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青島市嶗山區聾校

鎖定
青島市嶗山區聾校坐落在風景秀麗的嶗山腳下,是嶗山區唯一一所九年制特殊教育學校,成立於1990年。 學校佔地30畝,校園綠樹成蔭,環境優雅,曾獲得青島市綠化先進單位。學校現有教學班7個,其中聽障班4個,學前語訓班1個,智障班2個,共有學生51名。學校有教職工23人,其中本科學歷教師佔總數的60%,專科學歷教師佔27%。近年來,學校通過拓寬校本培訓形式和營造良好競爭氛圍促進了教師業務能力、敬業精神和師德水平的明顯提高,湧現出了省級特殊教育先進工作者1名,青島市優秀教師3名,青島市學科帶頭人1名,青島市級青年教師優秀專業人才5人以及 4位區優秀教師和3位區教學能手。
中文名
青島市嶗山區聾校
創辦時間
1990年
地    址
青島嶗山區沙子口街道南龍口村北
所屬地區
青島市嶗山區

青島市嶗山區聾校學校簡介

青島市嶗山區聾校坐落在風景秀麗的嶗山腳下,是嶗山區唯一一所九年制特殊教育學校,成立於1990年。 學校佔地30畝,校園綠樹成蔭,環境優雅,曾獲得青島市綠化先進單位。學校現有教學班7個,其中聽障班4個,學前語訓班1個,智障班2個,共有學生51名。學校有教職工23人,其中本科學歷教師佔總數的60%,專科學歷教師佔27%。學校通過拓寬校本培訓形式和營造良好競爭氛圍促進了教師業務能力、敬業精神和師德水平的明顯提高,湧現出了省級特殊教育先進工作者1名,青島市優秀教師3名,青島市學科帶頭人1名,青島市級青年教師優秀專業人才5人以及 4位區優秀教師和3位區教學能手。學校語文教研組還被評為青島市優秀教研組、嶗山區巾幗建功示範崗等稱號。

青島市嶗山區聾校學校發展

建校十八年來,在區委、區政府及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和社會各界的無私援助下,學校得到了長足發展,辦學條件日趨完善,育人環境進一步優化。學校現設有微機室、實驗室、圖書室、閲覽室、多媒體教室、美工室、單訓室等多個功能教室,低年級配備了較為先進的骨導式助聽器,教室內設有大屏幕電視和教學微機,教師做到人手一機,為教師的多媒體教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針對當前特殊教育發展方向和我區殘疾學生的實際需要,學校2006年新開設學前語訓班和智障班,解決了部分殘疾學生上學難的問題。為培養學生的一技之長,提高學生走上社會參與競爭的能力,學校在紮實開展教育教學的同時,大力發展勞動技能教育,針對學生的生理特點開設了木雕、刻瓷、金絲畫等專業,並開設了美工、微機等選修課。建校以來,學校共為社會培養了近百名殘而不廢的聽力殘疾青年,他們有的正在高中或大學深造,更多的則是走上了社會與健全人公平參與競爭。另外,學校十分重視體育、藝術教育,通過培養學生的特長來彌補生理的不足,有多名學生的美術作品在省市乃至全國比賽中獲獎,在每兩年一屆的青島市殘疾人運動會上也經常能夠看到我校學生獲獎的場景。 十八年來,全校教職工充分發揚敬業、奉獻的精神,堅持以教學為中心,努力提高教學質量;堅持德育為首,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堅持以人為本,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堅持科學民主治校,努力改善辦學條件。以“培養科研創新型教師和具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良好道德品質的學生”為總目標,傾力打造以“愛滿校園”為主題的校園品牌,創造性的開展了各項工作,全面提高了學校教育質量和管理水平。

青島市嶗山區聾校所獲榮譽

學校先後被評為青島市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青島市師德建設先進單位、青島市教書育人先進單位、青島市教科研先進單位、青島市巾幗建功活動先進單位、青島市德育工作先進單位、青島市軍警民共建先進單位、嶗山區文明單位和嶗山區十佳職業道德標兵單位等。

青島市嶗山區聾校辦學特色

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積極開展課程改革,向學生傳授科學文化知識,利用現代化的助聽、感統設備進行語言、肢體康復訓練,多渠道開展符合市場需求的勞動技能培訓,促進學生與健全人平等競爭的能力,將學生培養成社會主義建設的有用人才。

青島市嶗山區聾校未來規劃

殘疾人羣體是一個需要政府和社會特別關注和重視的弱勢羣體,更是一個地區精神文明程度的重要標誌。“十一五”期間,我們將在總結借鑑前一階段工作的基礎上,在區委、區政府和區教體局的領導下,在全社會的廣泛關心和支持下,結合教育發展的新形勢,以人為本,繼續加大工作力度,不斷提高辦學水平,提升教育質量,為全面落實和完成國家、省、市特教工作會議的各項目標而努力奮鬥。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