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青鸞峯

(黃山36大峯之一)

鎖定
黃山36大峯之一,青鸞峯在硃砂峯東北,天都峯東南,為36大峯之一,海拔1589米、整座山峯狀若青鸞蹲立,故名。
中文名
青鸞峯
外文名
qing luan feng
別    名
立馬峯
地理位置
安徽省黃山市黃山區湯口鎮
所屬城市
安徽省黃山市
適宜遊玩季節
四季皆宜

目錄

青鸞峯簡介

站在立馬亭前眺望,它又酷似一匹騰空而立的戰馬,所以又名“立馬峯”。宋人有詩曰:“卓立峋巖鸞風形,翩翩舞翠炫花紋。沖霄千載飛騰處,猶剩峯頭一片雲。”從對面山上眺望,峯頂有一巨石,如大臣端笏而立,又若天女靚妝覲帝。步移景換,妙趣橫生。峯頂有“仙人打坐”石景,峯壁有“立馬空東海,登高望太平”十個石刻大字。在立馬橋上仰視,可見峯腰有第四紀冰川擦痕。峯下有采藥源,相傳黃帝在黃山煉丹時曾來此處採藥。

青鸞峯名稱由來

此峯既有青鴛之雄,又有立馬之威。關於立馬峯,還有一個神奇的傳説:遠古時代,此處有一匹神馬,因久住深山,無物充飢,每年春末,太平縣將要收割小麥之時,它就騰雲駕霧,將太平的莊稼吃得一乾二淨。農民無可奈何,只得求神仙為他們除害。觀音菩薩得知後,當即率領童男童女,在黃山與太平交界的一道山洞上架起一座石橋。並託夢給當地農民知道這橋是把神鎖,已將神馬鎖住,它再也無法越過山澗,飛到太平了。果然,第二年麥熟時,神馬正欲騰飛,但後面兩隻蹄子已被釘在山岩上,無法拔起。它毫無辦法,只得騰空而立,頭朝西北的太平方向高聲嘶叫,並依勢化作一座山峯,它就是立馬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