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青海省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調查院

鎖定
青海省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調查院(簡稱青海省水工環地質調查院)是由青海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原青海省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勘察院基礎上組建的專門從事公益性、基礎性地質工作的事業單位,成立於2009年,前身為青海省第二水文地質隊。隸屬於青海省國土資源廳,主管部門為青海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
公司名稱
青海省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調查院
總部地點
青海省西寧市城西區蘇家河灣4號
成立時間
2009年
經營範圍
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勘察等
公司類型
事業單位
年營業額
5000萬元
工作理念
以人為本,質量至上
現任院長
吳正壽

青海省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調查院基本情況

青海省水工環地質調查院集科研與生產於一體,具有國土資源部頒發的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勘察甲級,液體礦產勘察甲級,勘查施工乙級,岩土試驗乙級,地球物理勘探丙級,固體礦產勘察丙級、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勘察甲級、地質災害防治工程監理甲級、地質災害防治工程施工甲級、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甲級、地質災害防治工程設計乙級,建設部頒發的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勘察甲級、水利工程設計丙級,水利部頒發的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乙級,水文水資源調查乙級,國家測繪局頒發的測量丙級等16個資質,業務範圍涉及地下水、地表水調(勘)查評價,地下水供水水源設計、施工建設,工農業及城鄉供水管網設計、施工建設,工程地質條件調查評價,岩土工程勘察、設計、施工,環境地質調查評價,礦產地質勘察及綜合研究,地質災害勘察、評估及其防治工程設計、施工、監理,地形測量、地理信息系統建設等,服務領域滲透到國民經濟發展規劃、建設的各行各業。

青海省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調查院隊伍介紹

原名青海省第二水文地質隊,建隊於1970年。1985年為適應省地礦局戰略性性調整,更名為青海省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勘察院。該院於1987年在青海省樂都縣工商局註冊,成為獨立法人實體,註冊資金500萬。2001年遷至省會西寧市蘇家河灣4號,
青海省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調查院
並在西寧市工商局重新註冊,註冊資金820萬,重組為一支覆蓋全省及周邊地區集區域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工程測繪、岩土工程勘察、設計、測試、監測、檢測、諮詢、監理、治理及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勘察、設計、諮詢、施工、水文鑽井、基礎樁施工、工程測繪、物探、繪圖、巖礦、土壤及水質化驗、鑑定與測試、機械維修加工於一體的綜合性地質勘察隊伍。2009年,在原青海省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勘察院基礎上組建的專門從事公益性、基礎性地質工作的青海省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調查院。它是覆蓋全省及周邊地區的綜合性地質勘察隊伍,擁有雄厚的技術實力、精良的勘查技術設備、豐富的地質資料、合理的技術結構及人才配置,是一支專業素質過硬的勘察隊伍。
主要任務:承擔國土資源部、廳及省計委下達的計劃內指令性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的勘察設計、調查評價等工作,同時承攬各類商業性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等市場項目。
主要資質:建設部岩土工程勘察甲級(專業類)、國土資源部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地質災害評估甲級、勘察甲級、設計乙級、施工甲級,國家計委工程諮詢乙級,國土資源部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調查、液態礦產勘察甲級,水利部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乙級等。
經營範圍: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岩土工程勘察、設計、諮詢及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勘查、設計、諮詢、施工、水文鑽井、基礎樁施工、工程測繪、物探、數字製圖、土工試驗、化學測試、機械維修加工

