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靖州美靖州醉

鎖定
《靖州美靖州醉》是晏敏敏演唱的歌曲,由晏敏敏填詞,晏敏敏譜曲。 [1] 
中文名
靖州美靖州醉
外文名
JingzhoubeautyJingzhoudrunk
歌曲時長
4.35分
歌曲原唱
晏敏敏
填    詞
晏敏敏
譜    曲
晏敏敏
編    曲
李芬特
音樂風格
新民歌
歌曲語言
中文
後期縮混
北京芬特音樂工作室

靖州美靖州醉作品介紹

晏敏敏
晏敏敏(20張)
歌曲《靖州美靖州醉》是青年作曲家,歌壇、曲壇綠色公主晏敏敏為家鄉湖南靖州創作的作品,詞曲均由晏敏敏創作並演唱,歌曲充分表現了她對靖州家鄉的熱愛及讚美,旋律以傳統結合現代民歌風,具有時尚感,並很容易讓老百姓接受,適合表演及傳唱的現代民歌好作品。

靖州美靖州醉作品來源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
靖州蘆笙節 靖州蘆笙節
靖州是一個多民族雜居的縣。其中苗族、侗族最多。歷史曾是包括周邊十八個縣市的州府所在地,原稱誠州,後改名靖州。周邊縣的苗族、侗族多由靖州縣的三秋、飛山等地遷徙而去。苗族有“花衣苗”、“青衣苗”、“白頭苗”之分和“生苗”、“熟苗”、“峒蠻”之別。侗族,史志上多稱“侗僚”、“仡伶”、“仡攬”、“峒”、“侗苗”。長期以來,苗族、侗族與漢族等民族團結奮鬥,共同開發和建設家園,保護和發揚了各族悠久燦爛的文化,形成了古雅樸實的民族風情。
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位於湖南省西南邊陲,湘黔兩省交界之地,沅水支流渠江中游域。是個多民族聚居的山區縣,其中苗族人口約佔全縣總人口的40%,主要分佈在三鍬鄉一帶。
三鍬苗族,歷史悠久,淵源流長,與五千多年前的“九黎”、堯、舜、禹時期的“三苗”以及周時期的“荊楚”有着一脈相承的關係。由於歷代封建統治者的壓迫和歧視,苗民和其他少數民族一樣被趕進深山老林。長期居住在大山深處的苗民在狩獵、伐木等生產、生活及抵禦外來進攻中創造和積累了獨具特色的藝術和文化。“歌鼟”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種。
三鍬苗族歌鼟是一種多聲部合唱形式,是由大自然的聲音演變而成。在古老的苗族村寨,優美清新的自然環境,單純歡快的生活,促使苗族先民們對鳥鳴、蟬唱、流水、林濤等豐富多彩的大自然的“和聲”產生濃厚的興趣和聯想。於是他們模擬大自然的“和聲”編成高低重疊的悦耳歌聲,後來,經過長期的選擇、加工和提煉,形成優美的旋律與協和的和聲。從此,苗族歌鼟便以極具民族特色的音樂形式流傳於世。
靖州三鍬一帶素有“山歌之鄉”的美譽,這裏的苗族同胞酷愛唱歌,他們都是編歌唱調的能手。在苗寨,如果你想找到一個不會唱歌的姑娘,那比登天還難,相反,如果你想在苗鄉找兩個能夠唱三天三夜的歌手,那是再科簡單不過的事了。“飯養命,歌寬心”是苗家的口頭語。他們把唱歌與種田、吃飯看得同等重要,唱歌成為他們思想、感情、文化、藝術交流的主要方式。他們在長期的歌唱中,養成了温厚、謙遜、互敬互愛、熱情好客、勤勞勇敢的高尚情操和品德,在尋求藝術美的過程中傳承了豐富多彩的苗族歌文化。
靖州三鍬苗族歌鼟按其音樂載體分類,可分為:茶歌、酒歌、山歌、擔水歌、飯歌、款歌、嫁歌和三音歌八種。歌詞為七言四句或多句,語言以三鍬鄉吳姓苗族語言為主,其它姓氏語言為輔。大多采用比興、誇張、擬人等修辭手法,聯想豐富,旁徵博引,且寓哲理。其內容豐富,題材廣泛,有流傳久遠的故事歌,有歌頌英雄人物事蹟的敍事歌,有表達青年男女互訴衷情的情歌等等。曲調則有十一種,因地方不同而異。演唱形式大多由低聲部先起歌,中高中部後進入,多個聲部相互交替流動。
山歌調(情歌調、茶棚歌調)
靖州姑娘節 靖州姑娘節
