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青口河

鎖定
青口河,舊名洙水,又名洙溪河、洙水、小沙河,是淮河流域沭北水系的河流,西源頭出莒南縣相溝鎮楊嶺箭西南;東源出於十字路鎮草溝西北嶺。河流全長64千米,流域面積493平方千米 [1]  [3]  。青口河西源頭東流轉北,東源頭則南流至洙邊北與西源匯流 [3]  。青口河在上游一般稱為洙溪河、洙邊河,在下游稱為該河名 [4] 
中文名
青口河
別    名
洙溪河、洙邊河、洙水
光水、小沙河 [1-2] 
所屬水系
淮河流域沭北水系
地理位置
山東省東南部、江蘇省東北部
流經地區
山東省臨沂市莒南縣、江蘇省連雲港市贛榆區
發源地
山東省臨沂市莒南縣
河    長
64 km [1] 
流域面積
493 km² [1] 

青口河名稱由來

  • 青口河
青口河因流經贛榆區青口鎮得名 [2]  。青口之名在金末正大年間《橫波亭考辨》一書中已見記載。名稱由來,説法有二:一説因地處海口,屬縣東隅,東方屬水,水色青,故名青口;一説青口在歷史上曾屬青州管轄,取“青州海口”之意 [6] 
  • 洙溪河
洙溪河原名叫祝其河,西漢時設祝其縣,唐武德八年廢置。祝其河匯六溪之水流經祝其城西,因以地命名。
相傳元朝順帝至正四年,朱元璋因生計所迫,在家鄉的皇覺寺出家,做了僧徒。因寺內僧眾的刁難,輾轉來到臨沭縣玉山村一富户家牧牛。朱元璋放牛時到洙邊鎮三界首村,見小孩子們洗澡便與其共同下水;並問當地孩子們此河名稱;小孩回答該河名稱。因“祝其河”與“洙溪河”音相近,朱元璋誤聽為是洙溪河。後來朱元璋當了皇帝,當地人便將朱元璋洗過澡並戲封過的祝其河改稱洙溪河 [4] 

青口河幹流概況

青口河(圖源頭是臨沭縣版本) 青口河(圖源頭是臨沭縣版本)
青口河為獨立匯入東海的河 [8]  ,自源頭至入海口全長64千米,流域面積493平方千米。其發源地,《臨沂地區志》和《莒南縣地方誌》稱有兩個源頭,分別發源於莒南縣相溝鎮楊嶺箭西南(莒南稱楊嶺箭北嶺)和十字路鎮草溝西北嶺 [3]  [10]  ;但臨沂市河長制辦公室稱發源於臨沭縣朱倉鄉上石河村,而《江蘇省地名志》和《贛榆縣誌》只稱發源於莒南縣 [1-2]  。青口河跨江蘇、山東二省。由洙邊鎮入江蘇省,達黑林鎮後入小塔山水庫,再經大莒城村、小莒城村、沙河鎮青口鎮東入海州灣 [2] 
青口河全長64千米、流域面積493平方千米,在山東省境內長度25.9千米、流域面積189.8平方千米、河牀最大寬度350米;江蘇省境內長度47.5千米、263平方千米 [1]  [10] 
青口河途經贛榆區時 青口河途經贛榆區時

青口河水文特徵

青口河屬季節性河道,年均降水量853.4毫米。多年平均徑流深289.7毫米,年內分配很不均勻。河道流量與降水量變化規律一致,枯季流量較小,洪水主要集中在汛期 [7] 

青口河主要支流

青口河主要支流有:寨山河、野疃河、淨埠河、清水澗河、黃埝河、莊莊河;均在莒南縣境內 [10] 

