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青雲街

(贛州市舊街名)

鎖定
青雲街,即上個世紀的四十年代之前至聖路及北京路西段的名稱。街名主要是緣由其中有一青雲坊,故街以坊名。青雲街東接府學(即贛州府文廟,現章貢區公安局),西聯道署,北鄰陽明祠(位於府文廟西側)、天一閣。
中文名
青雲街
位    置
江西省贛州市

青雲街來歷

要説清楚這青雲街的來歷,恐怕與它當時所處的環境不無關係。當年贛州學子們為自己建造或演繹信心與自豪的理想場所竟消失得如許之快,多少有些令人惆悵。青雲街則是在寓意着這是條出文化人、出官僚、出人頭地的街道嗎。人從這府學走出,走往道署,真彷彿功成名就、平步青雲!於是,青雲街,便由此出名。後來改青雲街為至聖路,其意仍在紀念文廟紀念孔夫子,其實仍與青雲街寓意沒改變太多,只是不這麼俗與白而已。

青雲街環境

青雲街附近舊時有府學、陽明書院、考棚、府治等地點,顯是個官僚與文化人薈集之地。府學乃地方最高學問處,自然是求學趕考學生必往之地,是個文人聚集之館所,一個贛州文化人最引以驕傲的處在。府文廟規模與慈雲塔腳下下的縣文廟一般格調,地位卻高上了一籌,但府學文廟已不復存在,現存位於厚德路的文廟是贛縣縣學文廟

青雲街青雲街之感

作為整個贛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贛州一直是個人才濟濟之地,既有歷代官吏流連,也有當地賢人躋身於仕途。信手拈來,便有一大串不朽的名字,如踏訪過贛州的名人白居易、蘇東坡、辛棄疾、王守仁、文天祥等等,出身於贛州的名人曾幾、曾懋、劉丞直、池夢鯉、劉景熙等等。作為生活於贛州這個偏遠城市的一般平民百姓進入仕途的途徑便是讀書做官了。“學而優則仕”,從文化學士中選拔官員,是中國曆代人才選擇使用的一貫手法,從隋唐開始科舉,屈指算來也一千多年的歷史了。相當一大批民族的優秀分子是經過“頭懸樑,錐刺股”勤奮讀書積累知識,再通過老八股之科舉考試進入仕途,成為民族精英、國家棟梁之材。
縱觀贛州歷史,讀書成名者甚眾,近代劉景熙便是個重要人物。劉景熙(1858-1917)贛縣王母渡濃口村人,19歲那年,作為贛州府學優廩生推薦赴省會南昌,入經訓書院讀書,鄉試中舉。隨後被贛州郡守聘請擔任濂溪書院和陽明書院兩院主持,開闢"學以致用"新風。主持兩院第七年,參加會試,中進士,授禮部主事。贛州的許多學校均在他的手上建設完成,如將紀念週敦頤的愛蓮書院(贛五中內,有愛蓮池,周敦頤在這裏完成《愛蓮説》),改辦為贛縣縣立高等小學;將紀念王守仁的陽明書院(贛六中內,鬱孤台下)改辦為贛州府中學堂、將另一紀念週敦頤的另一書院--濂溪書院(贛州一中內)改辦為虔南師範學堂,為今天贛州教育奠定了厚實的基礎,是一代承前啓後的開明宗義之先哲。
今天,話説青雲街,懷想劉景熙先生,是絕對對得住歷史與後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