇往直前的力量。 [17] 

靜安雕塑公園所獲榮譽

靜安雕塑公園 靜安雕塑公園
2022年3月,靜安雕塑公園入選“2021年度上海市公園十大特色植物區”名單(特色植物是紅花槭)。 [13] 
2023年2月,靜安雕塑公園入選上海市2022年度星級公園名錄,為五星級公園;同年5月,上海市首批15個“美術新空間”正式公佈,靜安雕塑公園藝術中心榜上有名。 [4]  [14] 

靜安雕塑公園文化活動

靜安雕塑公園
靜安雕塑公園(2張)
中國·上海靜安國際雕塑展自2010年起,經歷“城市幻想、城市之光、城市家園、城市創變、城市無界”的演進;自2020年起,雕塑展開啓了全新十年的主題——“空間”系列,從上一屆的“空間重塑”開始演繹從城市到空間的視角,從宏觀到微觀的體察,從創變到進化的迭代。 [6] 
2012年,靜安區政府將中國·上海靜安國際雕塑展以雙年展的形式固化下來,雕塑展將作為靜安區長期的文化藝術項目持續推動,同時將雕塑展打造成上海文化藝術的知名品牌,使之成為具有國際水準、中國最高端的“公共環境雕塑展”。 [4] 
2023年,第七屆“中國·上海靜安國際雕塑展”在靜安雕塑公園舉行。本屆展覽共34組、42件展品,由來自16個國家的28位藝術家參展。其中,國外藝術家18位,國內藝術家10位。雕塑展將以“空間進化”作為主題,精選高水準作品,結合部分建築與設計領域跨界作品及室內展覽“魚有夢——林明傑藝術作品展”和“東西南北中:學院雕塑邀請展”,通過藝術、市民、公園、城市的“無界融合”,詮釋靜安雕塑公園圍牆打開後在時間和空間維度上的雙重進化,打造“24小時開放公園美術館”的城市形象名片。 [6-7] 

靜安雕塑公園旅遊信息

  • 公園地址
靜安雕塑公園位於上海市靜安區境內,石門二路128號、成都北路777號等處都有出入口。 [8] 
  • 開放時間
截至2023年2月,靜安雕塑公園圍牆已全部打開,24小時對外開放。 [9] 
  • 門票價格
免費。
  • 交通線路
上海地鐵2、12、13號線,在南京西路站下,從11號口出,向南步行約340米到靜安雕塑公園。 [1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