青口河治理開發

青口河河道治理

青口河為贛榆縣境內主要防洪河道,是小塔山水庫惟一的防洪泄洪通道,設計與實際防洪標準五十年一遇。
1915年,贛榆人許鼎霖向上級請求撥款修建青口西門外青口河石壩80,自朱村店以上築堤1698丈,填沖溝41丈。
1919年,知縣王佐良築青口以上堤防500餘丈,以下755丈,疏浚下游河道620餘丈。
1951年,在入海口處開挖導流河1000米,因淤塞嚴重,低潮仍循舊道漲落。
1952年,在大新莊至青口間築條石丁壩5座。
1954年,在青口河左岸孫園處開挖臨時分洪道,計劃分洪500立方米每秒。
1956年,在上游山丘區興建小型水庫45座。
1959年在中游建成小塔山水庫,以調控上游來水。
1963年2月,在青口河距入海口6.6千米處中泓興建漫水閘,作為青口河梯級控制工程,發揮防洪、排澇、灌溉等作用。
1971~1976年,開挖塔山、沭北一級和二級等截洪溝。
1973~1977年,在小塔山水庫下興建邵莊跌水、沙河子和青口漫水閘以及下口擋潮閘,實現了青口河4級控制,青口河內的蓄水量達到1500萬立方米。
2001年,淮河水利委員會批覆青口河整治小塔山水庫主壩溢洪閘至入海口28.2千米:第一期工程,整治下游贛榆大橋到入海口9千米;第二期工程,2004年2~5月,上中游主壩溢洪閘到贛榆大橋19.2千米實施河道拓浚、堤防灘面修整、上游築堤、局部裁彎取直。
2005年11月至2006年8月,在青口河上游興建瞿溝陡坡。瞿溝陡坡工程是青口河控制性3級水工建築物,增加了河牀蓄水量500萬立方米。
2002年3月,在海堤達標工程中江蘇省水利廳批覆贛榆縣對青口河擋潮閘進行加固處理,2003年完工。
2009年,在青口鎮丁莊村南建控制閘,2010年12月完工,總投資2352萬元。
青口河引水閘為沭北航道改道段河道上的控制性建築物,於2008年12月6日開工,2009年11月20日完工,設計流量30立方米每秒。青口河控制閘為通榆河北延送水工程青口河上的控制性建築物,主要功能是排洪、通航、擋水,設計流量500立方米每秒,校核流量600立方米每秒。2010年12月完工 [5] 

青口河蓄水工程

  • 小塔山水庫
小塔山水庫庫區,地表為起伏不等的丘陵、崗地、坡地、庫區高程(廢黃河零點下同)20米左右。庫區上游地形較高。下游青口河旦頭河汪子頭河河牀部位較低。
小塔山水庫集水面積386平方千米、興利水位328米興利庫容116億立方米50年一遇洪水位34米相應庫容168億立方米2000年一遇校核洪水位為3731米總庫容282億立方米防洪庫容24億立方米。
小塔山水庫位置 小塔山水庫位置
  • 林蓮子坡水庫
林蓮子坡水庫位於莒南縣洙邊鎮,林蓮子坡村西南2.0千米處、青口河支流上游,控制流域面積0.99平方千米。水庫總庫容為10.41萬立方米,興利庫容5.00萬立方米 [11] 

青口河灌溉

  • 江蘇省
小塔山水庫水利樞紐由主壩、東副壩西副壩、主壩溢洪閘、東分洪閘主壩涵洞和西副壩涵洞等建築物組成。主壩東起小塔山,西至子貢山,長2303米,頂寬10米,壩頂高程38.5米,最大壩高22.5米。
小塔山水庫下游建設大型灌區一座總面積3747平方千米。灌區有耕地21萬公頃人口41.6萬,實際灌溉面積173萬公頃。灌區內盛產水稻、小麥、花生及岙桑等。灌區內現有總乾渠1條與小塔山水庫輸水涵洞相接,乾渠10條,支渠152條;配套機井1560眼;斗渠以上建築物6350座 [1] 
小塔山水庫 小塔山水庫
  • 山東省
書院水庫灌區位於洙邊鎮北部青口河流域。1967年6月始建,1968年開灌。乾渠1條,長9公里,渠首引水流量1.5立方米每秒,支渠8條,總長12公里,斗渠15條13公里,配建築物250座。投資28萬元,其中國家投資7萬元。投工日48.5萬個,完成土、石28.6萬立方米。設計灌溉面積1.3萬畝,有效灌溉面積0.4萬畝 [9] 

青口河水電工程

小塔山水庫水利樞紐有電灌站256座裝機,容量8380千瓦 [1] 

青口河航運

清乾隆五年(1740年)青口港沿青口河開港。
清光緒年間(1875~1908年)青口港作為開放口岸即設常關管理。
1983年冬,青口河與通榆運河接通。
1985年,在204國道東1000米處新建青口內河碼頭;並在青口漫水閘下游建碼頭並通航。
2003年,青口港東遷至入海口 [5] 
青口港開漁 青口港開漁

青口河濕地保護

洙邊鎮投資3580萬元用於青口河人工濕地生態修復工程 [1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