山歌是苗族男女青年“坐茶棚”、“坐夜”、“玩山”、談情説愛、交流感情時所唱的曲調。在“茶棚”裏,男女各坐一方,女用歌問,男用歌答,形式有唱有和,韻律有起有落,節奏有快有慢。這種曲調屬同聲二聲部重唱,歌聲悠揚婉轉,娓娓動聽,柔媚而富有感染力。“文革”時期,“坐茶棚”被視為舊習俗遭禁止,“茶棚”拆除後,苗族青年便把對歌地點選在古樹參天的山坡上,因此也稱之為“玩山”。可以説,學唱“茶棚歌”是苗族青年婚戀習俗中的必然環節。因此,“茶棚歌”數量最多,佔了歌鼟詞庫的絕大部分。
茶歌調
茶歌調又稱歌謠調,是苗民在各類喜事活動中,酒宴正式開席之前喝茶點或主客對歌前所唱的曲調,也就是活動正式開始前的“引子”。這種曲調嘹亮奔放、激越昂揚、富有氣勢,旋律如同波浪起伏,可男女合唱,少則幾人,多則幾十人,甚至上百人。分講歌、領歌、和歌,先由歌師講歌,一人領歌,然後眾人和歌。講歌時口語性極強,聽起來近似説話,實為歌師臨時編歌,被尊稱為歌師的人均具有“依聲填詞”的編歌能力,及長期而穩定的授歌經驗、良好的嗓音素質和記憶能力;領歌起到定調作用,領歌者要求嗓音好,記憶力強,主要擔任高音聲部的演唱;和歌時由低音歌手在一個主音上依靠循環呼吸的方法唱一個持續低音,高音歌手則帶有即興色彩演唱中、高音,中、高音之間此起彼伏,與低音形成和諧的映襯,要求做到不從眾,音調相差3—5度不等,所以,又稱為“幫腔”。 在鍬裏苗寨,苗家龍頭宴是苗家必不可少的盛宴,先茶後飯,席間歌伴,在有貴客、訂婚、結婚、打三朝、吃年飯等場合而設,席前先擺上糖果,用大山茶葉和接骨茶葉開水泡製茶水待客(接骨茶又名草珊瑚,具有清熱解毒、開胃之功效),主客之間品糖果相飲而歌。茶歌便是人們在這種比較隆重的場合用於表達喜慶生活、釋放歡愉心情的一種方式。歌唱時,聲部起落較大,音調似高山流水,彷彿森林松濤之聲。
酒歌調
酒歌是苗族人民宴請客人,在宴席上以歌助興、以歌會友時所唱的曲調,屬男聲多聲部合唱歌曲。苗民性格豪爽,熱情好客,各種羣體性交往活動非常普遍,幾乎每寨都有歌師。特別是在各類喜慶活動的酒宴上,他們以歌相互祝賀,相互誇讚,表明結交之誠,抒發友愛之意,並帶有賽歌性質。主客之間歌來歌往,眾主賓齊和,場面熱鬧,氣氛濃厚。演唱時全用真嗓,聲音濃厚,情感奔放。和茶歌調一樣,酒歌調也分講歌、領歌、和歌,但比茶歌調更富有氣勢。
煙歌調
“煙是和氣草,沒有可以討,憂悶吃袋煙來解,憂愁唱支歌來玩”,這是鍬裏苗歌歌調的一種,一般是一羣男女聚集圍坐在一起調侃抒懷,女子給男子敬煙表達對對方的尊敬和好感。煙歌的唱法以四句歌詞清唱,聲音沉穩暢快,調子温和婉轉,氣氛在煙霧繚繞中和諧輕鬆歡快。如遇有對方盤問煙歌根古,即究其煙袋和火鐮的來歷,就用款歌唱法應對。
飯歌調
飯歌是酒後吃飯時所唱,唱腔酷似茶歌調,但唱法又截然不同,有鼟的味道,音域寬宏粗獷,音調跌宕起伏,聲音抑揚頓挫,給人無數美感,所講所唱全部用苗語,趣味橫生、詼諧幽默,可使人開懷大笑,由一人講歌,一人領唱,眾人合歌。
款歌調
款歌優美、抒情,較為歡快,在茶棚、坐夜、酒席以及平時常用此腔調,由一人唱高調,一人唱低調,即一人主唱,一個幫腔,幫腔之人在幫腔時要掌握主唱下句的歌詞,才能唱得和諧優美,否則會跟不上腔,出現滑腔的現象,所以雙方必須配合默契。
擔水歌調
擔水歌是當地的苗族青年舉行婚禮的第二天,男方為了打餈粑給新娘帶回家作為酬謝,而請新娘擔水泡米,在擔水過程中所唱的曲調。擔水時新娘在“六親客”(即六位男歌手)和伴娘的陪同下,挑着水桶,唱着《擔水歌》緩緩而行,每走五六步,便要停下來男女對唱一段。一路上歌聲朗朗,儘管水井近在咫尺,但一唱一和至少要兩小時才能結束這一活動。演唱時,為一人“講歌”,二人“和歌”,曲調優美動聽,音韻和諧。此曲調除新娘擔水時唱以外,其他社交場合也可以唱和。
嫁歌調
新娘嫁日晚上,要和父母哭訴養育之恩,和兄弟姐妹哭訴手足之情。“哭嫁”最感人肺腑,它是衡量女子才智的標誌。父母對女兒的“哭嫁”多是勸歌,且由父母代唱,郎家歌師聞聽“哭嫁”聲悲切動人,便以歌相勸,你一曲,我一段,哭成一團,眾人見狀,也紛紛落淚。
三音歌調
三音歌調是以擔水歌調、款歌調、茶歌調在一句歌詞裏用三種音腔的結合唱法。聲調高低起落有序,時而粗獷,時而柔美,給人以無限美感。
童謠調
童謠節奏明快、活潑歡樂,適合在比較喜慶的場合演唱。

