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青紫拾芥

鎖定
【解釋】青紫:1.本為古時公卿綬帶之色﹐因借指高官顯爵。 2.借指顯貴之服。 拾芥:芥:小草。撿拾地上的小草。比喻取之極易:以此取科第,如拾芥耳。青紫拾芥:得到一個大官就象撿一根草那樣容易。常比喻恃才自傲,不屑走仕途之路。
中文名
青紫拾芥
讀    音
qīng zǐ shí jiè
含義1
得到一個大官象撿一根草那樣容易
含義2
比喻恃才自傲,不屑走仕途之路

目錄

青紫拾芥典源

《漢書》卷七十五〈眭兩夏侯京翼李列傳·夏侯勝〉
勝為人質樸守正,簡易亡威儀。見時謂上為君,誤相字於前,上亦以是親信之。嘗見,出道上語,上聞而讓勝,勝曰:“陛下所言善,臣故揚之。堯言佈於天下,至今見誦。臣以為可傳,故傳耳。”朝廷每有大議,上知勝素直,謂曰:“先生通正言,無懲前事。”勝復為長信少府,遷太子太傅。受詔撰《尚書》、《論語説》,賜黃金百斤。年九十卒官,賜冢塋,葬平陵。太后賜錢二百萬,為勝素服五日,以報師傅之恩,儒者以為榮。始,勝每講授,常謂諸生曰:“士病不明經術,經術苟明,其取青紫如俯拾地芥耳。學經不明,不如歸耕。 [1] 

青紫拾芥釋義

典源譯文
夏侯勝為人質樸剛正,平易近人而沒有威儀。朝見宣帝時稱宣帝為君,又在宣帝前對同僚以字相稱,這些做法都是不合禮儀的,但宣帝反而因為這些而對他更加親近信任了。有一次夏侯勝被接見後,出去把宣帝的話告訴別人,宣帝聽説後就責備夏侯勝,夏侯勝回答説: “陛下説得很好,所以我就宣揚它。堯的話散佈於天下,至今仍被誦讀。我認為這些話可以傳頌,就傳佈開了。”朝廷上海次有大事情要商議時,因為宣帝一直知道夏侯勝很率直,宣帝就會對夏侯勝説:“先生您儘管直話直説,不要因為以前的事而有畏懼之心。” 夏侯勝再次做了長信少府,又升任太子太傅。他受宣帝詔撰寫《尚書》、《論語説》,賜給一百斤黃金。夏侯勝九十歲時在任上去世,被賜給墓地,安葬在平陵。太后賜予他二百萬,併為夏侯勝穿了五天孝服,以報答師傅之恩,儒者引以為榮。 以前,夏侯勝講課時常對學生説:“儒者最怕不懂經術,經術如果能通曉了,要取得高官就像撿起地上的小草一樣簡單。學經不精,還不如回家種地。” [1] 

青紫拾芥同源典故

拾紫 拾青 芥拾紫衣 青紫如拾芥 青紫拾芥 [2] 

青紫拾芥示例

清 魏源《都中吟》:“小楷書,八韻詩,青紫拾芥驚童兒;書小楷,詩八韻,將相文武此中進。”
高適奉酬北海李太守丈人夏日平陰亭》:“從此日閒放,焉能懷拾青。”
《周書·儒林傳論》:“前世通六藝之士,莫不兼達政術,故云拾青紫如地芥。”
趙翼《放歌》:“少年鼻息衝雲漢,唾手便思拾青紫。”
高適《奉酬北海李太守丈人夏日平陰亭》詩:“從此日閒放,焉能懷拾青。”
顧雲投刑部趙郎中啓》:“偶學殺青,因思拾紫。”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