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青溪小姑歌

鎖定
《青溪小姑歌》是古樂府《神絃歌》名,是南北朝時期的一首樂府詩。作者不詳。《古詩源  》將其收入南朝宋詩中,列入無名漁父名下。 [1]  也有人認為作者為南朝梁文學家吳均
作品名稱
青溪小姑歌
作    者
無名氏
創作年代
南北朝
作品出處
南朝宋詩
文學體裁
四言絕句

青溪小姑歌作者

吳均(469年—520年):字叔庠(xiáng),吳興故鄣(今浙江安吉)人。生於宋明帝泰始五年(469),卒於梁武帝普通元年(520)。南朝梁時期的文學家。好學有俊才,其詩文深受沈約的稱讚。其詩清新,且多為反映社會現實之作。其文工於寫景,詩文自成一家,常描寫山水景物,稱為“吳均體”,開創一代詩風。梁武帝天監初年,為郡主簿。天監六年(506年),被建安王蕭偉引為記室。臨川王蕭宏將他推薦給武帝,很受欣賞。後又被任為奉朝請(一種閒職文官)。欲撰《齊書》,求借齊起居注及羣臣行狀,武帝不許,於是私撰《齊春秋》,稱梁武帝為齊明帝佐命之臣,觸犯武帝,書焚,並被免職。不久奉旨撰寫《通史》,未及成書即去世。 卒於普通元年(520年),時年五十二歲。吳均既是歷史學家,著《齊春秋》三十卷、注《後漢書》九十卷等;又是著名的文學家,有《吳均集》二十卷,惜皆已亡佚。

青溪小姑歌作品全文

日暮風吹,葉落依枝。
丹心寸意,愁君未知。 [2] 

青溪小姑歌白話譯文

日暮黃昏,孤寂一人,我在日暮風吹中焦慮、憂愁,我焦慮您不瞭解我的戀情,我憂愁我的命運象落葉一樣飄忽不定。我的愛心緊緊追隨着您,一如那落葉依戀樹枝。可是我心中愁悵、憂思,樹猶如知,而您卻未知我的心、我的愛,未知我那燃燒着的整個青春。

青溪小姑歌作品賞析

“日暮風吹,葉落依枝”,詩的開篇,賦、比、興三者兼而有之。所以賦,敷陳其事而直言也,那是描寫男女相悦歌唱的環境。這裏是説:太陽落山了,夜幕降臨了,一陣陣的風兒,吹落樹葉,那落葉兒紛紛飄舞,還依戀着樹枝。河畔月夜,秋風嫋嫋,樹影橫斜,枝葉紛飛,這是青年男女依偎相戀、談情説愛的良好環境。詩僅用二句八字,將它描述了出來。所謂比,以彼物喻此物也。即以樹葉對樹枝的依戀不捨,來比喻青年男女之間的鐘情換個難捨難分。同時,枝與知諧音而雙關,以“葉落依枝(知)”的“知”,反襯下文“愁君”之“未知”,這是一種反比。所謂興,先言他物以引所詠之詞。“日暮”、“風吹”、“葉落”、“依枝”,皆含有一種隱蔽的象徵意義:“日暮”者,隱言日出又日落,青春終將遲暮,男女相悦亦不宜失時;“風吹”者,隱喻平靜的心靈被愛情攪動,一如平靜的湖水被風兒一吹,激起了波瀾,再也無法平靜了;“葉落”者,尚未歸根,隱指女子到了成年,尚未找到歸宿。古時謂女子出嫁為歸;“依枝”者,隱示女子依戀其相知(枝)之男子,暗含女子已然有了所鍾情的人,依依顧盼,希望對方能夠了解自己的一片痴情。象徵不似比喻那般直截了當,其所含隱含之意,往往是隱隱約約,似有若無,僅憑讀者自己去感覺,即所謂“只可意會,不可言傳”。詩句既然暗合象徵意義,其所用來表現此種意義是具體事物,也就順理成章地興發、引出了其“所詠之詞”。
“丹心寸意,愁君未知。”前之比興形象,既已作了情感上的許多鋪墊,創造了濃厚的情感氣氛。至此直抒胸臆,將本意和盤托出,已經水到渠成、順流而瀉,十分自然的了。女子向青年告白:我那被愛情燃燒得鮮紅、熾熱的一片芳心,在“日暮風吹”’之間焦慮和憂愁,我焦慮你不瞭解我的戀情,我憂愁我的命運會如落葉一般飄忽不定。我的愛心緊緊地追隨着你,一如那飄零的落葉依戀着樹枝‘;可是我又惆悵和憂思,樹猶有枝(知)而你卻“未知”。未知我的心,未知我的情,未知我的愛,未知我的那燃燒着的整個青春!
參考資料
  • 1.    沈德潛.古詩源:中華書局,1963:271
  • 2.    呂晴飛等.《漢魏六朝詩歌鑑賞辭典》.北京:中國和平出版社,1990年10月:第902-90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