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靈石寺

鎖定
靈石寺,位於福建省福清市東張鎮的靈石山麓,坐落於磅礴百餘里、其勢插天、峯巒九疊的靈石山主山芙蓉峯下。
中文名
靈石寺
地    點
福建省福清市東張鎮靈石山
特    點
田地千畝,山林萬畝
建    築
寺以山門、大雄寶殿為中軸線
起源時間
唐大中元年(八四七年)

目錄

靈石寺歷史背景

在唐代,靈石寺最盛時僧眾達2000多人,田地千畝,山林萬畝,形成寺院大地主經濟。
明萬曆初年,殿宇圮毀。此時性麟禪師率徒眾入寺經營,稍復清規。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性麟募緣,寺院有所修復。是時葉向高過訪寺廟並贈詩《靈石訪同我禪師》。明代少司空何喬遠説:“相國遺詩尚可尋,山僧藉此鎮祗林。”給復興寺廟以很大支持。性麟離世後,其上首弟子曹源繼主法席, [1]  重建法堂,請方冊大藏經,內勤禪戒,外嚴道場,“諸徒子皆能仰遵遺範,克肖前懿”,靈石寺又恢復了生機。
民國21年寺廟遭土匪搶劫,僧眾星散,寺廟荒廢。民國30年,福州地藏寺尼姑性慈、德欽率眾尼到寺開荒和整修寺院,此後遂為女尼叢林。民國34年抗日戰爭勝利後,靈石寺仍由性慈尼姑住持。
共和國成立後,1953年,靈石寺有18名尼姑,土地40多畝,僱工2人耕種。1964年靈石山建立的林業墾殖場,與靈石寺簽定協議,保護禪寺,負責寺中尼姑的生活、福利待遇,包括老弱尼姑照顧、護理、醫藥費、埋葬費等責任。1988年該寺有僧尼12名,居士15名。
創建於唐大中元年(八四七年)。初由林、趙二姓舍地,由常誦「七俱胝咒」的元修和尚修建為庵。唐大中四年(八五○年),始修建精舍名為「翠石院」。唐懿宗敕賜「靈石俱胝院」,有庵堂三十六個,僧眾二千多人,田地千畝,山林萬畝。宋朝寺院興盛,入明後漸衰。明萬曆四十三年(一六一五年)高僧性麟和尚募緣,寺院有所修復,形成今天的規模。是時葉向高過訪寺院,曾贈詩《靈石訪同我禪師》一首。少司空何喬遠説:「相國遺詩尚可尋,山僧藉上鎮祗林。」給復興寺院以很大的支援。性麟和尚示寂後,其上首弟子曹源繼主法席,重建法堂,請方冊《大藏經》,內勤禪戒,外嚴道場,「諸徒子皆能仰遵遺範,克肖前懿」,靈石寺又恢復了生機。清康熙二年(一六六三年),道霈禪師募建天王殿,重修大雄寶殿,保留至今,而唐朝建築僅存六根柱礎。民國二十一年(一九三二年)寺院遭土匪搶劫,僧眾離散,寺院荒廢。民國三十年(一九四一年),福州地藏寺比丘尼性慈法師、德欽法師率眾尼到寺開荒和整修寺院,此後遂為尼眾叢林。一九四五年抗日戰爭勝利後,靈石寺仍由性慈比丘尼住持。
一九五三年,靈石寺有十八名比丘尼,土地四十多畝,僱工二人耕種。一九六四年靈石山建立林業墾殖場,與靈石寺簽定協議,保護禪寺,負責寺中比丘尼的生活、福利待遇,包括承擔老弱尼師照顧、護理、醫藥費、埋葬費等責任。
「文化大革命」期間,佛像、法器均被搗毀。一九七九年後,逐步歸還寺產。一九八四年四月,請回妙賢法師重振道場,福清縣人民政府撥款,整修大雄寶殿。各種佛像由僑僧、法師、信士捐資雕塑。一九八六年建起一座新山門。一九八七年殿宇整修一新,塑造的釋迦牟尼佛、地藏菩薩、伽藍菩薩、十八羅漢等佛像也告竣工。

靈石寺建築

寺以山門、大雄寶殿為中軸線,左右側為寬敞的迴廊,兩廊旁有法堂、鐘鼓樓、禪房、客房等,構成了一組規模宏大的建築物,其中大雄寶殿非常壯觀,系重檐歇山頂土木結構建築,進深三間十一米,面闊三間,每間五.二米,朝南偏東四十度,柱礎為唐朝蓮花礎,直徑一.○八米,井盆式的木構架樑,藻井彩會龍鳳、飛天、寶蓋蓮花、牡丹等圖案。壯麗美觀。寺內有不同年代製作的鐘、鼓、磬、淘米石器和靈石全景圖的木刻板,還有極其珍貴的丫型鐵樹一株。一九八一年二月二十五日,列為縣第一批重點保護文物。
靈石寺周圍皆山。《三山志》載:靈石山峻拔逾千仞,層林積翠,飛泉漱玉、風景優美。山中有通靈石、報雨峯、仙人巖、仙人碑、留雲峯、碧仙洞、戲龍瀑等勝景。還有「石香入手摩挲久」的香石。手摩之有香氣,故名靈石,古寺亦因此得名。朱熹曾作《遊靈石》七言律詩一首,道出了靈石的逸緻:「百尺樓台九疊山,箇中風景脱塵寰。危亭勢枕蒼霞古,靈石香沾碧蘚斑。佳境每因勞企仰,勝遊未及費躋攀。何當酬卻詩書債,遂我浮生半日閒。」
靈石寺 靈石寺

靈石寺住持

現任住持照斌法師,六十餘歲,福建省福州市人,一九八一年出家,師從濟平法師,兼任福建省福清市市佛教協會副會長。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