靖州美靖州醉發展歷史

靖州楊梅 靖州楊梅
靖州“鍬裏”位於湖南省西南邊陲,湘黔兩省交界沿線地區。這一帶生活着近2萬苗族同胞。
鍬裏苗族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與五千多年前的“九黎”和堯、舜、禹時期的“三苗”以及周時期的“荊楚”之間有着一脈相承的關係。由於歷代封建統治者的歧視和壓迫,苗族先民被迫遷入人煙稀少的深山老林,成為“鍬裏”一帶苗族的開山鼻祖。“鍬裏”苗民勤勞純樸、爽朗豪放,是個“以飯養身,以歌養心”的民族。千百年來,優美清新的自然環境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單純生活,促使苗族先民模擬鳥鳴、蟬唱、流水、林濤等大自然“和聲”以及在生產勞動、守獵中發出的音律,經過長期的選擇與提煉,創造了獨具韻味的苗族歌鼟(teng)。因此,歌鼟(teng)不僅是鍬裏苗民族羣生息紀事、人際情感交流、本族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更是他們日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生活方式。

靖州美靖州醉作品歌詞

晏敏敏
晏敏敏(19張)
靖州美 靖州醉
詞曲:晏敏敏
演唱:晏敏敏
編曲:李芬特
笙:吳學偉
(引子)
啊哎....喲依喲哦...哎..... [2] 
啊哎......喲依喲哦...哎......
呀依也依也.......哦哎...... [3] 
(過門)
呀依 咿呀咿呀 也依嘿...
靖州美 靖州醉
呀依 咿呀咿呀 也依嘿...
靖州美 靖州醉
(主歌一)
我唱靖州美,唱給靜靜地渠江水, [4] 
羣山來依偎,綠蔭排成隊;
苗家姑娘美,侗家阿哥心兒醉,
風雨橋上來約會,山歌配成對。
(主歌二)
我唱靖州醉/美,唱那酸甜的楊梅,
蜜餞雕花美,牛角酒斟滿杯;
姑娘歌聲醉,小夥好客敞心扉,
篝火節上把歌對,真情來相隨。
啊也依也...啊...哎......
(副歌一)
我唱靖州美,唱那多情的苗家妹,
我唱靖州醉,香甜米酒一杯杯;
我唱靖州美,山歌和你來相對,
我唱靖州醉,醉了家鄉山和水!
(間奏)呀...也依也...呀依也...依哦......
(説唱)
靖州美 靖州醉
放歌鼟的是苗家妹;
蜜餞茯苓和楊梅,
綠色健康又美味;
茶歌飯歌敬酒歌,
龍頭宴上米酒乾一杯;
飛山五老峯和渠江水,
歡迎你到靖州來相會!
(過門)
呀依 咿呀咿呀 也依嘿...
靖州美 靖州醉
呀依 咿呀咿呀 也依嘿...
靖州美 靖州醉
(主歌二)
我唱靖州醉/美,唱那酸甜的楊梅,
蜜餞雕花美,牛角酒斟滿杯;
姑娘歌聲醉,小夥好客敞心扉,
篝火節上把歌對,真情來相隨。
(副歌二)
我愛靖州醉,愛那楊梅的滋味,
我愛靖州美,看那姑娘花裙飛;
我愛靖州醉,苗族歌鼟撩心扉,
我愛靖州美,人美歌美真情美!
哎依呀......
(副歌二)
我愛靖州醉,愛那楊梅的滋味,
我愛靖州美,看那姑娘花裙飛;
我愛靖州醉,苗族歌鼟撩心扉,
我愛靖州美,人美歌美真情美!
(結束句)我愛靖州美,人美歌美真情美!

