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靖邊縣文化館

鎖定
靖邊縣文化館始建於1942年,位於靖邊縣東大街,佔地面積1680平方米。全館現有幹部職工37人,其中館長1人,副館長2人,工會主席1人。大中專學歷21人;本科學歷9人;高級職稱2人、中級職稱4人、技師11人、初級職稱8人。內設文藝部、非遺保護部、培訓部、綜合服務部。專業有美術、書法、攝影、音樂、舞蹈、戲劇、民間藝術等門類。
中文名
靖邊縣文化館
地理位置
靖邊縣東大街
佔地面積
1680 m²
投用時間
1942年

靖邊縣文化館文化貢獻

文化館是國家設立的面向全體公民的公益性事業單位,多年來,在各級黨委.政府和文化行政部門的正確領導下,文化館出色的的履行了上級賦予組織.輔導.培訓.創作的職能。以公益性羣眾文化為龍頭,堅持國辦文化主渠道,內強素質.外樹形象,做先進文化的傳播者和實踐者,培養了數以千計的文藝骨幹,組織和協辦了各類羣眾文化活動不計其數,創作了數以千計的各類文藝作品。並獲得各種獎勵數百件,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績,為縣域經濟和諧文化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靖邊縣文化館項目貢獻

近年來,文化館充分發揮公益性事業單位的示範,培訓和輔導作用,主動參與配合機關、學校、社會、企事業單位和鄉村的文藝活動。發掘整理出民間第一批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9類21項,其中《靖邊跑驢》以申報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信天游》、《靖邊剪紙》、《靖邊霸王鞭》已申報成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在2010年10月“陝西省第二屆陝北民歌大賽”靖邊縣文化館獲得民歌大賽“優秀組織獎”。《靖邊大秧歌》、《靖邊腰鼓》、《靖邊踢鼓子》、《靖邊二鬼摔跤》、《靖邊啞鈴舞》、《靖邊傳統婚俗》、《靖邊剁蕎麪》7項已申報成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靖邊縣已申報成功的非遺項目約200多項。

靖邊縣文化館傳承保護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靖邊縣文化館(靖邊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獲得“靖邊跑驢 ”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1] 
2021年11月,被文化和旅遊部公共服務司列入“第五次全國文化館”評估定級擬命名公示名單。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