青海省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調查院工作業績

水文地質:1987年以來重點對“西寧、格爾木、海東、海北、玉樹、瑪多”等地進行水源地水文地質調查與勘探工作,其中“大通縣橋頭電廠堡子水源地”、“石家莊水源地”等項目獲全國儲量委員會和原地質礦產部的嘉獎,1999年本着繼續拓展本省業務的精神又先後進行了“青海省海北州西海電廠馬匹寺供水水源地勘探”、“青海省格爾木300WM燃汽輪機電站紅柳溝供水水源地普查”、“青海省西寧市地下熱水水資源調查評價”、“青海省柴達木盆地地下水資源調查”、“青海省解決農牧區飲水困難項目第二期人畜飲水工程水文、水資源調查評價”、“青海省海西州大柴旦行委魚卡地區供水水文地質普查、詳查”、“青海省湟水流域地下水資源調查評價”等水文地質勘查、評價和論證項目40多項。
工程地質:先後完成了“中國核工業總公司國營二二一廠填埋溝工程地質詳勘”、“南水北調西線工程超前期工作區域工程地質及區域穩定性評價”、“黃河拉幹峽—寺溝峽工程地質初步評價”、“青海省工程地質遠景區劃及青海省岩土體地質類型圖報告”、“西寧市北山寺滑坡治理岩土工程勘察”、“西寧市北山寺滑坡治理示範工程”、“瑪多縣花石峽北山Ⅶ號危巖體應急治理”等工程地質勘查與治理工作,其中“中國核工業總公司國營二二一廠填埋溝工程地質詳勘”項目獲國家級優秀工程勘察銀獎,“南水北調西線工程超前期工作區域工程地質及區域穩定性評價”項目獲原地質礦產部科技成果二等獎。
環境地質:從2000年以來先後完成了公伯峽、蘇只、龍羊峽、750KV拉西瓦-官亭-蘭州東、官亭-西寧、拉西瓦-西寧-永登-白銀輸電線等大型工程項目的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完成了多項省(國)道、通縣油路及廠礦企業的災害地質危險性評估項目80多項。自2001年以來,承擔並完成了中國地質調查局下達的“青海省湟中、互助、民和、尖扎、格爾木、興海、同德、興海、共和縣(市)的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其中“G315線湟源至察漢諾二級公路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報告、青海省互助縣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分別榮獲青海省2001、2003年度省級優秀工程諮詢成果二等獎、三等獎。為改善和保護三江源的生態環境,自2004年起負責對稱多縣扎朵金礦、曲麻萊縣布曲金礦、治多縣松莫葺砂金礦區的過採區進行了地質環境治理恢復工程。 2005年成功申報了青海格爾木崑崙山國家地質公園和青海格爾木鹽湖國家礦山公園建設項目,為地質遺蹟的保護和當地旅遊業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青海省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調查院技術力量


  青海省水工環地質調查院裝備精良,技術力量雄厚。具有各類勘察施工設備520台(套),擁有一批由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高級工程師、工程師等高、中級達配組成的各類工程技術人員,包括16名岩土工程、安全、會計、造價、建造等領域的國家註冊工程師。擁有省各相關學科專家庫成員36人。

青海省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調查院科研成果


  建院以來,本着“以人為本,質量至上”的工作理念,根據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全院職工同甘共苦,不畏艱苦,在全省範圍內開展了1:100萬、1:50萬、1:10萬等不同比例尺的基礎性地質調查工作,填補了省域內區域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和環境地質工作的空白,為青海省國民經濟建設和規劃提供了大量可供利用的寶貴資料,在公益性、基礎性水工環地質工作中取得了豐碩的地質成果。在西寧市、格爾木市、平安、民和、湟中、大通、海北州、玉樹州等供水緊張的城鎮、工廠、兵站、國防倉庫、軍用機場、牧區草原和偏遠山村開展了城鎮工礦供水和農牧業水文地質調查評價工作,勘查並提交30多處城鎮工礦供水水源地,施工數百眼甘甜的水井,不但有效緩解了地區當前供水緊張情況,而且為長遠發展提供了後備水源;環青海湖地區、柴達木盆地和河湟地區開展的農牧業水文地質工作,在擴大農田灌溉面積、改良草原等方面取得了輝煌的成就,業績顯著。其中大通縣橋頭電廠供水堡子水源地、西寧市石家莊水源地等項目多次獲全國儲量委員會和原地質礦產部的嘉獎,中國核工業總公司國營二二一廠填埋溝工程地質詳勘項目獲國家級優秀工程勘察銀獎,南水北調西線工程超前期工作區域工程地質及區域穩定性評價項目獲原地質礦產部科技成果二等獎。部分項目成果達到和接近了全國一流水平,為青海省的水工環地質調查事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青海省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調查院前景展望


  建立、健全各項質量保證體系,堅持“質量第一、用户至上、發揚優勢、求實奉獻”的方針。在狠抓物質文明建設的同時,注重精神文明建設。多次被青海省地礦局授予“雙文明先進單位”稱號、中共青海省委、省政府、省軍區授予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稱號。
  經過多年的努力奮鬥,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在地質找礦、科學研究等方面都有較大的突破,為今後的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西部大開發、青海大發展”的歷史機遇面前,青海省水工環地質調查院將繼往開來,開拓進取,全院的各項工作正朝新的高度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