靖州美靖州醉參演活動

晏敏敏靖州美靖州醉
晏敏敏靖州美靖州醉(7張)
由湖南省懷化市人民政府主辦、靖州縣人民政府承辦的“木洞莊園2015中國湖南靖州楊梅節暨飛山文化旅遊節會北京品梅暨靖州文化旅遊推介活動”於6月14日在北京朝陽公園舉辦。晏敏敏在此次活動中演唱《靖州美靖州醉 [5] 

靖州美靖州醉作品人物

靖州美靖州醉基本資料

晏敏敏個人檔案:
晏敏敏 晏敏敏
性別:女
星座:雙魚座
出生: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州
英文名:AMY
身高:160CM
血型:A型
體重:40公斤
專長:聲樂、作曲、作詞、教學
專精樂器:雙排電子琴
音樂類型:民族 、民通
口頭禪:啊!哇!
最大優點:可愛 、善良、 熱情
最大的缺點:不懂得拒絕
最大的心願:和一家人去各地旅遊
生活愛好:泡温泉、 看電影 、盪鞦韆、 逛街 、小吃
最愛的顏色:綠色狂、 湖藍色、 水粉色、 亮黃色
最愛吃:巧克力、 軟糖、 果汁、 咖啡 、黃酒、 花雕酒 、宮廷糕點
學歷:中央民族大學少數民族藝術研究生
職位:創作歌手、 聲樂老師、 北京芬特音樂工作室、錄音師 、音樂監製
主要成就:作品《苗鄉美》《曬月亮》《太陽下的太陽鼓》《古城風韻》《洪江古商城》《靖州美》《娶朵苗鄉的紅玫瑰》《花間蝶影》《美好》《完美愛情》《無言的愛》······個人專輯《苗鄉美》 對唱專輯《完美愛情》。2009年-2010年原唱音樂作品獲懷化市文學藝術創作突出貢獻獎。

靖州美靖州醉人物介紹

晏敏敏 晏敏敏
晏敏敏,中國共產黨員,青年作曲家,歌壇、曲壇綠色公主錄音師,音樂監製。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會員,中國音樂文學學會會員,中國少數民族音樂學會會員。 畢業於中央民族大學聲樂研究生。出生於美麗的苗鄉---湖南靖州
2004年17歲便為家鄉創作了她的處女作《苗鄉美》,曾多次參加全國原創音樂作品中獲金獎,並在各報刊雜誌中刊登。
19歲便繼續寫出姊妹篇《曬月亮》,依然得到好評,也多次獲得全國原創的一等獎,2009年在《歌曲》等書刊發表,並邀請參加央視音樂頻道 “民歌中國”錄製。
接着便依次創作出 《家鄉的小河》 《家鄉的月亮》 《田野上的葵花》 《無言的愛》 《太陽下的太陽鼓》 《靖州美》 《洪江古商城》《古城風韻》 《美麗新時代》 《美好的日子》 《東方神話》 《心中的星海》 《共和國圓舞曲》 《愛》 《鳳凰女》 《我的大三峽》 《又是好日子》《中華大團圓》 《把吉祥送給你》 《步步高》 《落葉在笑》 《心知花》 《相約靖州》 《靖州建設者之歌》 《都喊祖國叫爹媽》 《幸福瑤》 《甜甜美美》 ······。
2008--2010年為家鄉獲得文學藝術創作突出貢獻獎,她的個人原創作品已經在各書報刊物發表30餘首(篇),並製作出版了個人專輯《苗鄉美》。
她熱愛音樂,更熱愛生活,利用寒暑假期間教愛音樂的文化高考學生,她們之間的師生關係非常融洽,就像朋友一樣親切、愉快;這些學生經過她的指導也屢次參加各種比賽獲獎,並陸續考入自己理想的大學,在各自的大學裏,她們也都是才華出眾的佼佼者。
她深入基層為街道社區、鄉村羣眾、部隊官兵慰問演出。應邀央視及多次參加各地方和其他,省市大型文藝演出。她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 獲取音樂素材和創作靈感,以創作更多更好的音樂作品,歌頌家鄉,歌頌祖國,服務社會,服務人民。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