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青羊宮窯

鎖定
青羊宮窯:在今四川成都市青羊宮,故名。始燒於南朝,結束於唐末、五代,以燒製青瓷為主。
中文名
青羊宮窯
地    點
四川成都市
胎    色
灰白、淡紅色
釉    色
豆青、米黃、褐青等
特徵鑑定要領
(1)胎色有灰白、淡紅色三種,紫色和淡紅色胎體較粗糙、疏鬆,瓷化程度較低。
(2)釉色有豆青、米黃、褐青等,除個別器物施釉到底,一般均施半釉,釉層淺薄,釉面有細小開片,有剝釉現象。
(3)產品有壺、、硯、爐等。壺為淺盤口,短頸;罐、碗皆斂口;壺、罐的共同特點是鼓腹、平底,肩部橫安橋形系或豎安複式系。有的盤帶喇叭形高圈足。硯均多見。絕大多數器物的底足為微內凹的圓餅形實足,且邊稜削去;小圓餅形實足碗是青羊宮窯的大宗產品。
(4)裝飾簡樸,主要採用彩繪、模印、刻劃等裝飾方法。紋飾有菊花蓮瓣卷草麥穗聯珠紋、圓點紋與凹凸弦紋。彩繪裝飾可分高温釉上、釉下彩兩種,用褐彩或黃彩繪聯珠紋等紋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