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靈光郡

鎖定
靈光郡,大韓民國全羅南道西北部的一個郡,有島嶼 65個(有人島11個,無人島54個),面積472.9公里,2008人口58,075人。下分3邑、8面。940年始稱靈光。夏季高温潮濕,冬季寒冷乾燥。特產黃花魚、大米、大麥、海苔,景點有佛甲寺、圓佛教發源地、傳統房屋。 [1] 
中文名
靈光郡
外文名
朝鮮語:영광군
所屬地區
大韓民國全羅南道
地理位置
全羅南道西北部
面    積
472.9公里
氣候條件
海洋性氣候
人口數量
2008人口58,075人
著名景點
沙灘
海岸自然景觀
方    言
朝鮮

靈光郡基本信息

靈光郡在全羅南道的位置 靈光郡在全羅南道的位置
靈光郡朝鮮語:영광군),是大韓民國全羅南道西北部的一個郡,西臨海,北界全羅北道。面積472.9公里,2008人口58,075人。下分3邑、8面。940年始稱靈光
黃花魚為當地特產。當地有核電廠西海岸高速公路經過。

靈光郡簡介

位置:全羅南道西北區。 地勢:東部山區、西部平原、里亞式海岸。
資源:豐富的農產品和海產品、大米、大麥、海苔以及各種魚類。
旅遊資源:廣闊的海沙灘、美麗的海岸、有人無人島的自然景觀。
文化遺產:法聖浦端午節、百濟佛教最初到來地、佛甲寺、圓佛教發源地、傳統房屋
特產:幹黃花魚、辣椒(太陽草)、太陽曬製鹽、蝦魚醬、開墾地大米、糯米大麥、葡萄。
氣候:夏季由於海洋性氣候的影響高温潮濕,冬季由於大陸性氣候的影響寒冷乾燥,日照時間長,因此適合栽培農作物。
面積:島嶼 - 65個(有人島11個,無人島54個)。
海岸線:200.2km(島嶼92.6, 陸地107.6, 海面積14000k㎡。
住户以及人口:25,850住户家(從事農漁業11,621户)。

靈光郡歷史沿革

史前時期:分佈着600個支石幕,從此可推定從這時起開始人居住。 三韓時期:屬於馬韓,在靈光邑、鹽山面、郡南面一帶形成3個部落國家。
百濟時期:近肖古王時期建立武屍伊郡、古祿只縣、阿老縣等郡縣,枕流王元年(384年)。
印度僧摩羅難陀通過法成面進內裏首次把佛教傳到百濟。
統一新羅時期:近肖古王時期建立武屍伊郡、古祿只縣、阿老縣等郡縣,枕流王元年(384年)。
印度僧摩羅難陀通過法成面進內裏首次把佛教傳到百濟。
高麗時期:太祖23年把武靈郡改為靈光郡。管轄2郡8縣。
成宗11年由於開始實行租税制度在芙蓉浦(現在的法聖浦)建立租倉。
顯宗由於設置全羅道被全州管轄。
文宗構築城山邑城,將芙蓉浦的芙蓉倉改成為法聖浦的法成倉。
朝鮮時期:高宗33年由於實施13道制度,隸屬於全羅南道。
日本帝國時期:1914年內洞、外洞、三南等6個面被編入為長城郡,將智島郡的落月、蝟島2個面合併,總共管轄12面。
大韓民國:1945年8月15日終於從國恥狀態中得到解放,1948年8月15日建立了期盼已久的大韓民國政府。
1955年6月:靈光面被提升為邑(1邑11面):法律第359號。
1963年1月:蝟島面被編入為全北扶安郡:法律第1172號。
1967年5月:鞍馬辦事處成立(1邑10面1辦事處)。
1980年12月:白岫面被提升為邑(2邑9面):總統令第10055號。
1985年10月:弘農面被提升為邑(3邑8面):總統令第11772號
參考資料