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青蓮閣

鎖定
青蓮閣,位於山東省濟寧市兗州區城東泗河西岸金口壩之北,始建無可考,明清重修。李白號青蓮居士,在兗時常住於此,並留下30餘首著名詩篇。後人為示紀念,在此建青蓮閣。2015年6月,青蓮閣被公佈為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中文名
青蓮閣
地理位置
山東省濟寧市兗州區酒仙橋街道
保護級別
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年    代
明嘉靖

青蓮閣歷史沿革

青蓮閣始建無可考,明嘉靖年間(1522~1565年)知縣李知茂重修,後傾圯。清道光年間縣令馮雲剜又重修。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滋陽縣誌》記載:“閣在黑風口龍王廟內,其地即李白詩所云‘魯東門’者。道光間邑令馮雲剜重建,以祀謫仙。” [2] 
1985年,青蓮閣被公佈為濟寧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1994年8月,“李白在山東”國際學術討論會在兗州召開,中國李白研究會會長詹鍈 ,副會長鬱賢皓、裴斐、羅宗強和中外學者60餘人一同登臨此閣,憑弔詩仙。  
2015年6月,青蓮閣被公佈為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1] 
2017年11月,對青蓮閣進行了向西整體平移45米、頂升0.6米的整體平移保護。 [3] 

青蓮閣建築佈局

青蓮閣 青蓮閣
青蓮閣為磚木結構,3間2層樓閣式。硬山頂,前面設廊,內設木質樓梯、地板。閣內曾塑李白及兩子女像,馮雲鵷在閣門立柱上寫有一副對聯,上聯為:“乘興偶憑欄,問泗水長流,何殊昔日?”下聯為:“欲吟還擱筆,有先生在上,不敢題詩。” [2] 

青蓮閣歷史文化

李白寓家兗州二十年,留下了大量優秀詩篇。據光緒版《滋陽縣誌·藝文》記載,《東魯門泛舟》就是在青蓮閣下作的。原詩如下:
日落沙明天倒開,波搖石動水縈迴。
輕舟泛月尋溪轉,疑是山陰雪後來。
從內容上看,這首詩完全切合兗州城東門外泗河的景色。  
兗州嘉慶年舉人張性梓曾賦《青蓮閣落成》,記敍此閣的建成,詩云:
沉香亭子化為塵,花萼樓空草不春。
獨有仙人留勝地,為開畫閣映通津。
西江牛渚祠依舊,東魯龍堤跡尚新。
兒女一龕香篆靄,夕陽流水護詩神。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